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新
浙江省嘉兴市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嘉兴还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浙江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浙江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先行之地。长期以来,嘉兴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围绕教育现代化目标,持续加大投入,大力深化改革,着力推进优质均衡、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市已有4个县(市)被评为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教育现代化水平居于全省前列。市教育局连续六年荣获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优秀,2016年考核成绩列全省地市第一。近些年,嘉兴市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优化资源配置,奠定均衡发展基础
1.同步规划,一体化架构教育布局统一城乡教育发展规划:2005年,嘉兴市明确定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四个基本一致”的发展目标,即城乡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基本一致、生均教育资源基本一致、教师教学水平基本一致、同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基本一致。统一城乡学校布局调整:提出“三个集中”中小学布局调整思路,即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中心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
2.同步建设,一体化改善办学条件
同标准建设城乡学校:新建或扩建的小学及初中规模必须24班以上,达到Ⅰ类标准,集镇新建或扩建的小学规模必须18班以上,达到Ⅱ类标准以上;同水平装备学校设施: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教育装备均达到《浙江省中小学校现代教育装备标准》;全面加强教育经费保障:2007年,嘉兴市全面确立以县(市、区)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城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实现统一标准,教师工资实行县(市、区)财政统一发放、奖金发放标准统一。
3.同步管理,一体化提升师资素质
建立城乡师资“梯形”培养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新教师—普通教师—学科带头人一名师一特级教师”五级教师成长体系;建立农村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实行职称评审向农村学校合理倾斜,基本实现农村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与城市同类学校相同,大部分县(市)出现农村教师收入高于城市的现象;统一城乡学校教师配编标准: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教师编制—体化,为解决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年龄老化、结构单一等问题提供了保障。
4.同步支撑,一体化构建教育体系
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学前教育全面普及:通过实施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公益性幼儿园占比达78.59%,公益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幼儿总数比例达到83.54%,基本形成了“公益普惠、城乡均等、办园规范、群众满意”的现代学前教育体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海宁市试点义务教育学校招生“零择校”,公办学校严格按照免试并就近入学。2014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执行“零择校”政策,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除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体育特色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可以按有关规定招收批准项目与计划的体育、艺术特长生外,其余全部“就近免试入学、划学区招生”。
二、推动资源共享,创新均衡发展机制
1.推动集团化办学,探索均衡发展新模式
自2005年起,嘉兴市开始探索名校集团化办学、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名校+老校”“名校+新校”、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等模式,实现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均等化。全市建成教育集团35个,涉及校区94个,城乡共同体(含联盟)62个,覆盖学校206所,实施“三合四联”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措施。三合指的是城乡教育管理合作、城乡教育资源合璧、城乡教育评价合拢;四联指的是教育教学质量联抓、文体艺术活动联手、教师专业培训联办、省市文明单位联创。
2.推动校长教师交流,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自2010年起,嘉兴市在嘉善县试点进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通过建立教师校长科学、合理、有序的轮岗交流工作长效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促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011年8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对嘉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试点工作给予批示肯定:“浙江嘉善县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对优质教师资源共享,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很有益处,可总结推广。”2013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在嘉兴市全面铺开,2014年在浙江省全面推行。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参加交流教师校长累计达4752人次,占全市义务教育段教师总数的20.1%。2017年,下辖嘉善县和海宁市进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按照“以人为本、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合理配置”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控制编制、岗位总量,实现教师队伍县域内统管统用、合理配置,同时落实学校的用人自主权,开展竞聘上岗,充分调动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引进优质资源,带动教育均衡发展
1.坚持借力提升
坚持以“波浪式”发展思路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即以更先进的办学理念、更先进的管理经验、更优秀的管理团队起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填谷”抬高“底部”,从而实现整体提升,达到优质均衡。在办好已有“优质”学校的同时,走借力提升的捷径,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优质中小学合作,着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2.大力开展合作
截止目前,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教育机构等与我市合作举办附属中小学共21所,其中高等院校举办附属学校14所,教育机构举办学校3所,与高校业务紧密合作学校(挂实验学校或基地学校牌)4所。
3.積极拓宽渠道
