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绿色物流评价

2018-03-12 06:14
物流技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物流消费绿色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1 引言

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也称环境友好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1],起源于国外20世纪70年代在物流管理研究中考虑环境因素,但当时只是将其作为物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次要方面。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才开始大规模、有意识地研究绿色物流[2]。绿色物流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考虑了物流中各个环节的环保问题,注重对环境的保护[3],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迄今为止绿色物流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绿色物流进行了界定。《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将其定义为“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并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涂文菁提出绿色物流是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将先进物流技术运用于物流活动的管控与实施[4]。袁仁喜认为绿色物流所采取的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能够抑制传统直线型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5]。也有学者认为绿色物流是一种能促进消费与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流系统,是一种循环型、共生型、资源节约型物流[6-8]。

绿色物流不仅对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益,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物流在实现原材料、产成品从供应地向消费地的实体流动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资源和能量消耗,不科学的物流方式增加了废弃物产生,也会加剧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十八大明确把“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大环境下,发展绿色物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绿色物流评价对绿色物流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2 绿色物流生态系统

绿色物流是实现物流、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突破点,它能够有效减少物流运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平衡物流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在研究绿色物流时应着眼于整个绿色物流生态系统。

2.1 绿色物流生态系统构成

绿色物流生态系统是由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物流及环境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中的各主体和环节彼此交错,相互影响,如图1所示。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环节,而绿色营销承担了社会再生产环节中的交换的部分功能。在整个系统中,绿色物流是核心,它贯穿于整个系统的所有环节。在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的每个环节都会有物流活动发生。

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这三个环节之间除了相互渗透、彼此影响之外,还会受绿色物流和环境的影响并反作用于二者。其中绿色生产是最重要的绿色物流作业环节之一,企业的绿色生产理念和技术手段的绿色化程度是绿色物流的源头;绿色营销由分销企业实现,奉行绿色营销理念的分销企业在经营中充分考虑营销对环境的影响并尽可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绿色消费的主体是消费者,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价值观不仅在其选择和消费使用商品时会发挥作用,同时也对生产企业和分销企业的经营产生间接影响。

最后,环境是绿色生产、营销和消费及绿色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绿色物流及经济发展均受制于环境并对环境产生影响,例如不科学的高频率物流运输产生大量的大气和噪音污染并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反之,不断恶化的环境也影响和制约着绿色物流自身的发展。

图1 绿色物流生态系统

2.2 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及其特点

学者们也尝试对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进行探讨,李绍和等[9]认为绿色物流的参与主体包括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它们彼此之间因存在利益矛盾而相互博弈。周凌云等[10]提出主体群聚集演化和物流微观主体共同促进了区域物流生态系统的发展,物流微观主体实质是协同进化、共同生存的“命运共同体”。陈长彬等[11]研究了第四方物流主要节点上的运作主体:客户、产品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商等。王海灵[12]认为包括货主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储运企业在内的物流主体对物流客体和物流载体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将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概括为企业、政府、公众和消费者。

(1)企业。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和从事各种营销中介的服务企业是物流作业环节的主体。物流作业环节占据产品生命周期90%的时间[13],物流作业的绿色化是绿色物流发展最重要的指标。物流作业环节例如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绿色装卸等在各类企业均会发生,因此制造企业、物流企业、营销和分销企业在生产、物流和分销各环节上都可能对生态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粗放型物流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绿色物流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和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同时也能适应日渐苛刻的国际市场发展趋势[14]。

实际上目前绿色物流还没有成为大多数企业的主要选择,传统物流模式还在多数企业延续。部分企业的物流发展理念落后,一些企业没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缺乏绿色物流意识和手段[15],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够,部分企业在生产运作中因物流而造成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成本并未体现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16]。专业物流人才不足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一大问题,专业人才稀缺,从业者专业知识不足、培训欠缺、信息互动平台缺失等问题,滞缓了物流业的绿色化进程。

