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理论思考

2018-03-08 19:54杨菊华杜声红
人文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命题

杨菊华+杜声红

内容提要缘起于1990年代中期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一命题,是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的产物,是社会婚恋观多元化的折射,是相对于女性或无选择、或不敢选择的一种进步。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存在概念较为模糊,因果关系出现混淆,仅关注该命题的结果侧而忽视原因侧等问题。文章试图全方位解析该命题的各个元素,厘清其所蕴藏的要义,并从传统文化、教育制度和经济体制转型多个视角,剖析其发生和延续的原因,认为该命题的出现和流行折射出在社会转型时期和男权语境环境中,抑干扬嫁的显性思潮。但是,干得好、嫁得好都具有主观和客观双重属性,透视出物质(初级)与精神(高级)的双重需求,未来的研究需要从因果双方、多维度和多视角地探讨干得好、嫁得好以及干得好和嫁得好所带来的“好”的后果。

关键词干得好嫁得好干得好与嫁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干得好也要嫁得好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7)10-0110-12

1995年,在市场经济逐步推进、大量女性因企业改制而“下岗”和“转岗”的转型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命题,并围绕这一命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社会大辩论。传统性别观念的遗产、市场经济扩展中女性弱势地位的凸现和新闻媒体的渲染相互联手,使得在过去20多年中,人们对“干”与“嫁”关系的关注久盛不衰。但是,对现存文献的梳理发现,相较于媒体和社会的大肆渲染,严谨的学术探究则稍显不足,很多问题都未厘清。为数不多的研究主要关注人们对这一说法的认同态度及其影响要素,①但少有研究剖析以下问题:什么是“干得好”?什么是“嫁得好”?什么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干得好”二者“好”在哪里?这个命题背后的理论意蕴和具体表象为何?

本文围绕该命题中这几个核心概念所蕴含的意义展开学理分析,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解答。首先,论文将这一命题置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的历史进程中,解析该命题出台和持续深受关切的宏观背景;其次,分解“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一命题,尝试对“干得好”“嫁得好”“干得好与嫁得好”的“好”加以辨识,厘清这几个核心概念;再次,描述新世纪前10年人们对该命题的态度及其变动趋势;最后,剖析和挖掘该命题背后的理论意涵、文化支撑和结构制约,并指出在未来的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中,

需同时关注干得好、嫁得好的因与果。

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宏观背景

工作和家庭是人生的两大重心,身处现代社会中的女性作为自然的个体,“干”与“嫁”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辈子的事业,这对多数女性而言是理所当然、无需争辩的。出现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一命题将工作和婚嫁对立起来,迫使不少女性必须在“干”与“嫁”中做出选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1949年前,受文化规制和性别分工的约束,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经济缺乏独立性,婚姻没有自主权,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命运由他人掌控;嫁得好与不好,多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解放后的前30年,是共产党的妇女解放的制度安排,干好工作居首,婚恋位居其次,人们只能埋头苦干,不敢言要“嫁得好”。后毛泽东时代,社会思潮趋于多样化,女性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抉择权,既可选择干得好,也不惧坦言要嫁得好,还期待既要干得好也要嫁得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然而,如果我们对这一命题的认知停留于此,褒扬它进步的一面,并把这样一个牵及甚广的重要问题归之于女性个人的选择或家庭决策问题,那么,我们就忽略了它背后深刻的结构和文化动因,抛却了这一社会思潮在那个特殊时点出现的核心意涵。相反,将该命题的出台和延续置于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便可发现,它的提出与持续不衰,深深植根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和传统文化观念相联手的大背景中。因此,对背景的系统认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命题的把握和解析。

