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星
摘 要: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能力及思维的培养情况。为了不断地提升复习课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建成完整的数学体系,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主要以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材为例,对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复习;教学策略
单元复习课主要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对单元内知识进行总结概括,使其变得更为细致化与条理化。借助系统化的单元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单元复习作为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为了不断提升复习效果,教师需要提高自我对其的重视,立足于整个单元知识,创新复习活动。
一、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开展情况
1.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数学课程作为系统化教育科目,受到数量庞大、单一枯燥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学生表示不喜欢数学课程。从当前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课堂氛围十分低沉,教师一旦提及复习课,学生就会十分排斥,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复习。基于这种情况,要深入调查问题的原因,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1]。在传统复习课堂中,教师通常会采取题海战术,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提升学生的成绩,但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效果不显著
在教师眼中,虽然许多试卷中涉及的问题已经在练习中多次遇到,却依然有很多学生会出现错误。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学生没能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材使用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在规范学习习惯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复习课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的策略选择
1.分析教材,构建知识体系
数学作为耗费时间与精力的一门课程,涉及大量的数学概念与知识点,加之小学阶段学生没有形成抽象思维,导致其无法从整体框架的角度出发解析问题。因此,教师在正式教学前需要深度分析问题,合理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按照学生日常作业完成情况、认知能力、学习兴趣等,掌握学生的复习盲点,帮助学生及时改正学习问题[2]。
如:在复习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内容时,教学目标旨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够准确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区分方向知识,在带领学生回顾知识时创设小明和小红去动物园游玩的情境,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帮小明和小红指路,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将讨论结果记录在笔记中,最后全班进行交流。此种梳理知识的手法,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便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取。”为了充分体现新教学思想,在复习环节教师需要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切入点,设置针对性的复习方案,帮助学生把握知识难点。借助学习讨论展现学生话语权,结合教师的针对指导,构建良好的复习环境,从根本上提升了复习效果。
2.科学取舍,强化复习重点
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中,既要将散乱的知识连接起来,又要准确分析知识的主次。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以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为突破点,将易混淆、易错点进行梳理,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复习清单。
如,在复习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内容时,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物质,旨在让学生找出图形在生活中的原型,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师需要设计多种类型的数学问题。如:第1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图形的认识;第2题考查学生对正方形和长方形之间关系的理解。第3题考查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第4题考查学生对数学基本图形的运用和创新等。
在开展数学复习活动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教材知识点进行层次化梳理,创新编排教材知识,将知识合理地渗透至学习情境中,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与趣味性。与此同时,在评价学生复习表现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指导,称赞学生的学习表现,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认可后,会更加乐于参与数学复习活动,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全面挖掘了学生的数学潜能。
综上所述,为了不断提升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创新教育理念,立足于教学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心理状况等要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为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宏.例谈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以“圆”的单元复习课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16(34):46-48.
[2]韩永蘭.借学生自我反思之力成复习课教学之效:小学数学高段单元复习课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5):70.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