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2018-03-09 21:52周海云
中学物理·初中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会学易拉罐学会

周海云

摘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物理教师所关心的只是学生“学会”,而对学生是否“会学”重视度不够.而大多数学生只知道学,又不知道如何学.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对于教师,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立足于激发兴趣,培养学习动机;二、立足于实验探究,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三、立足于解决问题,培养思维能力;四、立足于科学复习,培养温故知新习惯.

关键词:学会;会学;物理

让学生“会学”就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物理教师所关心的只是学生“学会”,而对学生是否“会学”重视度不够,从而形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的低效率学习.要想达到叶圣陶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对学生而言要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对教师而言要把灌输性的“学会理念”转变为发展性的“会学理念”.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1立足于激发兴趣,培养学习动机

初中生常感到物理难学,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学习内容过于抽象,为此教师要关注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要较好地化解学习的重、难点,使学生树立信心.这就要求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放在首位,注意培养学生的直觉兴趣、动手兴趣、探究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呢?

11展示有趣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观察

通过鲜明、生动、形象的现象,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起学生的情感投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新课引入环节可以把实验装置先用黑布遮起来,让学生观察旁边小磁针的变化,猜想布下的东西是什么?学生往往会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是磁体,并能说出是哪个磁极.等揭开布一看,会对学生思想上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到的現象是什么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实验装置的顺序,则水到渠成.

12激励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通过观察和实验陈述不同的观点或暴露与学生生活经验相悖的认识,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激发起对物理学习的渴望.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先用书中卡通人物的对话抛砖引玉,再利用演示实验:推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小车立即停止.提问:你们赞成卡通人物的观点吗?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赞成.接着演示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小车运动到在水平桌面上时,有没有立刻停止?提问:你们现在赞同卡通人物的观点吗?学生们直摇头.这样引发的认知冲突自然会激起学生寻求问题答案的欲望.

13让学生有成就感

心理学揭示:活动的效果会影响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影响他后续的活动.因此教师除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外,还要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评价自己.如在“观察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时,分成四组实验,先让每小组按照课本上图组装实验器材探究,然后分别给每个小组形状、大小相同的空心塑料棒、铁棒、铜棒、铝棒和带有轨道的磁体,探究棒悬在磁场中好还是放在轨道上好?选哪个棒更好?让细心的学生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交流实验成果.反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发挥自己的长处,都有收获和成就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立足于实验探究,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探究是物理学习的主阵地,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所以抓住了探究也就守住了阵地,同时,只有守住了阵地,才能真正提高实验技能,才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1合理开发物理实验资源

物理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各种探究活动.

如:“易拉罐”就是一个很好实验资源,能对相应的物理实验内容做适当的补充、拓展.用嘴对着横放的易拉罐侧面和竖放的易拉罐底部轻吹,横放的更容易运动起来,可说明条件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将两个易拉罐平行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用吸管在两罐间吹气和在其中一罐的一侧吹气,两罐间的距离增大的是哪种吹气方式?可验证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用塑料薄膜摩擦过的塑料管靠近易拉罐,易拉罐被吸引,可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等等.这种用身边的器材生成若干个实验资源,既可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又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易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

22实验技能的培养

实验不仅为了知识教学,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强化演示实验,重视学生实验,指导学生课外实验或实践活动,绝不能“假实验、假探究”.切不可停留在示范上或口头上,只有真正做,才能探究真理;才能真正把握第一手资料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解决问题.切忌把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简单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按方抓药”,不求甚解地进行自主实验.

当然,实验的设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时,用煤油温度的变化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实际操作时加热煤油用时较长,而且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时,用一个电阻丝做实验,煤油的初温不同,通电时间相同又难以精确地控制.这就要求教师有创新地用现有的实验器材更好地完成实验.可以在两个相等的电阻丝中的一个并联一电阻,两个相等的电阻丝在同一电路中通电时间绝对相等,而干路中电流与支路中的电流又不相等,这样的设计很好地、很方便地解决实验要求,且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另外用空气吸热膨胀比煤油吸热膨胀现象更明显,省时、可见度大,实验效果更明显.所以要在学生大胆尝试设计实验、挖掘和改进实验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改进实验装置或自己设计一些装置或换一角度思考来培养实验技能,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增强.endprint

23合作学习

由于每个学生在实验设计、提问角度、活动中的体会和感受等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交流、讨论,促进学生间相互沟通,协调活动,活跃自己的思维,强化个人的概括能力,丰富个体的实验成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包容;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的意识.

