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芳 洪育明 梁振源 郑朝晖 李雅虹
[摘要] 目的 对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收治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接受金纳多和弥可保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在0.5 kHz、1.0 kHz、2.0 kHz、4.0 kHz方面,治疗后实验组听阈改善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6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3.3%(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较易出现突发性耳聋,对其开展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和糖尿病药物联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听力,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突发性耳聋
[中图分类号] R7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2(b)-0078-02
2型糖尿病为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随着疾病发展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会受到累及,部分患者会进一步出现听力降低及神经性耳聋的情况。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通常存在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症状,其健康和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相关研究认为,针对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效果显著,其能够使患者听力得到有效改善。基于此,该研究选择2017年1—12月收治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对其中部分患者开展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纳入标准:满足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满足突发性耳聋临床诊断标准;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其他原因导致的耳聋;药物过敏者。常规组包括女14例、男16例;年龄分为54~71岁,平均(63.5±4.6)岁。实验组包括女15例、男15例;年龄范围53~72岁,平均(63.6±4.7)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为两组患者开展糖尿病常规治疗,应用胰岛素或降糖药。若患者存在血清总胆固醇紊乱,则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若患者合并高血压,则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规组接受应用金纳多(国药准字H51020455)和弥可保(国药准字H51020160)治疗:在25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30 mL金纳多静脉滴注,1次/d;给予100 mL生理盐水加入1 000 μg弥可保静脉滴注,1次/d。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使患耳朝上,将1 mL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准字Z51022276)于耳后沟1 cm处、耳后皱襞上方1 cm处,直刺入乳突骨膜下注入,2次/d,连续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听力改善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听力恢复正常或对侧健耳水平;有效:听力提升15~30 db;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1-无效率。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听阈改善情况对比
在0.5 kHz、1.0 kHz、2.0 kHz、4.0 kHz方面,治疗后实验组听阈改善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6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2型糖尿病為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随着疾病发展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当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累及脑神经时,就会出现神经性耳聋。该类疾病通常会引发耳聋、耳鸣、眩晕等症状,病变多位于耳蜗等部位,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严重降低。当前临床中针对该疾病主要开展药物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临床治疗难度更大[1]。临床多认为引起突发性耳聋的原因主要有循环障碍及病毒感染,所以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对类固醇治疗作用进行强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病毒感染和糖尿病患者突发性耳聋关系密切[2]。患者听力损失程度和耳蜗血流量、血流速度、血管横截面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耳内血供会受到影响,并因此出现微循环障碍,所以不同药物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会产生不同治疗效果[3]。
当前临床中针对突发性耳聋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应用金纳多、弥可保治疗,其中金纳多可清除有害自由基,增加缺血组织血流量,预防血小板聚集,进而降低纤维蛋白原量和全血黏度,使微循环得到改善,保护和修复神经细胞。弥可保为神经修复剂,可促进细胞中蛋白质、核酸、脂质形成,进而使受损神经组织得到修复。近年来临床中开始在糖尿病并发突发性耳聋治疗中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为激素类药物,是合成糖皮质激素一种,可用于抗炎、抗感染等治疗,局部治疗中起效迅速[6]。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促进氧供给、营养神经、改善耳内微循环,最终促进患者免疫力提升。加之开展降糖、扩张血管、降脂等治疗,能够增加内耳血运,降低听力损失,最终提升疾病治疗效果[7]。耳后给药可促进该药物中有效成分向耳后静脉回流,汇入颈外静脉,能够快速达到起效药物浓度,并且能够长时间发挥作用,同时降低药物引发不良反应[8]。
该研究中,在0.5 kHz、1.0 kHz、2.0 kHz、4.0 kHz方面,治疗后实验组听阈改善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较易出现突发性耳聋,针对开展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和糖尿病药物联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听力,并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8):7-8,10.
[2] 王远强.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J].智慧健康,2017,3(2):22-24.
[3] 刘慧巧.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82-84,88.
[4] 薛林红.甲强龙治疗突发性耳聋致糖尿病急症一例的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6,22(3):493-494.
[5] 贾弘光.耳后与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对比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8, 16(3):319-324.
[6] 李郁明.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及转归[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2(3):626-628.
[7] 王福俊.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突发性耳聋48例[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24(11):658.
[8] 李琳.老年糖尿病对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的负向调节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2929-2930.
(收稿日期: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