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新
(无锡市梁溪区惠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 214000)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慢性盆腔炎一般是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彻底治疗,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患者出现白带增多、下腹坠胀痛,严重者可引起不孕[1]。各类对盆腔有影响的侵入性检查时造成的损伤、防御功能破坏、邻近器官炎症的蔓延以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等均可能造成盆腔炎。本文中,总结我院妇科门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案与效果,如下。
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
观察组25例,年龄23~55(43.62±8.21)岁;病程1~8(5.31±1.03)年。
对照组25例,年龄22~53(40.31±8.02)岁;病程1.5~9(4.10±1.12)年。
入选标准:(1)均为慢性盆腔炎;(2)近期内未接受消炎药物治疗;(3)对中药治疗接受度较好。
排除标准:(1)宫颈癌、阴道癌等;(2)对实验所用药物不耐受者。
2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对比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分散片0.25 g/次口服,3/d;同时给予康妇消炎栓睡前1粒/次肛门塞入;再给予红外线理疗1次/d,照射距离以不引起患者烫伤为宜。
观察组患者在肛塞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该方剂含川芎、吴茱萸、元胡、砂仁、乳香各5 g,当归、丹皮、桂枝、炮姜、半夏、炙甘草、东阿阿胶(炀化)、没药各10 g,醋白芍、麦冬各15 g,党参20 g,加水煎煮,大枣做引,一次取液分2次饭前服用,1剂/d。
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4 d。
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不良反应。
痊愈:相关症状与体征消失,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有效:月经、白带基本恢复正常,症状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或者加重。
以SPSS 22.0软件为计算工具,计数资料用(%)表示,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治疗效果[n(%)]
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小腹疼痛,自行缓解;对照组出现1例会阴瘙痒,1例恶心呕吐,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P>0.05。
慢性盆腔炎因其疾病绵长的特点,在炎症发作时,临床通常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辅助局部用药及理疗,以杀灭致病菌,加快盆腔内血液循环,促进血瘀的吸收与消散,但在多次使用后,可能出现耐药性,致使抗生素无效[2]。同时肛门局部用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治疗并不彻底。本文中观察组采用中药方剂及康妇消炎栓局部用药,不仅有效改变了患者体质,还利于炎症的局限。
慢性盆腔炎患者可有经量增多、盆腔淤血等表现,中药方剂中醋白芍、丹皮、炙甘草等清热解毒;川芎、丹参、当归等活血补气;炮姜、吴茱萸等驱寒温经;砂仁等辛散温通、理气祛湿,行气温中;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化瘀通经;东阿阿胶为女性大补之品,补血滋阴,促进红细胞生成及血钙平衡;麦冬消炎杀菌,其中皂荚等生物活性成分能有效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机体分泌炎性反应的相关抑制酶,对细菌细胞合成形成阻碍;桂枝中生物成分有抗菌消炎功效;半夏调脾和胃,燥湿化痰。诸类药物合剂能清热解毒、活血滋阴、消炎抗菌、理气和胃、行降淤毒[3]。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越来越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因中药几乎不产生耐药性,能在改进患者体质基础上进行疾病的控制,治疗更加彻底,不良反应少。
本文中,以我院慢性盆腔炎患者为实验对象,总结其治疗方案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看出中药内服加肛门栓剂能更好的控制盆腔内炎症,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局部血液淤积,促使炎症消散;肛门栓剂的使用,使病变局部快速的形成药物高浓度环境,直接杀灭盆腔内的细菌,但是慢性盆腔炎具有难愈性,中药改善了患者体质,补血活血,清热解毒,促进湿毒排出,彻底改善患者症状。在不良反应的比较中,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在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中可采取中药内服加肛门塞药结合方式,不仅能有效治疗疾病,还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