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正玉
(阜宁县中医院,江苏 盐城 224400)
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然而不少产妇仍然背负较重的迷信思想,或者局限于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识,害怕分娩疼痛,对产后身材的恢复产生忧虑等等[1]。我们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对我院诊治的35例初产妇开展孕期健康宣教与干预,旨在评估孕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和知识宣教对剖宫产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随机抽选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7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5.6±1.1)岁;观察组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7.5±1.4)岁。入组对象骨盆测量数据正常,均为单胎头位,足月分娩,无剖宫产指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年龄、健康状况等基线特征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实施孕期常规体检和门诊指导与宣教,具体内容视体检结果以及医院产科宣教计划规程而定,由高年资助产护师负责宣教课程讲解,孕早期、中期和晚期各开展一次,产前加强宣教一次,共计四次,主要内容包括母体营养保健、情绪调整、顺产的重要性、剖宫产适应症以及母乳喂养的意义等。
观察组同时开展系统化健康宣教与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宣教内容。以孕期健康知识普及为主,包括分娩基础知识宣传、饮食要点、第一、二、三产程进展、自然分娩的重要性、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可能引起的母婴并发症等等。邀请孕妇参观产科病室,就孕妇提出的疑问给出答案和解释;讲解可能对分娩造成不利影响的危险因素、分娩期间的配合以及呼吸技巧等等。为观察组孕妇指派专业的助产护师,进行产前运动锻炼、健康体位、母婴护理和母乳喂养等相关技巧的演示,并要求孕妇参与实践练习。(2)宣教途径与时间。主要以门诊面对面指导、集中PPT演示、孕妇分组自由讨论、彩印画册、电话告知为主。宣教时间视孕妇个人时间而定,每周宣教次数为1~2次[2]。
采用自制问卷评估两组分娩知识知晓情况,问卷满分100分,得分90~100分为知晓,60~89分为部分知晓,低于60分为不知晓;另对比两组分娩主观意愿与分娩结局。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处理本次研究数据,以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皮尔斯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P<0.05表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孕妇相比,观察组孕妇关于分娩知识的完全知晓率更高,自然分娩选择率更高,不知晓率更低,两组间数据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后两组孕妇分娩知识知晓率与自然分娩主观意愿对比[n(%)]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与剖宫产率对比[n(%)]
面对分娩,初产妇会产生比较严重的负性心理状态,进而放弃自然分娩,而选择剖宫产,这也是近年来临床上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临床研究发现,孕产妇对孕期分娩知识的掌握度和认知水平是直接影响分娩意愿,乃至分娩方式的重要因素,与产妇分娩结局有密切关联[4]。所以,在目前产科医护工作人员应合理设计孕期健康宣教计划,做到有所针对和侧重。当下很多医院在开展孕期宣教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孕期开展健康宣教时大多侧重于自然分娩的意义,但未能详细介绍剖宫产指征,未强调剖宫产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宣教时间安排不够灵活,不少孕妇因时间冲突未能参加宣教活动,影响了宣教效果,孕妇积极性有所降低;宣教内容千篇一律,单调枯燥,很多内容重复出现,而非结合孕期进展做出相应调整,所以孕妇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有观点指出,孕期开展针对性宣教活动可降低胎儿窘迫率,减少出生缺陷,并认为通过孕期健康知识教育,围产期母婴结局也得到相应改善,其中研究组贫血、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孕产妇分娩知识知晓率为80%,远高于对照组的45.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我们充分考虑了孕期常规宣教流程的不足,采取孕期健康宣教与护理干预模式,在多样化宣教形式的基础上优化宣教内容,并通过随机安排时间组织孕期保健与分娩知识学习,有助于缓解孕妇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从而形成科学的分娩认知,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从表2数据分析来看,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62.9%,剖宫产率为37.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孕妇在参加系统性孕期健康宣教后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对自然分娩的意愿倾向大大加强,能积极配合孕期疾病筛查,这对于降低医学和社会因素导致的高剖宫产率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孕期健康宣教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孕妇对分娩知识的知晓率大大提高,自然分娩主观意愿明显加强,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