1970年代末期,經济体制改革发端于农村地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释放了劳动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带来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改革的同时且受其推动,1979-1982年间,城市进行经济改革试点,重在扩大企业自主权。于是,1983年,上海出现“女性退居家庭”的讨论;虽然该讨论本身并非直接针对“干”与“嫁”的关系问题,但透视出社会对女性劳动力认知的传统回归,即女性的社会劳动参与只是作为“蓄水池”而存在,金一虹:《 “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需时便取,闲时便弃。随着改革从农村向城市的推进和改革的全面探索,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1988年,企业开始进行劳动力优化组合,出于降低成本和高额逐利的目的大量裁员,女性因人口再生产功能和家庭责任而被判定为低效的劳动力,首先被“优化”下岗,女性作为劳动力的存在受到挑战,由此引发了关于妇女回家的大讨论。于是,《中国妇女》杂志在1988年第1期以《我的出路在哪里?》和《大邱庄“妇女回家”的思索》两篇文章为开端,展开了“1988——女人的出路”问题的大讨论。马丽珍:《就业还是回家?——关于妇女出路问题的讨论》,《今日中国》(中文版)1989年第3期。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台商、港商大量进入沿海地区,很多国企也纷纷南下开办分公司,吸引了女性大量涌向被称为“遍地黄金”的广东,极大地推动了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然而,在个人层面,她们的劳动成果被剥削得所剩无几,生活难有尊严,离过上好日子的理想十分遥远。面对金钱的诱惑,一些女性成为有房有车,过上相对优渥日子的“二奶”。相反,那些可能是“二奶”的亲戚、同乡,但在工厂打工的女性工作仍然辛劳,收入依然很低,两类人群俨然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因此,“二奶”虽不是“嫁”,但这种现象无疑助推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思潮的发酵。endprint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制度逐渐代替了计划经济。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入职、职场发展、收入水平和终身发展)上的弱势地位进一步凸现。即便女性与男性的资质类似甚至更高,也更为勤勉、忠诚和有责任心,但仅“性别”这一特征,就足以让她们难以与男性同步起跑,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享受均等参与社会公共事业的权利。当该现象与1990年代中期郑也夫的“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一文相联手,不仅激发了学界对女性是回家还是就业的讨论,而且成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一命题的发端。在此文中,郑提出了中国妇女解放的“超前论”,认为解放以来,以妇女普遍就业为特征的就业制度打乱了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引发社会功能紊乱和其他多种社会问题,而女性回归家庭是重要的解决之道。郑也夫:《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期。

一石激起千层浪。“干得好”与“嫁得好”孰重孰轻这个议题成为城镇女性,尤其是高知女性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于是,1995年,社会上出现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大辩论。“性别式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女性“干得好”的几率大大低于男性,驱动很多女性做出让步,希望通过婚姻嫁娶来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即便高知女性,不少人也认为仅靠自己努力,一辈子可能都没有发达的机会,而嫁给富二代,马上就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的新阶段,企业改制更加深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形式”。全国政协委员王贤才迎合这一思潮,在2001年两会期间提出了“妇女分阶段就业”和“妇女回家”的提案,而这又引起了新一轮关于女性就业还是回家的全民大讨论,助推了大众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声音也更加高涨。一些大规模抽样调查结果和媒体报道显示,认同这一观念的受访者高达八成。2011年,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在两会期间提案倡议,再次鼓励部分有条件的中产阶级女性回归家庭;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语境下,借助重建家庭、提升家庭发展能力的主流文化潮流,提倡重新回到夫妇有别的内外分工制。这些提案一方面是迎合社会思潮的结果,另一方面也维系着这一思潮的久盛不衰。

回顾“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一命题的缘起与进程可知,它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女性的劳动就业密切相关。无论是1980年代初期的“女性退居家庭”、1990年代中国妇女解放的“超前论”,还是新世纪以来的“妇女回家”,都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一脉相承。一方面,“妇女回家”思潮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直接环境土壤,培育并长期滋养着这一观念;另一方面,后者也形成“妇女回家”的一个理论支撑,二者均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并行不悖,而其背后却是传统的性别分工和两性的角色定位。

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概念辨识

那么,究竟什么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对这个命题进行拆分解读。显然,该命题远不止泛泛而论的这么简单,而是包含了至少4个核心关键词: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好。进而,什么是“干得好”?什么是“嫁得好”?干得好在哪些方面不如嫁得好(即“不如”在哪些方面)?“好”的标准是什么?“什么好”(“好”体现在哪些方面)?从学术的角度关注“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个命题,明确这些核心概念是不可回避、绕不过去的议题。本部分试图对此进行初步的解答。

1. 已有研究的界定

尽管社会上对于这个议题给予了持续的热情,但严谨的学术研究却不多,而直接界定了这些关键概念的研究更少。作者通过主题、篇名和关键词,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干得好与嫁得好”“嫁得好与干得好”进行检索发现,最早以此为题的文献见于1998年,但迄今一共不到30篇,且真正探讨该议题的更在10篇以下,学界的漠然与社会的关切形成鲜明落差。文献梳理结果见表1。

