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2018-03-10 02:54李艳瑜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评价数学

李艳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多角度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优化评价语言,创造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与运用语言的一种方法,对促进学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评价手段呢?我从以下方面分析。

一、动手与操作中

动手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途径。它是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有效途径。然而,在课堂中时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出现争议,导致课堂乱哄哄。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方法鼓励孩子参与其中,相信这项活动能够落到实处。“数一数”一课,学生在动手数数之前,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点要求:(1)小组间交流方法;(2)哪个小组方法多可获得一枚奖章。这样的奖励制度一出现,孩子便会集思广益,发散思维,提出各种方法,甚至是你意想不到的方法。学生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还须引导学生小组进行倾听,对汇报小组提出自己的看法。当学生汇报完毕,教师可以追问:你们同意吗?你们听懂了吗?这时,教师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孩子,引发生生之间的互动,孩子在交流过程中引发思维碰撞,提出新见解、新看法,最后师生、生生互动有了更为完整的看法。

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材料:一个钉子板、一根皮筋、一些小棒、一把尺子、方格纸、白纸,让他们四人一个小组,根据印象中的“平行四边形”自主选择学具,围成各种各样的平行四边形。期间,学生既能采用最简单的四根塑料棒来围成,还有用钉子板围,在方格子上面画,在白纸上画。操作成功,不但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原有认知表现外显,更让学生为下面进一步观察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提供素材,最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灵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能力,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二、在练习中评价

练习是巩固新知的有效策略,但很多老师在这个环节处理得不太恰当,大多数教师采取师问生答,这样的练习并非巩固,而是为了练习而练习的。我觉得教师在设置练习时要有层次感,引导学生对新知逐步加深理解,最后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确定位置”一课,教师讲授完三要素后设置以下练习:(1)找钥匙和拿钥匙回宝箱的异同点;(2)根据信息寻找另外两把钥匙,同样是35度角,为什么位置却不同?这样的两道练习,以学生小组交流→独立完成模式开展。但教师要适时参与讨论中,发现孩子的疑惑。在讲解练习时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对拿钥匙回宝箱和寻找钥匙的路线进行描述。一开始,孩子出现寻找观测点错误问题,但教师不提醒、不评价,等孩子描述完,追问孩子:你们同意吗?引发学生再次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发现别人的不足。其他同学在该同学的解说下也能更深刻地感悟到觀测点并非固定不变,以及寻找观测点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比教师直接告诉更有价值。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捕捉发现,发现不足后还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把评价的权利重新还给孩子,课堂更活跃、更有效。

为了促使学生认真做题、仔细检查,对于一周无错题者,我就奖励一朵黄色小桃花,由学生自己保存,集齐5朵就可以换一颗五角星等奖励制度。这样既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又密切了师生关系。

三、在问题中评价

新课堂指出由两能变四能,孩子应该具有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的能力。这一要求的提出,对孩子水平要求更高,特别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中,安排摆小棒环节,但小棒尺寸存在一点误差,对于2、4、6这一组能否组成三角形存在歧义。这时,老师借此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非直接告诉:老师已验证这组是不行的。这样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在于是否真正落实提高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孩子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呢?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较好的孩子先谈谈他们的疑惑,只要合理都给予表扬,如:你发现这么大的秘密,老师给你点赞!你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等等这样的评价语言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一个个有意义的问题,课堂变得更生动活泼,孩子那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由此被发现。

四、在总结中评价

课末是一句“你学到了什么?”还是一句“你获得了哪些知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课末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龙点睛的课末小结,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有重要的作用。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应有一套自己的评价方式,孩子能在每节课课末自我评价,发现不足,这样学生才能更有意识地去纠正,把本来的“罚”还给孩子自主处理,采取自己觉得可行的方案改进。当然,这样灵活、巧妙的评价方式把原来草草了事、毫无价值的课堂总结重新提上一个档次。孩子也在本环节中得到提高,积累经验,逐渐改掉不足,向更优秀靠近,课堂也行之有效。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孩子是最有效、最实在的,也是符合新课改的评价理念。孩子能在评价中进步,在评价中成长,积累经验,提升数学素养。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评价数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