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零陵渔鼓”的传播策略研究

2018-03-12 00:44王作栋
求知导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局面依然不容乐观。文章利用个案研究法、归纳总结法以零陵渔鼓文化的传播现状为引入点,了解零陵渔鼓文化传播存在的传播机制问题,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找到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与零陵渔鼓文化相适应的新的传播方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零陵渔鼓;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国家非遗项目‘零陵渔鼓的传播现状调查及传播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王作栋(1997—),男,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本科在读。

一、零陵渔鼓及传播现状

(一)零陵渔鼓简介

零陵渔鼓是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属于湘南渔鼓的一个流派,主要分布于永州及其周边地区,零陵渔鼓深刻反映了社会最底层人群的精神生活状态和朴质的生活追求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道德背景,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渔鼓即本曲艺所用的伴奏乐器[1],呈筒状,一端有薄膜覆盖面积,以便击打。零陵渔鼓旋律跌宕起伏,行腔极具跳跃性,演唱内容一般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演义等[2]。

(二)零陵渔鼓文化传播现状

1.传承人传播现状

2012年8月,“零陵渔鼓”被批准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4年,湖南省文化馆将九澧渔鼓、零陵渔鼓、祁东渔鼓三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整合成“湖南渔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唐天宝老人就是零陵渔鼓省级文化传承人,他收集和整理了大量流散于民间的唱本曲目,使零陵渔鼓有了一定的系统化物质保障。但是由于身体疾病的原因,唐天宝不能够经常地参加渔鼓表演节目[3],因此传承人的传播作用被极大地减弱。现今的零陵渔鼓文化传播,还没有短时间、大规模的传播     形式。

2.大众媒体传播现状

在大眾媒体中,对于零陵渔鼓的宣传报道主要集中在电视领域,目前播放过的省市级节目有“湖南卫视午间新闻”——渔鼓进校园、“零陵新闻”——《不知该怎么称呼你》等,但电视报道的媒体多集中在地市一级,且少有专题报道。在网络上也有关于零陵渔鼓的内容,如零陵新闻网刊登《唐天宝:一曲渔鼓慰平生》的新闻实录、红网发表《零陵渔鼓:说古唱今从乡野走上正式舞台》的文章等。但网络媒体宣传的主要方式还是以图文介绍为主,没有专业性高、报道层次深、媒体融合度好的报道。

二、零陵渔鼓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范围小,渠道不多样

零陵渔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员,其传播广度和传播效果却无法与其等级相称。零陵渔鼓的主要活跃区集中在永州零陵市区和周边乡镇,因其独特的语音语调和伴唱模式其学习难度较大,这就把零陵渔鼓文化锁在了本地语言文化区内。而对于零陵渔鼓的可视化传播也大多局限于县市级的传统媒体,省级媒体湖南电视台有过一次题为“零陵渔鼓进校园”的报道,时长仅11秒,内容少、层次浅,传播效果极其有限。而在互联网平台上,零陵渔鼓相关信息主要还是由永州或零陵的本地媒体发布,大多报道都是简单的图文介绍形式,网络传播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无法有效地吸引永州文化区以外的受众。

(二)传承人老龄化严重面临文化精髓失传威胁

在大部分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在这些领域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4]。目前零陵渔鼓的省级传承人唐天宝已经76岁,早年经常下乡演出,收集和整理唱本。但在罹患脑梗后,唐天宝的主要传授方式也主要转为了当地小学的授课活动,现实演出的机会很少。而在收徒方面,据唐天宝说,学习渔鼓的学生现约有300人,多来自渔鼓传习中心,但真正学成的学徒只有1~3个,主要徒弟是李万君、黄亚玲。作为零陵渔鼓的“活化石”,唐天宝限于身体原因已经无法长时间演出[5],厚重的传统老剧目几乎无法通过唐天宝的身传得到展现,这对零陵渔鼓文化是巨大的损失,其文化精髓传承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局面。

(三)传播形式单一,无法吸引年轻受众

对于在信息社会中占据主流地位的青年人来说,零陵渔鼓的演出过于呆板、过程冗长、而故事内容落后于时代,完全不能满足青年人求新、求快、求创意的文化传播需求。而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逐步重视,大量采用新手法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报道屡见于媒体端,在信息社会中已经营造出了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青年人的确有对传统文化的求知欲望,零陵渔鼓中的唱本、道具和历史渊源等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足以吸引青年人去探寻,而单一的传播形式却封闭了年轻人多角度了解零陵渔鼓的入口,创新零陵渔鼓传播形式成为发展零陵渔鼓文化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创新