表1已有研究对“干得好”与“嫁得好”的定义参见文亮:《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內蒙古质量技术监督》1998年第5期;笑浪:《“干得好”与“嫁得好”》,《时代潮》2000年第3期;侯佃一:《“干得好与嫁得好”的背后》,《公关世界》2002年第7期;张凤琴:《当代女大学生择偶心理研究》,《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李明欢:《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关于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的若干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杨新英:《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企业文化》2004年第10期;赵立卫、逯遥:《嫁得好与干得好:女性婚姻定位与事业定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孙琼如:《女硕士为何纷纷放弃考博》,《中国国情国力》2005年第7期;罗亚莉:《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梁飞琴:《校园文化建设视角下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与引导——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剖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陈英俊:《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都市女性择偶观嬗变》,《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8年第4期;唐美玲:《“剩男”与“剩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婚姻挤压》,《青年探索》2010年第6期;万江红、闵莎:《观念的变迁与现实的制约: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基于第三期湖北省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刘爱玉、佟新:《性别观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沈奕斐:《辣妈:个体化进程中母职与女权》,《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通过表1,可以得出三点基本判断:一是几乎没有一篇文献对“干”和“嫁”给出明确的定义。二是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受众对这一命题的态度,或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或从社会性别、市场经济等视角分析认同这一说法的原因,几乎没有研究对其后果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在现有研究中,“干得好”与“嫁得好”都是因变量,而不是作为自变量,探究究竟是“干得好”“嫁得好”、还是二者的联合作用带来更好的结果。三是不少研究关注“干得好”的不良后果。endprint

据笔者所知,1998年,文亮在《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杂志最早使用这一命题,提出男人成功的路只有一条,就是事业成功,而女性成功之路有两条,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他认为,女性即使事业平庸也没关系,因为她的成功在于“造就一个成功的男人”;反之,若这个成功的男人让她过上了好日子,她就是成功的。当然,若嫁给了“陈世美”就是没嫁好;若嫁得好又干得好,当然最完美,但若只能取其一,则权衡两者找个爱人更重要。作者也认为,这里嫁得好的“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好”可能就是丈夫真心地爱自己,“好”可能就是有小车、大哥大;无论如何,在目前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条件下,一个女人“嫁得好”比“干得好”更重要。文亮:《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1998年第5期。毫无疑问,文亮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什么是“干得好”?

如前所述,这个命题出现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尤其是在职的高知女性而言的。不同时代、不同特征人群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无疑会有所差别,只是对这个论题泛泛而论还是具体深究命题的每个概念,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不过,笔者相信,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这一命题的认知总有相通的共性。无论是“干得好”还是“嫁得好”,都包含主观认知和客观判断;前者个体的变异性更大,后者往往有客观标准,但个体认知无疑也会受到客观判断的左右。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生存和发展是女性面临的人生两大问题:女性为了生存就必须工作;为了发展就更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再完全依靠男性家庭成员。任何一个希望经济独立的女性,都会追求干得好。

“干”是一个客观行为,是凭自己的天赋能力和双手努力等后致因素,致力为自己和家庭创造一片更美丽的天地,而“干得好”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相对性。虽然对什么是“干得好”,不同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看法,但从易于测量的结果侧来理解,“干得好”首先就是能够独立存世,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②连云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科技文萃》1995年第9期。拥有社会认可的经济社会地位(如职业地位较高、收入水平较高、社会保障较好);“干得好”就是有发展前途,就是在常人看来,事业取得了成功。从主观上看,“干得好”也可以是工作效率高,工作完成质量好,是高悟性、高智商、高效率、高素质的综合评价。

3. 什么是“嫁得好”?

任何一个不拒绝婚姻的女性,都希望嫁得好;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婚嫁不再是被动行为,而是带着自己评判标准的自主选择,是重新塑造自我生命轨迹中的重要一笔。②与“干得好”相比,“嫁得好”具有更大的主观意涵,在某种程度上是把自己幸福生活的主动权交给了对方,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故更为复杂和见仁见智。

婚恋观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标准。改革开放以来,婚恋观受到很大冲击和颠覆。1980年代中期以前,婚恋观相对简单,“心地好、手脚勤、会干活、能养家”即可。随着开放进程引入中国的西方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大地改变了这一观念。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放在该命题出台时的宏观背景下进行考虑,不可否认的是,金钱就是“嫁得好”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观念提出时,正是一切“向钱看”之风较盛之际,物质享受,票子、房子、车子成为婚恋的重要、甚至是首要标准。换言之,所谓“嫁得好”,就是经济背景和家庭条件好。梁飞琴:《校园文化建设视角下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与引导——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剖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可见,虽然“嫁”不等于傍大款、附权势,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对部分人而言,交易或投资意涵其中。

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尤其是女性对于这一命题的认知可能也随之变化,除经济考量外,“嫁得好”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指嫁给一个可以支持自己和呵护自己的丈夫;夫妻相濡以沫,相互拥有,相互扶持,相互陪伴,情感融洽,无论富裕或贫穷、疾病或健康都彼此珍惜,一起慢慢变老,绽放新的生命之花。新的、更丰富的意义也许可部分地解释,为什么2000到2010年間,更多的人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个命题。

