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敏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特别是要注重赏识教育的学习和掌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赏识教育理念,深刻地把握学生敏感而纯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赞美和鼓励,逐步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获得个性化发展。针对赏识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探究,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赏识教育是一种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优点的教育方式。而人类本性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和尊重,因此,对于受教育者而言,获得老师的肯定和赞美是他们的心理需求。一旦这样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赋予教学活动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肯定和鼓励,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而自信心是小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前提,学生拥有了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刻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往往会比批评产生更好的效果。通过运用赏识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勇敢地去面对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特别是对学困生而言,能够让他们直面问题并且不断尝试,当他们解决问题、得到老师的肯定之后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这种正向的反馈,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提高自信心,使其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同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地深刻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现他们身上独特的闪光点,并且给予实质性的表扬和赏识,让他们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的鼓励与肯定,进而增强学习的自信。
二、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表现力是指在教学中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主要表现为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是否积极主动发言等。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教师遵循赏识教育理念,多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强的表现力,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时也符合素质教育倡导探究式教学的要求。适当采用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以更好的心态来表现自己,能够有效提高师生互动的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有助于学生思维更加敏捷,想象更为活跃。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轻松的教学环境。通过营造和谐的气氛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充分地调动和有效组织学生的智力因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化解学生的紧张和畏难情绪,循循善诱,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微笑面对,不急于责备,进而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努力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让他们更多地去展现自己。
三、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对于学生以及未来的发展而言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用脑,实践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去体验数学的樂趣,培养其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望。在这种启发式的探究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常会面临多次失败,在得到老师的赏识和鼓励后,会再次鼓足勇气去进行尝试和探索,直到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更加相信自己,不断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创造力。
四、赏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数学教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织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关注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发展方向的多元化。当前,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差异,采取分层分组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敢于尝试,获得老师的肯定和鼓励,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个性化教育的发展理念,能够让赏识教育发挥更好的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数学教师要加强赏识教育的应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理念,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在应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形式主义,要更多地给予学生爱与关怀,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让学生爱上学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有自信去尝试解决。
参考文献:
[1]周青云.赏识教育理念与后进生转化[J].教育探索,2008(8):115-116.
[2]陈桂贞.赏识教育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249-252.
[3]吴春燕.赏识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222-224.
[4]仇惠怡.对小学数学赏识教育的研究[J].学周刊,2016(20):26-27.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