(2)政府。政府是绿色物流发展的倡导者和监督者,政府对绿色物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推行是绿色物流顺利发展的保障条件[17],而政府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也是绿色物流发展的条件。政府和主管部门能够借助公共管理手段将独立分散的物流环节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制定和推行的相关政策法规也会对绿色物流的发展起到引导和监控作用[18]。

目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对不足,相关法律建设滞后。当前虽在环保上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但在物流的绿色化发展上缺少明确的标准和框架。从理论上分析物流运作应当是跨地区和跨行业的,但实际上目前各行业和部门的物流却独立运作,彼此间既没有建立牵引机制也缺乏相应的信息互通,导致物流业的无序发展。从地理区域上看,在物流跨区域运输方面也缺少必要的衔接,无法实现运输资源的整合利用,出现物流运输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和空间上的分散性,从而加重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另外目前我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货运枢纽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也不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配套性和兼容性较差。

(3)消费者和公众。消费者和公众的绿色消费认知及绿色消费理念对绿色物流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绿色消费的追求是推动产业绿色化和政府完善立法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适度节约的绿色消费理念逐渐开始流行起来,环境友好的绿色产品已经日益成为部分公众的消费首选。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各国每年的绿色消费额度都在不断攀升[19]。反过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和生态环保意识对绿色物流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它能促使政府加强绿色物流发展管理,也会鼓励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选择绿色的交通运输工具和合适的运输方式。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愿普遍提高,但绿色消费认知参差不齐[20]。绿色消费理念与公众的年龄、学历和职业等因素具有相关关系,但实际的绿色消费行为又受到收入等因素的影响[21],例如大学生绿色消费意向已形成,但绿色消费水平较低[22]。感知风险、产品属性缺陷和参照群体等也会阻碍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23],而政府和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能有效降低公众的感知风险。总之,绿色物流是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之间的纽带,公众对绿色消费的追求迫使企业采用绿色包装、绿色运输,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3 构建绿色物流生态系统评价体系

绿色物流生态系统涉及多个主体且彼此之间交叉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在构建绿色物流生态系统评价体系时,首先将绿色物流生态系统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同一层次中进一步细分并确定评价指标,建立判断矩阵并展开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对绿色物流的优化提出建议。

3.1 确定评价指标

已有的文献对绿色物流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在对微观企业的绿色物流评价方面,袁泉等[24]建议可以从物质基础类要素、功能要素和支撑要素来进行绿色物流评价。王忠伟等[25]从产品的市场性、物流技术的使用、经济效益、外部环境和环保性方面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了评价。周茂春等[26]选择物质基础、生产物流、环境和运输等指标对煤炭企业的绿色物流进行了评价。也有学者将绿色物流观念、人才及信息系统纳入评价指标。在区域绿色物流评价方面,有学者建议从物流发展环境、物流供给能力、物流需求、物流效率、物流发展潜力、物流对社会的贡献、物流对社会造成的不安全因素等6个指标对绿色物流发展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当前对绿色物流的评价多从微观企业或区域发展出发,尚未见到明确的从绿色物流生态系统视角进行评价的研究成果。

基于图1所构建的绿色物流生态系统,在进行绿色物流评价时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对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中的主体及其行为进行评价,二是对绿色物流与环境之间及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评价。

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实地访谈和专家咨询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绿色物流评价体系。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环境是评价绿色物流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包括文化环境(绿色物流意识与理念、物流专业人才等)、政治法律环境(政府和管理部门对绿色物流发展的态度、政治法律制度等)、经济环境(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等)、信息技术环境(物流信息化程度与绿色物流技术水平等)。需要指出的是,文化环境是首要的环境因素,如果缺乏绿色物流理念和意识,就不会把绿色物流法律法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也谈不上建设物流信息系统、采用绿色物流技术和各种设施设备。因此首先选择环境(B1)作为绿色物流评价的一级指标,该指标包括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共4个二级指标。