(一)加强内容形式的现代化

1.精简传统唱本,添加现代内容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数量繁多的媒介产品以及信息更迭速度的与日俱新,使现代受众形成了对“短文本、浅文本”阅读的习惯,而零陵渔鼓动辄上百页,演出时长以小时计的传统大唱本显然不能适应现代传播环境。对于大部分的叙事性的传统唱本,我们可以进行重新编排使之节段化、单元化,尽量让每个章节的表演时长低于5分钟,以适应当代受众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在内容方面,传统唱本的一大缺陷就是剧本时代久远,多为描述明清时代的故事,无法与受众形成有效共鸣。根据新媒体时代受传双方互动性高、大众提供原创内容积极性强的特征[6],我们可以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文字平台上,举行新唱本创作活动,为唱本增添现代内容。尤其是像贴吧、知乎等以文字传播为主要手段的平台,反映受众现实生活的唱本更能够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2.丰富表演形式,增添多元内涵

由于视觉媒体在新媒体环境占据主流地位,针对受众视觉的传播手段效果要远远好于对其他感官采取的传播手段。零陵渔鼓的主要演出形式为击鼓演唱,主要的欣赏点在于表演者唱腔韵律,节奏起伏的变化之美。这主要是从音律上吸引观众,而在可视化的内容方面零陵渔鼓没有突出特点,表演者一般或坐或站没有额外的肢体表演。要利用好新媒体传播环境,零陵渔鼓需要加强自身的视觉传播要素,表演者可以借助现代舞蹈元素根据演唱内容添加相应的舞蹈动作,使其表演形式在视觉上更为灵动,当然这也对渔鼓的表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还可以汲取舞台剧表演的形式,将零陵渔鼓一人唱变为群口唱,将渔鼓的唱本故事表演出来,而渔鼓等乐器作为主要乐器推进故事的发展。

(二)实现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1.把住多媒体电视端口传播的主渠道

随着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电视与新媒体的互动交流日益深化。在信息技術和网络技术的加持下,电视也成为多媒体内容传播的终端[7]。目前零陵渔鼓的主要受众群体为中老年人,电视是这类群体接触最为普遍的媒介。零陵渔鼓的传播牢牢把住这个主要的传播平台,对于电视资源的管理者,政府方面可以通过政策调控,调用自身的电视媒体资源为零陵渔鼓的宣传和表演提供电视时长。在市场经济下,政府还可以通过投标方式出售零陵渔鼓品牌许可使用权,发挥专业电视媒体制作机构的能力,制作高水准、高质量的零陵渔鼓专题片及渔鼓剧目系列节目。

2.注重移动多媒体平台应用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98.3%,手机作为最大的移动网络空间[8],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新平台。零陵渔鼓的文化宣传,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如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平台可以做到实时、快速、大范围的传播,改变以往面对面的低效率传播模式,对于经典曲目的演绎传播,则可以借助手机网络直播的力量进行大范围传播。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机移动端游戏的结合,也能产生非常不错的效果[9],游戏这一形式也更符合现在青少年的网络接触习惯,有利于培养新一代的文化传承者。

3.建立大众化的网络社区

网络社区的大众化模式可以让富有零陵渔鼓专业知识的人共建、共享社区内容,从而建立起一个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文化集合平台。传统的零陵渔鼓传播形式主要是以师徒传授形式进行的,传播渠道为单线性模式,而借助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的网络社区我们可以进行更有互动性的文化传播[10]。得益于大众传播的物质基础,零陵渔鼓的学习源将不再仅限于传承人本身,零陵渔鼓文化的学习者同时也可以成为文化的传播者,让零陵渔鼓信息的传播成为一张文化之网。在交互传播中,新的文化传播方式方法将会沿着这张网络迅速普及,既给予了文化传承人的信息反馈,又提供了新的文化学习通道,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参与感。

零陵渔鼓文化遗产应融入新媒体传播环境,坚守其精神内涵,并对其传播形式和方法做出革新,这样才能让其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2]杨斌峰.浅析非遗项目——零陵渔鼓[J].黄河之声,2015(21):114-115.

[3][5]刘 蓓,周丹青.浅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零陵渔鼓的保护与传承[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11):162-163.

[4]刘 莹.民间传承人的当代生境与调适——以湘潭市吴氏纸影戏为例[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9):119-126.

[6]古吉强.新媒体环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以赣南采茶戏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4):252-253.

[7]张 侃.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电视媒体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8/P020180820630889299840.pdf.

[9]赵新艳.新媒介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媒介角色与传播特点[J].新闻传播,2011(8):65-66.

[10]钟进文,范小青.新媒体视角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观念新探——以裕固族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7(2):175-182.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