顶层设计建机制:以2017年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嘉兴市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发展战略,以沪杭为中心、牵手北京教育,积极拓展教育合作面;正确谋划准定位:在直接引进优质学校的同时,把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学习、借鉴、引入京沪杭等地先进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上,提升自身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广泛交流谋提升:截止2017年10月,我市中小学与国(境)外中小学结对120所,占中小学(不含幼儿园)总数的35%,与上海市中小学结对学校92所,占中小学(不含幼儿园)总数的27%。endprint
四、深化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1.学前教育:推进“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
嘉兴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落实学前教育以县为主“四个统筹”,即统筹布局规划、统筹项目建设、统筹经费保障和统筹运行管理,从体制上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县镇(街道)两级政府职能,优化学前教育整体布局规划,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保障和统筹力度,加快学前教育资源建设,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公办幼儿园内涵建设,引导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努力构建“以县为主、公益普惠、城乡均等、办园规范、群众满意”的现代学前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基本公共学前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
2.义务教育:推进课程改革
(1)提供课改制度保障
先后出台《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初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为区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2)启动“课程整合”试点
选择教科研基础扎实的学校先行开展“课程整合”试点,全市共设立了25所中小学项目学校,并培育出一大批课改“明星学校”(很多是农村学校),为推进区域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样本。
(3)加强经验总结推广
举行小学拓展性课程专题研讨会、学校课程方案与课程建设征集、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评比等活动,及时总结课改经验。建成教育课改资源库,評选出12个中华传统文化精品课程、32个微课程和24个拓展课程供全市学校选用。
3.特殊教育:承担国家级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三项改革
2015年嘉兴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承担随班就读、医教结合和送教上门三个改革试点项目。
(1)强化要素保障
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提升计划等一系列计划。加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建设,强化对随班就读和康复服务工作的业务指导。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及特殊教育教师、资源教师专项培训,合理配置特殊教育康复资源。
(2)促进全纳教育
推广“五送”方法:送文化、送温暖、送技能、送康复和送安全;开展“五+”实践:学校+医院、学校+家庭、康复+教育、课题+评估和课程+设施;探索“五融”模式:身心融合发展、智情融合发展、学技融合发展、家校融合发展和思行融合发展
(3)探索以“医”辅“教”
探索以“医”辅“教”的特殊教育课程群建设,构建了以生活为核心单元主题的7+X课程结构。康复小组合作组织编写的康复教材获浙江省教研室第二届培智学校精品校本课程,启动开展康复动作教育行动研究。
4.普通高中:促进特色多元发展
(1)明确创建原则
坚持因校制宜、继承创新和递进发展的原则,从学校实际出发,立足办学传统、文化积淀、师生特点及办学资源等因素,以传统优势特色项目为基础,根据时代变化和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确定学校特色发展方向。
(2)明晰创建路径
将普通高中特色创建分为基础优势梳理阶段、特色创建方案制订阶段、特色学校创建阶段和评估验收阶段四个阶段,重广大师生对学校特色发展方向的认同感和参与度,重特色创建过程中特色课程资源建设和特色教师培养,重各方资源整合利用,依托特色创建专家指导委员会,采用“一校一案”的方式,稳步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建设。
(3)完善保障机制
将课程保障、师资保障、经费保障和政策保障作为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不突破高中课程总课时基础上,大力推进各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培育建设,努力构建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需要、专兼职相结合的特色师资队伍,设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特色建设专项资金,以特色项目专项方式予以划拨,对成功创建特色普通高中的学校,在招生政策、招生方式等方面采用“一校一策”方式予以倾斜。
5.职业教育:深化集团化办学,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
(1)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协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2010年,嘉兴市欣禾职业教育集团成立,经过七年的建设,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2所高职、13家中职、2家科研院所、17家行业协会、153家企业的以“政府主导、学校牵头、集群对接”为特色的区域职业教育集团。“集群对接、合作发展”的嘉兴模式也被誉为全国集团化办学典型模式,得到了全国职业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和借鉴推广。在欣禾职教集团的引领下,又相继组建了“嘉兴建设职教集团”、“嘉兴交通职教集团”、“海宁皮革职教集团”等职教集团,全市职教集团(联盟)达到13个,其中成员企业335家、行业协会33家、科研培训机构4家、职业院校18所,基本覆盖了全市主要职业院校和地方支柱产业,形成了区域内中高职院校联动参与、综合性与专门化职教集团有机结合、政校行企资源有效融合的良性发展格局。
(2)试点现代学徒制,共同实践双主体育人模式创新
2015年,嘉兴市成为全国17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地区之一,开始了以现代学徒制核心理念为基础,多路径、多元化开展区域性本土化的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出台了一些列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配套管理制度。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全市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已实现专业全覆盖。
(3)认定教育型企业,偕同破解企业主体责任新命题
今年,嘉兴市出台《嘉兴市教育型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启动教育型企业认定。办法规定了教育型企业认定的基本条件,明确了教育型企业所享有的政府专项支持政策和合作、服务等方面的优先权,为职业院校制度化地选择确定合作对象创造良好条件。计划分四年时间在认定100家以上教育型企业,逐步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准入制度,让优质企业更好地参与职业教育并承担育人的主体责任。
面向未来,我们将红船引领,提升立德树人的水平;全域均衡,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依托优势,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开放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也将继续为之努力。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