尽管如此,时下,物质追求可能依旧是最主要的考量。“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后笑”,“宁嫁黄世仁,不嫁穷秀才”,“我真诚希望嫁一个钻石王老五”等缺乏底线的雷人之语一时间大量涌现;各种富豪相亲,都有众多各方面条件十分优秀的女性趋之若鹜,虽然这些都有作秀之嫌,但金钱的诱惑和对锦衣华服、香车宝马的向往也是肯定的。2010年,一项在广州高校女大学生中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30%的女生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60%的女生希望嫁一个富二代。在计算“干得好”与“嫁得好”的边际成本时,女大学生往往选择边际成本较低的“嫁得好”,认为用最少时间闪避荆棘择路前进的人,可最早达到目的。一些女生表达出这样的心声:找一个事业有成、经济条件好的丈夫,可以少奋斗20 年;更有甚者,即便拼命工作,也未必能像嫁一个富人一样,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虽然这些可能只是媒体炒作的个案,但对物质的追求已深入人心,突显出社会转型时期,物质因素在婚姻缔结过程中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如果说“干得好”可以由N个指标来测量的话,在当前的社会思潮和宏观经济背景下,“嫁得好”则有“1+N”个指标;其中,1是恒定的,即物质条件,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指标。这样的界定既符合普通大众对该命题的泛泛认知,也普遍存在于女性择偶的潜在意识中。但是,究竟多少钱(或什么样的物质条件)才算是“嫁得好”?终究见仁见智。即便在农村地区,时下的彩礼也十分昂贵,动辄10万元以上,不少地方高达30万元;很多地方农村家庭表示,彩礼越贵,意味着嫁得越好。新华网:《央视调查天价彩礼 彩礼真贵爱情就珍贵?》,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6-02/25/c_1118157013_2.htm,2016年12月30日访问。而N则是相对的、更具主观意涵,是嫁得好的高层次表现。一般而言,女性希望婚姻是两性的平等结合,夫妻能够恩恩爱爱、感情和睦融洽、相互尊重直到白头。平等融洽的婚姻关系能带给女性情感和精神的满足,可谓更高层次的、主观上的嫁得好。endprint

4. 什么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在“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个命题的“不如”语境中,隐含了被忽视的第三个“好”字。这个“好”与前面的两个“好”密切相关,但视角却全然不同:在前一种语境下,“干得好”和“嫁得好”都是作为因变量出现的;而在新的语境下,“干得好”和“嫁得好”却成为自变量,二者分别或共同带来“好”的结果。

从现有文献看,对这第三个“好”的关注基本缺失,至多也是将原因与结果混为一谈。笔者认为,这个“好”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好,即同时包含初级需求(物质层面)和高级需求(精神层面)的满足。物质层面的好既包括较低层次的家庭生活优渥,也包括较高层次的个体和家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精神层面的好,主要表现在平等、协调的夫妻关系,能够促进个体身心健康,拥有较高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基于前述分析,笔者对这几个核心概念的理解归纳汇总于表2

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认知现状与特点

与上述性别思潮相呼应,世纪之交之际,很多针对女大学生的相关调查研究由此展开。不过,多数调查是局部性的,受众较少,且人群较为局限。但是,2000年第2期和2010年第3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具有全国代表性和普遍性,其结果可推断为总体人群的共同特征。两期调查都专门就“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问题进行询问,由此可知至少在这两个时点,受访者对该命题的态度及其变动趋势与特点。

基于调查数据计算发现,在这10年间,认同该说法的受访者有较大比例提升。2000年,36.35%的受访者赞同这一说法,但与非常同意相比,很不同意的占比更高,分别为11.46%和24.79%;其中,女性认同这一说法的占比超过男性。与2000年相比,2010年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认同该说法的占比大大提升,从10年前的略超过1/3升至几近一半(46.24%);二是非常认同的占比超过很不同意的占比,二者分别为15.59%和14.42%,虽然差异微小,但透视出受访者更加认同该说法。虽然,性别模式保持不变,但同意此说法的男性占比低于女性(见表3)。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非常同意此说的占比呈梯次降低模式(见表5),但在2000到2010年间,很不同意此说的也急剧降低:在小学及以下人群中,很不认同的比例从21.21%降至11.98%,而在大学及以上人群中,降幅高达近15个百分点,从31.71%降至16.90%,表明更多大学及以上人群认同这一观点。

