宿松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8-03-13 01:49沈志成
茶业通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宿松县茶园茶叶

沈志成



宿松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沈志成

(宿松县种植业管理局,安徽宿松 246500)

宿松茶产业是带动贫困山区的农民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之一,当前却面临着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企业弱、小、散,产品结构单一,品牌建设滞后等系列问题。各相关各部门应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机遇,对茶产业发展进行关键性改革,以不断提升品质,把茶产业做大做强。本文是针对宿松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宿松;茶产业;发展;对策

1发展现状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邻接湖北、江西两省,为皖西南门户。宿松县国土面积2393.53km²,2016年总人口87.35万人。其中,山区乡国土面积288.76km²,人口 9.16万人,山场面积20097.7hm²,45个贫困村。充分应利用山场优势资源发展茶产业是带动贫困山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有效途径之一。随着“十三五”规划制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当前扶贫政策及其他政策的支持,依靠科技支撑和市场带动,宿松茶产业的发展将呈出现良好发展势头。

1.1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发展意识增强

宿松县茶园面积主要分布在大别山余脉的柳坪、北浴、陈汉、趾凤等五个山区乡镇,在破凉、凉亭、河塌等丘陵乡镇近几年来也有新发展。据统计,全 县 茶 园 总 面 积1913.3hm²,2017 年 新 增 无 性 系 茶园213.3hm²,可采茶园面积1333.3hm²左右。经营主体增加,2016年5月统计全县从事专业茶叶生产四大经营主体有41个(家),今年同期发展到62个(家)。加工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中宿松县龙河茶业有限公司、破凉黄大茶叶加工厂、趾凤龙溪茶叶加工厂、柳溪茶场等先后引进了清洁化茶叶加工生产线。连续三年全县茶叶机械加工设备总投资225万元,平均每年新购茶业机械38台(套)。

表1 宿松县2016、2017年春茶生产情况统计表

1.2新建茶园品种优良,茶叶品质不断提升

一是大面积引进优良新品种。随着茶园发展面积不断扩大,无性系茶叶新品种随之引进,先后引进了龙井43、龙井长叶、舒茶早、石佛翠、安吉白茶等近10个国家级或省级优良品种,发展面积较多的是舒茶早、石佛翠。二是茶叶品质在在不断提升。首先是茶叶从业人员的生产技术、加工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至今年全县共培育专业技术型或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茶叶班)350人,这为茶叶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科技指导和智力保障。其次是先进的茶叶机械加工设备更新和推广应用大大也提升茶叶的品质。

1.3消费市场广阔,优势明显

一是宿松区位优越。地处皖鄂赣三省结合部和八百里皖江之首,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对外交通便捷,距合肥、武汉、南昌等中心城市均两个小时车程以内,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是茶叶质量好、价格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三是市场广阔。销售以内销为主,极少量进入北上广深大市场,每年县域内还存在50t左右缺口。四是比较效益突出有很大优势。在正常管理情况下,平均每0.067hm²茶园鲜叶收入在5000~6000元,茶叶种植户及茶叶加工户相对于其他经济作物具有更强的比较效益优势。下面是2017年宿松县茶叶种植户与茶叶加工的单产(0.067 hm²)效益情况表——茶叶种植户单产销售收益情况见表2;茶叶加工单产效益情况见表3、4。

表2 2017年茶叶种植户销售鲜叶收益情况(单位:kg、元)

表3 2017年茶叶代加工户效益情况(单位:kg、元)

表4 2017年茶叶鲜叶加工自销户效益情况(单位:kg、元)

1.4茶叶品牌建设正逐步推进,成果初显

松柳河牌“宿松香芽”和皖松牌“柳溪玉叶”茶是宿松茶叶的两大品牌茶,都曾荣获安徽省茶叶博览会金奖。其中,“宿松香芽”茶2005年荣获安庆首届茶叶产业博览会金奖,第六届“中茶杯”银奖,2010年4月已通过安徽省无公害产地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3年“国礼徽茶杯”中国(安徽)第七届国际茶博会上荣获金奖和“安徽十大名优茶”称号,并连续2014、2015年荣获安徽省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2014年其制作工艺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5年入选农业部《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1.5丰富茶文化建设,把握时代的新风貌。

宿松历史悠久,是中国地方剧种黄梅戏的发源地之一,民间戏曲文南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诗歌之乡,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千百年来,文化与茶不断得到传承、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茶文化,有茶歌、茶舞、茶戏、茶诗茶艺、茶赛等多种形式,近几年来创作的纪实片《宿松香芽》、MTV《宿松香芽之歌》等促进了宿松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增添了新的时代风貌。

2存在主要问题

2.1基础茶园建设水平不高,标准化建园要求不严

一是全县40%左右的茶园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老茶园和部分九十年代茶园,建园的标准低,要求不高,基本上是实生苗种植,长期缺少茶园管理和树冠的更新,导致茶园的老龄化,产出率低。二是近年来新发展的无性系茶园建园也没有达到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不适应今后机械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制约了产业化发展进程。

2.2茶叶加工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不利于品牌建设

首先是在加工机械的选购上不能形成一致性,较大程度影响了茶叶的标准化生产。二是加工工艺不能统一,各厂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同级别成品茶差异明显。三是企业管理者缺少对茶叶标准化生产认知和共识。四是劳动力少,成本高,机械化推广不足。这些都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茶叶标准化生产,也不利于茶叶品牌建设。

