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
摘 要:随着生活情景的提出,国家更加注重生活情境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将生活情境的开展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根据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活情景;小学数学;策略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思维呈现的突出特点就是能够有效掌握形象具体的内容,自身的思维逻辑性较差,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使用生活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程度,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换为具体形象的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生活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融入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的方式了解教师所教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教学百分数时会向学生列举企业管理的有关例子,学生会对教师创设的情境充满兴趣,然后积极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进而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其次,学生会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完成对其他内容的运算,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不能掌握教师上课的节奏,这样就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活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不良影响,并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在课题导入中应用生活情境
教師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题导入时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教师不能做好新课题导入,同时这样的课题导入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对教学内容产生厌倦感。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将生活情境有效地运用到课题导入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拿起身边的粉笔盒对学生说:“同学们看一下这个粉笔盒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仔细思考后回答说:“这个粉笔盒有六个面,还有十二条边。”另外一个学生补充说道:“这个粉笔盒的面是两两相对的。”教师笑着说道:“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把这个粉笔盒的特点说得非常清楚。现在来想一下,生活中有什么物体和这个粉笔盒是类似的呢?”学生开始积极思考,有的学生说:“家里放鞋子的鞋盒也是这种的。”有的学生说:“牙膏盒也符合这样的特点。”有的学生说:“医生背的医药箱也是这种形状的。”学生的兴趣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这时教师对学生说:“这些形状叫做长方体,长方体的特点就是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还有6个面,每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和同学们刚刚分析的粉笔盒的特点是一样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长方体进行举例的方式创新课题导入,将生活情景的使用与小学数学课题导入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例题讲解中应用生活情境
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采用传统的对例题进行简单讲解的方式容易让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产生厌倦感,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积极完善讲题的方式,在讲解例题的时候充分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加深对例题中内容的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对例题讲解的活动当中。例如教师在教学“周长”时就可以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有关周长的例题不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为学生创设与周长有关的生活情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还能让学生对其中出现的已知条件产生直观的印象。首先,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周长:“一只小狗围着篮球场跑了一圈,那么小狗跑的这一圈是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的问题:“小狗跑的这一圈应该是篮球场的四个边。”教师笑着说:“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但是我们应该用更加专业的术语,叫做篮球场的周长。”这样学生对周长这个概念就有了深刻的理解。然后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与周长有关的练习题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向学生讲述:“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带入对练习题的理解中,能够有效地掌握练习题的内容。
3.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面运用生活情境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最重要的是掌握数学中体现的思维,并能将这种思维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当中,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培养相似性数学思维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生活情境,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先提问学生:“如果全班有40个学生,要分成7个小组,应该怎么分呢?”学生仔细思考,提出:“可以把学生分成5个7人的小组和1个5人的小组。”学生在解答教师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其中体现的数学精神的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在课题导入中应用生活情境、在讲解例题中应用生活情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面运用生活情境的方式将生活情境的运用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7(6).
[2]田丽新.小学数学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对策分析[J].赤子(中旬),2014(3).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