其次选择物流作业环节(B2)为第二个一级指标,它包括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仓储和绿色运输四个二级指标。大部分绿色生产和绿色包装活动发生在生产企业,因此可以说生产企业对绿色物流的影响至关重要。传统的负责营销的中介企业不会改变产品包装,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销售企业和物流运输企业常常会增加或改变产品包装。绿色仓储和绿色运输发生在绿色物流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环节和所有企业,从生产企业采购原料开始到产品最终被消费者使用都可能发生仓储和运输活动,物流的合理规划能有效提升绿色运输效率。

绿色消费(B3)也是评价绿色物流生态系统的一级指标。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和使用商品的过程中关注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在不影响消费体验的前提下,采用各种绿色技术和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绿色消费意愿、消费认知和参照群体影响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因此将这3个指标也作为评价绿色物流的二级指标。

由此,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绿色物流评价体系包括环境因素(B1)、物流作业环节(B2)、和绿色消费(B3)三个一级指标及相应的共11个二级指标。

3.2 计算指标权重

通过专家咨询法来建立绿色物流评价的判断矩阵,用1-9标度法来表示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其中:1、3、5、7、9分别表示两个指标同等重要、一个较另一个稍微重要、一个指标明显重要、一个指标非常重要、一个因素极端重要,相邻尺度之间的折中值则用2、4、6、8表示。同一指标的所有下一层指标组成判断矩阵R=(r1,r2,…,rn),其中n为某一指标包含的下一层指标的个数。运用德尔菲法建立RB为三个一级指标与绿色物流评价之间的判断矩阵。RC1、RC2和RC3为二级指标与对应的一级指标间的判断矩阵。

经计算得出判断矩阵的λmax、CI、CR见表1。通常认为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并做进一步应用。从表1可以看出,所构建的绿色物流评价体系的所有矩阵的CR结果一致性检验合格,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3.3 讨论与分析

计算绿色物流评价指标各指标的总权重见表2。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一级指标的影响作用从高到低依次为物流作业环节(58.15%)、环境因素(30.90%)和绿色消费(10.95%)。而二级指标中最重要的是绿色生产(30.93%)、文化环境(14.67%)、绿色包装(10.79%)和绿色运输(10.79%),其次是政治法律环境(7.88%)和消费认知(7.82%)也较为重要。

对这6个权重较大的二级指标进行分组,绿色生产和绿色包装、绿色运输属于绿色物流作业环节,因此生产企业、分销企业和运输企业是绿色物流发展最重要的主体,它们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影响着全社会的绿色物流发展,应重点关注企业领域的绿色物流行为。其次,政府的政策对文化和政治环境有重要的作用,以政府为主导的舆论宣传是绿色物流发展不可缺少的文化环境,而法律制度和规章条例则能为绿色物流发展保驾护航。最后,消费者和公众对绿色物流的消费认知也不可忽视。

4 结论与建议

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研究绿色物流能够更全面和客观的分析物流发展现状,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也更具科学性。通过对所构建的绿色物流生态系统进行细分,提出企业、政府、消费者和公众是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并根据系统框架构建了绿色物流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分析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重要性。对所选企业的绿色物流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企业绿色物流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4.1 企业应加强物流作业环节管理

物流作业环节是对绿色物流影响最大的流程,各类企业应从技术设备、人员和管理过程等全面提高绿色物流水平。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首先应摒弃落后陈旧的物流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这样一方面能够从硬件上提高物流绿色化程度,同时也为实现更广泛的物流信息共享提供基础条件。发展绿色物流还需要从管理流程入手进行部门协作,实现各部门有效的全程绿色化管理,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实现绿色物流战略高效运作。

除了物流硬件环境与管理流程,专业人才也是制约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的因素。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需要企业、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员工培训,高校和社会也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物流专业教育和培训,开展物流研究和人才培养,为绿色物流发展提供人才。

4.2 政府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在绿色物流发展问题上,政府应从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应制定一系列与绿色物流有关的法规,对违反法规的企业加强打击力度,提高惩罚标准以规范企业行为。针对物流活动过程中的污染发生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制定新的交通管制规则,限制运输的流通量和车辆尾气排放量;立法禁止使用对环境有严重污染影响的包装材料,严令禁止过度包装。同时对采用绿色物流的企业给予免税、低税的优惠以鼓励。