3立足于解决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依赖思想,只要以往没遇到的题目,要么懒得动脑做,要么抱怨题目难、不会做.众所皆知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所以就学生来说,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迁移;要多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让他们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當然,物理问题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阶段和个体差异;要加强情境化让物理问题回归到原始问题;要加强问题的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要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所以物理习题教学过程要围绕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经历分析、思考、探究、交流等学习过程;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方法、过程、解题活动中情绪状态进行反思.

如在学习了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后,不少学生对开关的通断的判断一筹莫展,所以要用习题来帮助他们解决疑团.如图1,要使两灯串联,应闭合开关;要使两灯并联,应闭合开关;为避免短路,不能同时闭合开关.

首先让学生审题,找出关键词;其次让学生回忆串、并联电路特点及短路的几种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把串、并联电路特点与电路图结合分析;最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并找出潜在的规律.

在讲习题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直接总结习题类型.如果将知识经验直接“告知”学生,即使一遍一遍地强调,学生还是难以掌握,因为缺少学生思考和建构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听课听得懂,看书上的例题看得会,但当他们独立解决问题时,就错误百出,甚至束手无策.所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遇到的每一道题都要当作一道全新的题目,认真分析题意、联系相关的概念、理出解题思路,直到巩固阶段才组织学生把习题进行归类、总结注意事项.实践证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变强了,才越学越起劲.

此外适度拓展是提升解决问题的后续.当然拓展要针对相关的知识点,既要横向联系,突出问题归属,又要纵向链接与例题、训练题相近的题目,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比较它们的解题思路、方法.让学生在学会解一题的基础上,触类旁通,会

解一类问题,实现方法的准确理解与迁移应用,使思维能力有质的飞跃.

4立足科学复习,培养温故知新习惯

具有复习习惯的学生少,会复习的学生更少.绝大多数学生以有家庭作业为由,没有时间复习,结果单纯用做作业代复习;也有部分学生错误认为,课堂上已学习过了,只要做做作业就行,无须再复习.其实不然,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新知识学习后较短时间内,遗忘率最高,“学而时习之”正是这个道理,所以要定期不定期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复习时不要固定于只复习知识点、做题,必要时进行再探究.

如在复习“平面镜成像特点” 时,问:若既有蜡烛又有棋子,如何选择?开始不少学生被蒙住了,让学生亲自实践了一下,他们立刻得出结论.教师可不失时机地说:“发现新问题后,要重新探究认识”;再如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问:实验过程中,蜡烛烧短了,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且像的中心仍在主光轴上,写出你调节的方法?不少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将光屏向上调节.笔者强调像的中心仍在主光轴上,部分学生意识到存在问题,这时让学生重温实验探究的过程,让他们只向上移动光屏,观察像是否仍在主光轴上哪儿?这些知识在初学时,较抽象、复杂,但当学生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再通过亲身实践解决,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复习时要做到知识点让学生自主梳理;网络让学生参与构建;规律让学生探究发现;错误让学生讨论交流;方法让学生感悟提炼.注意不能以积累、巩固已学知识作为复习的目的;不能一味地以机械记忆、做题作为复习的手段,而是要留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以已学的知识为起点,独立自主地进行“再认识”、“再发现”.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复习.

总之,教师要坚守“授之于渔”,这样学生才能从“学会”到“会学”,物理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了“高效”,师生才能真正实现共进双赢.

参考文献:

[1]陈运保.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物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刘守立,李健主编.学习素质读本[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学易拉罐学会
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
易拉罐乐队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学会分享
探究
互相吸引的易拉罐
学会分享
易拉罐制做的帆船
学会尊重
易拉罐美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