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发展探略

2018-03-12 00:45李帛珊
新媒体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新媒体

李帛珊

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科技期刊迎来了新发展机遇,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也在变革中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文章从我国科技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然后总结了我国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新媒体;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编辑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22-0125-0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媒体的发展也逐渐走向了成熟,极大地丰富了文化期刊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也是未来学术界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时期,需要突破传统机制的束缚,将新媒体与科技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期刊发展机制。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自建网站的网络出版水平总体还有待提高,这与期刊社本身资金和人员精力有限有关,也与大多数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对现代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有关只有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技术理念,探索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新模式,才能實现科学技术传播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1]。只有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技术理念,探索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新模式,才能实现科学技术传播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从具体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讲,我们正迎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多种新技术的冲击。互联网期刊浪潮势不可挡,互联网期刊在线采编技术已较为成熟,应用信息技术共享信息已成为可能。

1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21世纪才广泛兴起的概念,它是依托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转换成数字形式的一种新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终端技术的成熟,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大大提升了文字信息的传播效率,报纸、图书、杂志等传统媒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所占的市场份额不断的缩减[2]。新媒介文化某种程度上关联了内容输出者、受众目标群体,以及那些待开发的目标群体[3]。因此,具有高效性、交互性、自由性、个性化、时代性等特征的新媒体必将高速发展,也将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随着我国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科技期刊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新媒体的发展给科技期刊既带来的挑战,也带来机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果科技期刊不能及时的把握机会,加大转型的投入,加快转型的步伐,就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尼克·库尔德利认为,“辨识一种媒介文化的唯一标准是,文化成员会识别其特色,其‘结伴的方

式”[4]。在众多类型的新媒体中,学术类微信公众号似乎更能彰显这种“结伴”的方式。

新媒体本身就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产物,与科技期刊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各学术单位要把握好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更好的为广大读者提供知识服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技术的发展[5]。

2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2.1 利用网站等公共平台

利用网站传播是目前新媒体传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科技期刊的发展也不例外。通过自建网络平台,能够整合所有的网络资源,并且做到重点突出,分门别类的处理文字等信息。由于网站建设和维护的成本相对不高,所以不管是国家所属的文化类事业单位,还是自营的文化传媒公司,大多都有自建的网站。

据调查,2010年的1 86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的1 105种有自建网站,占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总数的59.2%,其中实现了在线预出版的期刊有50种,占1 105种自建网站期刊的4.5%[6]。但是同时,通过网站传播科技期刊的方式更新较慢,并且投稿的方式较为单一,需要专人的维护和建设,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7]。

除此之外,大多数的科技期刊在使用自建网站的同时,为了寻求更好的传播效率,都积极主动的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大型数据库合作,通过这些知名公共平台的整合集约化模式,向广大读者提供科技期刊的下载查询服务。

2.2 推广公众账号等移动端

移动终端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受众读取信息的便利性,也促成了自媒体的兴起和发展,用户不用在固定的办公地点才能获取科技期刊的信息和内容,利用移动客户端可以随时浏览科技信息,也可以随时发表科技论文。所以,不管是专业的文化公司以及机构,还是个人用户,最近几年都在重点进行移动终端的信息推广,目前许多科技期刊已经采取了公众号推广的方式,虽然由于流量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但这种方式是未来科技期刊发展的主流方向,能够极大地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效率。

截至2016年10月,我国的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过1 200万个,其中估计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学术期刊或将超过1 000家。学术类公众号在编辑选题策划方面如果能够以内容传递意义的探讨为导向,会将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信息发掘、传播出去,在媒介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方面贡献力量。科技期刊更应该在在输出内容信息,构成价值意义的同时,如何生成新的价值意义,如何在内容意义输出与受众目标群体之间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上些功夫,这或许是未来公众号编辑选题策划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目前,很多大众媒体都开发了移动端App平台,但是在科技期刊中并不多见,说明科技期刊在移动端平台上发展并不理想,十分有必要探索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新思路。

2.3 重点发展数字期刊

高度数字化也是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PDF全文模式,不通过另外的加工编辑,直接将纸质版的科技期刊转换成文字形式上传到网络,让用户自由的读取和下载,这种方式只是将互联网当作一个中介使用。采取这种出版方式能显著提高期刊的被引频次。目前国际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选择采用这种数字化出版模式。目前政府和主办单位也不断加强对期刊数字出版的扶持,尤其是技术支持,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