行业协会等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在行业标准化管理方面加快步伐,积极推进设备设施标准化、管理模式标准化和信息标准化。特别是在商品信息化管理上,要尽快实现企业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减少资源和成本浪费。

4.3 向公众宣传绿色物流理念,提高消费者认知

绿色物流观念是一种全新理念,政府应发挥调节作用,开展绿色物流的战略宣传工作,转变固有的传统物流思想,促使绿色物流观念尽快普及。应对社会各界加强绿色物流的教育,鼓励企业着眼于长远的利益,使用绿色的交通运输工具,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展开广泛宣传,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强化公众对于绿色物流的认识,通过导向性的宣传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在绿色消费方面,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买单,但是目前大多数人对于绿色消费的认知还不够,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绿色认知体系以提高绿色产品在市场上的认知程度。消费者由被动转为主动是一个漫长的消费心理培育过程,建议以政府为主导来开展绿色消费体系的宣传推广,配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绿色消费和绿色物流生态环境自然会进入公众的视线并被逐步认知和接受。

总之,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应大力发展绿色物流,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多措并举,齐心协力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以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薛楠.我国绿色物流跨域协作机制:缺失与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4,(4):45-49.

[2]杨丽丽.物流企业发展的新趋势—绿色物流[J].商业经济,2014,(11):47-48.

[3]高泉.日本绿色物流政策与立法及其借鉴[J].商业经济研究,2016,(17):119-120.

[4]涂文菁.绿色物流发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2):3-4.

[5]袁仁喜.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7):79-80.

[6]王婷婷.低碳经济下合肥市重点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56-58.

[7]杨文婷,谭博.循环经济下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6,(1):68-71.

[8]邰晓红,李洪萱.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辽宁省绿色物流SWOT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1):252-256.

[9]李绍和,王秀景.企业物流绿色化发展障碍及应对策略探究—从企业物流绿色化参与主体角度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4,(S1):788-793.

[10]周凌云,周晶,顾为东.生态学视野下区域物流主体秩序与行为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3,(2):24-28.

[11]陈长彬,陈泉.第四方物流运作主体的信用机制构建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6,(1):72-82.

[12]王海灵.中亚区域物流主体及物流经济环境状况[J].物流技术,2008,27(11):16-19.

[13]徐金河.企业绿色物流运行模式及实现策略[J].对外经贸,2016,(6):77-78.

[14]陶海东.发达国家绿色包装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机制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6,(1):82-88.

[15]秦书生,王旭,付晗宁.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探究[J].生态经济,2015,(7):168-171,180.

[16]张劲松,于海凤,柳佳.制造业绿色物流成本控制流程设计[J].商业研究,2015,(9):71-77.

[17]孙玮珊,杨斌.基于模糊数学的不确定性绿色物流网络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624-630.

[18]禹四明.论绿色物流技术应用中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J].物流技术,2015,(13):51-53.

[19]卢风,梁立军.非物质经济、绿色消费与人生幸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15-121.

[20]李勇,胡冬雯,马啸洋.绿色消费认知和意愿的行为学调查与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4,(2):15-18.

[21]赵爱武,杜建国,关洪军.绿色购买行为演化路径与影响机理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5,(11):163-170.

[22]赵艳,谷悦,孟海亮.北京市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特征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6,(4):92-95.

[23]孙剑,李锦锦,杨晓茹.消费者为何言行不一:绿色消费行为阻碍因素探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72-81.

[24]袁泉,姚金江.浅议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物流科技,2014,(1):41-44.

[25]王忠伟,赵芳妮.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综合评价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46-550.

[26]周茂春,连洁.基于AHP和FCE的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绩效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10):1 179-1 184.

猜你喜欢
物流消费绿色
绿色低碳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40年消费流变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新消费ABC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