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侠
(兴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陕西 咸阳 713100)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是导致原发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1-2]。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通常会先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若失败则行手术干预。盆腔动脉栓塞术(PAE)已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其应用大大降低了子宫切除率,具有安全有效、止血快等优点,现进行对照研究探索PAE术的应用价值,汇报如下。
在我院产科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产后出血患者中选出90例,均为产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排除继发性产后出血患者,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合并其他脏器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45例,年龄23~38岁,平均(31.1±4.6)岁;出血量800~2100 ml,平均(1540±243)ml。观察组45例,年龄21-40岁,平均(31.4±4.9)岁;出血量800~2400 ml,平均(1548±265)ml。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盆腔血管结扎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血管结扎,若出血仍未得到控制,则需行双侧子宫动下行支结扎。观察组:盆腔动脉栓塞术,应用Seldinger法进行双侧股动脉穿刺,置入4~5F导管插至腹主动脉根部分叉2.5 cm处,燃油沿着导管注入血管造影剂,观察出血动脉、出血部位后,立刻将导管插至子宫动脉或是髂内动脉,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对于疑似胎盘植入者同时注入25~50 mg甲氨蝶呤。最后再次进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观察栓塞效果,满意后再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另一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
显效:术后快速止血,术中和术后24 h的总出血量<1000 ml;有效:术后24 h内成功止血,术中和术后24 h内总出血量在1000~1500 ml。无效:术后未能有效止血,术中和术后总出血量>1500 ml。
收集整理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止血耗时、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
使用SPSS 18.0软件检验数据资料,计数/计量数据的对比采用x2/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止血耗时、手术操作时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
表1 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止血耗时(min) 手术操作时间(min)观察组 45 198.3±21.1 9.1±2.3 43.2±5.6对照组 45 376.4±43.7 24.5±6.1 67.3±8.1 t / 24.620 15.846 16.417 P / 0.000 0.000 0.000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原发性产后出血多是因子宫收缩不良、产程太快等引起的。据相关研究指出,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约为5%~10%,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重大威胁。对于出血较为严重的患者,需大量输血,并发症较多,而且子宫切除也会对患者造成较重的心理创伤和生理创伤。如何及时有效的快速止血是产科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n(%)]
表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n(%)]
子宫动脉结扎或髂内动脉结扎均属于盆腔动脉结扎术,适用于剖宫产产后宫缩乏力或是胎盘前置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中[3]。目前临床上应用更为广泛的是子宫动脉结扎,其止血原理是:通过结扎加压子宫肌层,使内部动脉血压下降,血流变缓,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盆腔血管结扎术的操作难度较大,对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临床经验要求较高。
盆腔动脉栓塞术具有操作时间短、止血迅速、成功率高等优点,其适用于其他药物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处理中,对于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前置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均有效[4]。但是该术式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要求高,要求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伴有其他脏器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均禁用。该术式通过子宫动脉造影清楚显示出出血部位、范围等,然后进行靶向治疗,即使无法发现明确出血点,经PAE术也能见效;PAE术创伤小、止血新宿,患者无需全身麻醉,在治疗中进行远端末梢血管的栓塞,避免重复出血,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5];而且PAE术并不影响其他止血措施的实施,如进行盆腔血管结扎术后无效依然可以行PAE术治疗[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耗时、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说明PAE术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
综上所述,盆腔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能快速止血,且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