第二种方式是HTML文档模式,对科技期刊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丰富其内容,将科技期刊文字内容兼容为音频、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让读者既接收了科技信息又能获得良好的感官体验。张洪忠认為社交媒体建构的是一种价值观传播[8],人们可以在众多媒介中选择能满足自身需求与偏好的一个,每个个体都是信息生产者与传播者。科技期刊作者秉笔直书,在反映真实科研成果的同时,不乏自身的价值判断,自古就有“春秋笔法”“常事不书”等。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作者无疑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者,在学术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传播中,传播者的意义重大。但如何让有价值的信息内容通过媒介发布出去,既考验了传播者的智识,也检验着期刊编辑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编辑能力及统筹全局的眼光。第二种模式虽然编辑处理较为复杂,成本也更高,但是能更好的被用户接受,并发展扩大潜在读者群,有利于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3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问题

3.1 期刊内容同质化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虽然有利于科技文化的高效传播,但同时也导致许多期刊内容同质化严重,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9]。

对于读者来说,如何及时获取有效的科技信息才是关键,如果只追求数量,无疑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目前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期刊内容缺乏创新和深度的思考,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内容质量堪忧。所以,怎样打造精品科技期刊,促使科技期刊走向品牌化和国际化,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才是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

3.2 科技含量不足

科技期刊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代表,也是时代潮流引领的方向。目前,科技期刊虽然也在努力实现数字化,但是大多数科技期刊都是由高校、科研机构、学会等事业单位主办,缺乏经营意识,不重视服务水平,也没有提升期刊质量的动力。在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要做好自己的定位,加快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以市场化的模式和思维来进行管理,重视读者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才能兼顾学术质量和经营效益的统一,使科技期刊得到更好的发展。

3.3 准入制度缺失,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新媒体的典型特点就是开放自由,属于高度自由化的传播平台。因此,与传统的科技期刊比较起来,新媒体几乎没有门槛,人人都可以进行科技期刊的传播和策划,这也导致了目前科技期刊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无法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同时,科技期刊的网络化要求编辑不仅仅是知识渊博的学者,更是精通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手段的专业策划人。但是目前许多资深编辑由于年龄和知识的限制,无法很好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科技期刊数字化编辑,以至于给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急需要提升他们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

4 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对策

4.1 强化互联网意识,加快实现数字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化和数字化是科技期刊的必由之路。科技期刊必须兼顾专业性和效益性,做好自己的定位,既能让广大读者乐于接受,又能产生良好的社会价值。

要实现科技期刊的全面数字化,需要引进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加强与知名数字化平台的合作,让科技期刊能够更好的被检索,更加适应现代移动终端的技术配置,加大对科技期刊的数字化、信息化投入,并在不断的试验和反馈中进行完善修改,做好科技期刊发展的转型。

4.2 注重打造品牌期刊,强化服务意识

为了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质量,必须坚定地走品牌之路,力求做到以质量为重,争做行业内的翘楚。打造品牌化科技期刊:

首先,要找到期刊本身的优势,然后进行有效的策划和编排,找出其内容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效益。

其次,要引进大数据等先进的计算方法,在行业里做到技术领先。

最后,要完善科技期刊的评估标准,保证科技期刊的质量。

另外,要有市场化的服务意识,多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打造精品化的科技期刊。

4.3 提升信息化素质,引进高水平人才

高水平的编辑队伍是决定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只有提升整体编辑人员的素质,才能实现科技期刊的长远发展。

首先,要解决目前部分编辑缺乏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困境,进行单位内部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开展视频、音频等数字化编辑课程,提升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

其次,不仅要从内部培养高水平的编辑人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加大对外部高水平数字化人才的引进,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增加这部分人才的福利待遇。

5 结束语

科技期刊的特殊性使其难以在“粉丝经济”的新媒体时代出现读者的爆发性增长,所以在与新媒体融合中应采取稳健发展之路。在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发展更应找好定位、做好内容、利用技术等,不断提高平台关注度及学术影响力,为读者切实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蕾.科技期刊网络出版刍议[J].中国编辑,2013(6):76-78.

[2]张迪,胡欣,崔月婷.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多元化融合发展的探索[J].今传媒,2017,25(4):116-118.

[3]曹继华.学术类微信公众号编辑选题策划探析[J].中国编辑,2018(4):72-76.

[4]尼克·库尔德利.媒介、社会与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介实践[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66.

[5]吴锦雅.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发展的互联网思维[J].今传媒,2017,25(1):115-116.

[6]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649-655.

[7]姜立会,程琳.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策略[J].青年记者,2016(12):50-51.

[8]张洪忠.社交媒体的关系重构:从社会属性传播到价值观传播[J].教育传媒研究,2016(3):28-30.

[9]周舟,朱栋梁.学术期刊网络出版国内外研究综述与思考[J].情报杂志,2011,30(12):43-47.

作者简介:李帛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内陆地震》编辑部责任编辑,主要从事《内陆地震》编辑出版及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新媒体
培育世界一流背景下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
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结果揭晓《西北园艺》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