2.3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经营方式缺少创新

企业没有做大做强,分散程度高,规模小,加工能力弱,不能形成合力,在硬件或软件建设等方面的薄弱导致难以达到有效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经营方式上本位主义思想意识严重,缺少抱团做大做强的共识,经营理念落后又缺乏创新意识。因而,不能很快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2.4品牌影响力小,知名度不高,缺少市场竞争优势

“松柳河”牌“宿松香芽”茶和“皖松”牌“柳溪玉叶”茶,虽然品质好也曾多次获奖,但品牌的影响力还不是很高,市场占有量还很低,既不能与 “岳西翠兰”比,也更不比“黄山毛峰”、“西湖龙井”等大品牌名茶,缺少市场竞争优势。

2.5科技支撑力不够,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不足

近几年来,宿松县加强了与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学院及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密切联系和对接,茶叶专家多次来到宿松指导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传授经营管理经验和产业发展理念,在柳坪乡建立了茶学会宿松工作站,宿松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全县现有茶叶专业高级职称的1人,中级职称不到10人,其中的大多数还不从事茶叶生产技术指导工作。茶叶专业人才的缺乏和科技的支撑力不够制约了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品牌的建设。

2.6茶叶品种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大众化需求

一是宿松茶叶产品结构单一,以生产名优绿茶为主。二是随着当前采茶工紧张和工资价格的不断增加导致茶叶成本的增加,茶生产加工等方面又相对滞后导致茶叶价格相对较高,茶叶市场不占优势。三是高端茶回归理性消费,难以适应大众化需求。这些给宿松茶产业带来巨大挑战。

3发展思路与对策

3.1发展思路

按照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助推扶贫攻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优化布局、品质提升、产业融合为重点,围绕生态、安全、优质、高效发展要求,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原则,紧紧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上规模、提质增效等有效解决当前宿松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全面提高茶叶的质量效益,扩大市场,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贫致富。

3.2发展目标

总的目标是:把柳坪、北浴、陈汉、隘口、趾凤等五个山区乡建设成为优质茶叶产业主产区,把破凉、凉亭等涉茶乡镇建设为综合示范区;整合全县弱、小、差、杂品牌,建设一个区域品牌,并将这一品牌打造成为宿松特色产业名片;培育2~3个省市龙头企业;建立乡镇级茶叶鲜叶和成品茶交易市场,带动乡域经济的发展,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3.3主要对策

3.3.1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

一是政府加强指导和监管,重视出台支持政策措施,制定计划、落实目标责任、精心组织把当前的精准扶贫与山区特色产业的建立有机结合,为贫困山区茶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二是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整合发改、财政、扶贫、科技、农业、商务、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项目资金作为茶叶产业发展资金。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部门联动,加强与集团或大型企业对接,引进整合现有品牌及基地,建设现代化茶叶种植及加工基地,建设茶叶产业园,促进茶产业提质升级,发展“茶文化+旅游”。

3.3.2加快茶园基地标准化建设,大力夯实产业基础

一是加强对老茶园的更新改造,通过重修剪、台刈等方式更新树冠或改种换植。二是新建茶园按照标准化茶园建设的标准要求建园栽植,同时切实做好茶园管理的各项工作。三是茶园建设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建园,防止水土流失,既要高产优质高效又要保护好生态,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3.3.3推进茶叶标准化加工,促进品牌的整合和价值的提升

推进茶叶标准化加工就是要求各茶叶加工企业之间在加工工艺方面做到统一,不能随心所想地改变工艺流程,尽可能保持本区域茶叶的外形特征和品质特性,才能保证成品干茶在级别、外形和内质上形成统一质量标准,企业同时还要求做到包装规格统一,产品认证统一,宣传和推介统一,才能更好地促进品牌的整合和价值的提升,才能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3.3.4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培育新人才,拓宽新思路

相关职能部门扶持龙头企业,一方面是帮助企业培育人才,培育一部分懂生产技术、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充实到龙头企业,这些人才为从事茶叶生产种植、加工和经营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观念,新思想,新思路;另一方面职能部门还应帮助企业的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拓宽营销新思路,有效地带动茶产业的发展。

3.3.5加强科技支撑,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农业科技部门加强科技服务能力提升,更好地为茶产业服务提供科技支撑。一是引进茶叶专业技术人才,充实茶叶专业技术服务力量,建立专业服务团队为茶产业服务。二是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学院及省农科院茶科所协作,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和其他经营主体的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和能力。三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服务的成果转化。

3.3.6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弘扬茶文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茶叶品牌的建设,广泛宣传和推介,组织企业主体积极参加各类茶博会、农交会等。建立起与茶为媒的乡村旅游,通过举办茶歌、茶社、茶舞、茶艺表演等弘扬茶文化,推动茶产业与美好乡村建设、农家乐、休闲山庄有机结合,促成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蒋文倩)

2017-10-18

S571.1

B

1006-5768(2018)01-010-004

猜你喜欢
宿松县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宿松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安徽省宿松县小岗饰面用大理岩矿床特征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