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术后联合黄体酮软胶囊对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疗效分析

2018-03-13 08:22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黄体酮宫腔镜息肉

金 珠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江苏 苏州 215300)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妇产科常见生殖系统疾病之一,主要因体内雌激素含量增加促使子宫内膜增生,导致月经紊乱或淋漓不尽等情况,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女性。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恶变危及女性生命健康。有研究数据显示生育期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风险约为4.2%,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风险可达10%以上[1],所以,积极治疗对于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临床医疗设备的完善发展,宫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有研究指出,由于息肉蒂部属于纤维结缔组织,表面光滑而难以手术清除干净,影响手术效果;另外,术后患者息肉复发率较高,可达25%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其体内雌激素分泌过高[2,3]。因而,宫腔镜术后辅助接受抗雌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在预防息肉复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黄体酮是临床常用的药物,对子宫内膜形态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作者抽取于本院妇产科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宫腔镜术后联合黄体酮软胶囊对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妇产科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研究,纳入原则:均经宫腔镜、超声、病理组织活检等多项检查结合实际临床症状确诊为良性子宫内膜息肉,无宫腔镜诊疗禁忌症及药物禁忌症,均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原则:存在心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近期3个月内接受任何激素类药物治疗、伴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功能性出血等疾病者、既往存在精神疾病者、意识不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24例患者:年龄27~58岁,平均(37.4±6.2)岁,病程4~20个月,平均(11.4±3.4)个月,临床表现:11例月经量过多,6例经期延长,7例月经紊乱;研究组24例患者:年龄26~56岁,平均(37.6±6.1)岁,病程5~19个月,平均(11.2±3.5)个月,临床表现:12例月经量过多,5例经期延长,7例月经紊乱。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第3~7天后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术前接受常规心电图、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前1日通过米索前列醇进行宫颈扩张,术前6 h禁食禁饮水,排空膀胱。术前常规对患者进行静脉麻醉,取截石位,对外阴阴道以及宫颈等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将宫颈前唇进行钳夹处理,通过探针探查宫颈深度与方向,将宫颈管扩张至4.5号~7.0号,置入宫腔镜,同时将生理盐水缓慢注入进行膨宫,膨宫压力50~80 mmHg,灌流液速度260~300 mL/min,详细观察子宫内膜息肉位置、大小以及数目等情况,在宫腔镜下用配套剪刀将息肉剪除,用刮匙搔刮宫腔,将弥漫性小息肉尽量刮除干净。注意术中需结合患者息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针对较大息肉且存在根蒂者需将息肉至根部剪除后再行宫腔搔刮,针对弥漫性息肉或小型局灶性息肉者可通过宫腔搔刮术清除息肉。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并排除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恶性病变)。术后常规接受抗炎补液治疗3日。

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术后第10日开始服用黄体酮软胶囊进行治疗,黄体酮软胶囊产自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99,规格100 mg/粒,用法:每次200 mg,每日1次,连服10天后停用,于下个月月经第14天起继续服用10天,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半年,统计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以及患者月经情况,记录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情况。

1.4 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月经周期正常以及息肉复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仅1例息肉复发,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月经周期正常以及息肉复发情况比较[n(%)]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虽时间延长研究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情况比较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情况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5,&P<0.05

组别 n 子宫内膜厚度(mm) 月经量(mL)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 24 10.7±1.1 9.8±0.9 8.9±0.8 368.8±51.9 317.7±45.0 285.4±40.6研究组 24 11.1±0.9* 8.3±0.7& 6.5±0.4& 371.5±48.5* 287.6±41.1& 203.1±33.3&

3 讨 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可发生于生育期、围绝经期以及绝经后任何年龄段女性,该病发生与内分泌系统失调有着重要联系[4]。有研究显示,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与以下几个因素有着重要联系[5]:⑴女性体内孕激素对雌激素受体的敏感性提升,在孕激素或雌激素与其对应激素结合易使子宫内膜出现异常增生,出现内膜息肉。⑵体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异常升高,可特异性地对子宫内膜基底膜进行降解,从而出现内膜息肉。目前,临床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仍以手术方案为主,包括刮宫、宫腔镜手术以及子宫切除术等。传统的盲目刮宫术通常不能全面对宫腔内进行诊刮,加之息肉组织多为光滑的纤维结缔组织,不易刮除干净,有数据显示刮宫术后息肉残留率可达20%以上,术后复发率极高[6]。而子宫切除术对于有生育计划的患者不宜实行,在临床应用上存在明显的限制。因而,找寻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妇科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诊疗中越来越广泛,该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诊疗中可以直观清晰、全面地观察宫腔内息肉位置、形态与大小,在宫腔镜辅助下可以精准清除息肉组织,且观察是否存在息肉残留组织[7]。所以,宫腔镜技术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案。虽然运用宫腔镜技术能够较好的清除息肉组织,但术后息肉复发率高仍是困扰临床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有调查数据显示,宫腔镜术后随着年限的延长,息肉复发风险也随之增长[8]。而息肉的形成与体内雌激素含量过高密切相关,术后患者长期月经异常或受雌激素作用使孕激素拮抗作用减弱,此时需要运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预防息肉复发[9]。黄体酮是一种天然的孕激素,可以拮抗雌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促使子宫内膜厚度变薄直至子宫内膜脱落,有效抑制息肉形成[10]。

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随时间延长研究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月经周期、经期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息肉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宫腔镜术后配合应用黄体酮软胶囊进行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月经,预防息肉复发。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与雌激素密切相关,宫腔镜手术后应用黄体酮药物能够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增生,预防息肉复发,同时可以调节月经,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黄体酮宫腔镜息肉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黄体酮序贯疗法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