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构建初中信息技术活力课堂

2018-03-10 02:54刘先臣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策略

刘先臣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但是,其生活化教学的开展,不是凭空无故的,而是要借助一定的策略妥善开展。生活经验的运用、生活资源的挖掘、生活实物的借助、生活应用的能力都需要教师予以重视。唯有如此,方可促进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思辨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知识掌握度较低,甚至有的学校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辅助科目,随意更改教学安排,被语文等所谓主科替代,严重影响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本研究认为,要想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成效,可从生活化教学角度入手。

一、立足生活,善用经验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尚未形成系统理解,牢固性、准确性也较为欠缺,但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经历过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知识应用,这就是有的学生会使用鼠标进行操作,却说不出鼠标操作原理的原因。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生活化,必须立足生活基础,尤其是要关注学生群体的生活实际体验和经历,善于借助学生已经形成的有关信息技术的经验,加深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理论性总结和认知,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和学习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展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

例如,我在进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就发现了一种情况:学生喜欢玩计算机,尤其是计算机中的游戏,并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但是让学生说出计算机都由哪些硬件组成时,学生说不出来。这一情况的呈现,为我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据。我充分借助学生对计算机已经形成的生活认知,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组成、发展历史等知识点教学时,就从学生相对熟悉的鼠标、键盘、显示器等硬件设施入手,由浅及深,由易到难,逐步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点的陌生感,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结合现实,挖掘资源

教材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载体,但要想更好地促进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开展,仅靠教材是不够的,要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资源,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入教学中。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多个环节,如出行、吃穿等,搜集相关信息,转化抽象知识点为形象化事物,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教师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从网络资源上获取相关资源,开拓教学资源的来源渠道。

初中信息技术《用模板快速创作》这一章节中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就可借助学生生活中的资源来实现生活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通知单”“活动单”等词汇为关键词,从网络上进行了资源获取,搜寻到了大量资料,经过综合比对和进一步编辑,我整理出了录用通知单、未录用通知单、宣传活动单等文本的案例,然后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再次融合,让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资料更为形象丰富。当我呈现出这些模板时,学生纷纷表示“似曾相识”“好像在哪见过”,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充分重视和紧密结合。这种从学生生活中挖掘而来的教学资源,有效促进了这一课时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如何用模板去创作未录用通知单、活动通知单。

三、借助实物,直观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陌生事物的认知有着强烈的兴趣,并且其思维方式总体而言较为活泼,善于从直观角度进行思考,同时,初中阶段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健全,对于抽象事物的认识需要依靠一定的具体事物进行辅助。基于初中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中,必须借助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直观性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直观事物与抽象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对显卡、内存等硬件的讲述时,仅仅依靠教师语言的表达是不够的,学生很难通过抽象的讲述了解事物,更别提对事物特性进行较好的掌握。因此,我在进行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时,直接拿出了实物,借助实物开展了相关教学。学生面对我所呈现出的真实显卡、内存条,纷纷表示“这些东西都在生活中见过,只是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学生的这一话语体系表达,直接显示了实物所塑造的直观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点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证明,这一借助生活中实物进行直观教学的举措,可谓效果良好,學生确实很好地掌握了本课时的知识点。

四、强化运用,生活作业

教学评价环节,在整个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如何在教学评价环节实现其生活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质量,因此,强化学生生活应用能力评价,可有利于教学评价生活化的实现。本研究认为,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布置适当的生活化作业,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生活应用能力的提升,更是教学评价生活化的具体依据。

《校对文稿提升文章质量》的教学中,较为侧重于实践作用,基于此特性,我有效践行了上述教学理念,实现了生活化教学。在这一课时教学中,我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为全体学生提供了一份文稿,让其在课后作为家庭作业进行校对,同时在自己先前学习阶段写过的文章中寻找一篇典型文章,再次进行校对,以留下个人修订痕迹,提出批注意见,在下节课进行讨论。在这一举措下,学生对统一文稿、自身文稿分别进行了校对,巩固了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强化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有效实现了生活与教学的融通。通过实际成效总结发现,这一方式有效实现了作业布置生活化,推动了生活化教学作用的发挥,可以作为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总之,生活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提升中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所探讨的策略为这一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参考。教师必须关注、重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注重具体策略,细化教学环节,密切联系实际,致力提升成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效能的发挥,还需要及时根据时代热点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做到有序、有效。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