婚龄不仅透视出受访者的年龄,还折射出夫妻的婚姻经营情况。婚后前三年,夫妻可能尚在婚姻适应期中,4-7年大多有了孩子,8-15年生育基本完成,孩子逐渐进入正规教育机构,16-25年孩子逐渐离开家庭,26年前后大部分人先后进入空巢阶段;同时,不同的婚龄对应着各自的工作状态,由此对人们的性别观念带来不同的影响。通过比较发现,婚龄的确与对待该命题的态度显著相关(见表6),即在新世纪的前10年中,非常认同的比例在所有婚龄组都是上升的(且3年及以下的占比增幅几达100%),而很不同意的比例都是降低的。婚龄越长(年龄越长),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的占比越高,2010年尤其如此。

總体来看,在过去10年中,一个基本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都更加认同这一观念。而且,尽管受教育程度较高之人对该命题的认可程度低于受教育程度较低之人,但在新世纪前10年中,他们认同此说的涨幅却是最快的。

四、“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潜在的文化与结构动因

为什么随着时代的推移,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能力的被认可,更多的人更认同这一观念?无论“干得好”和“嫁得好”如何界定,这种说法都是对“嫁得好”的褒扬,对“干得好”的贬抑,将工作-家庭的天平向后者倾斜。笔者认为,“干”与“嫁”的论争背后,折射出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日渐形成、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践行、在市场化过程中反复被强化或固化的社会性别角色定位。

1. 社会文化规制的性别建构

思想观念往往是物质世界的反映,透视出客观的现实,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指导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性别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父母、学校、同伴等引导教育等,构建的有差异的两性角色和责任,包括对女性和男性的特点、态度和行为的预期(即结构层次上的在文化预期和模式化预期下的男子气和女子气),一整套有关两性各自的观念和规范,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6页。进而形成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杜洁:《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分析》,《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以及基于此的社会性别分工、价值评判和权利结构。王宇:《女性新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7页。

1950年代,波娃(Simmor De Beauvoir)指出,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女性的不利处境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权制社会建构的产物,故有社会性别(gender)和生物性别(sex)之别。[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208页。1970年代,英国社会学家奥克利(Ann Oakley)通过研究两性的家庭分工和社会分工,论证了心理文化中的社会性别与生物性别间的差异。她认为,性别分工并非生理差异所决定,而是取决于人为的、不平等的社会规范,具有不同等的文化建构性。Ann Oakley, Sex, Gender and Society, United Kingdom: Ashagte Publishing, 2015.美国史学家斯科特(Joan Wallach Scott)强调,性别是一种权力关系,即“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和“区分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Joan Wallach Scott, 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vised edition, 1999.人类学者卢宾(Gayle Rubin)在题为《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一文中,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提出性别机制理论,认为性/性别制度是制造和规范性、性别甚至个性的一整套社会组织(亲属/婚姻),在制造性别差异的同时不断地维持着性别差异。[美]盖尔·卢宾:《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王政译,王政、杜芳琴编:《社会性别研究选择》,三联书店,1995年,第15页。endprint

从国内外的理论总结可以看出,后天形成的性别观念涉及到两性群体的特征行为方式、社会判断评价标准、权力关系,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多个领域。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丈夫的成功就是妻子的成功,妻子要全力支持丈夫,男性理应负责家庭事务的外部交往,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女性应避免在社会地位上超过她的丈夫,“女比男强好景不长”等,都是传统文化对两性的角色定位和性别期待;“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是给女性的婚姻定位。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是社会的主流性别价值思潮。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劳动,突破了“家庭-社会”(私域-公域)的界限(但是革命并不彻底,因为女性仍然有意无意地以男性的要求来塑造自己),巾帼不让须眉,铁姑娘和兢兢业业的女劳模成为举国推崇的楷模。李明欢:《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关于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的若干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但是,在市场化进程中,“男女不一样”的生理差异得到强化,而生理差别更被衍生到两性的能力和责任。“女强人”被视为没有“女人味”的贬义词;1990年代,女研究生让男性望而却步,女博士更随时间的推移而被贴上“第三性”的另类标签。女性依旧是家庭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婚姻与家庭依旧是她们成功的重要考量。婚姻被视为女性的第二次生命;虽然婚姻由夫和妻共同构成,但婚姻之于妻子的价值和意义远大于对丈夫的意义。无论出身、不管资质,嫁对丈夫即为成功。尽管许多女性对婚姻的追求不限于生活优渥,也包括精神的支持和心灵的契合,但从普遍意义上看,物质的魔力扩展渗透,难以抗拒,物质追求依旧是更重要的婚姻指标。

据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在1990-2010年20年间,性别观念并未相应地向更为平等的方向迈进,甚至出现回潮趋势(见表7);尽管人们更加认可女性的能力、赞成丈夫分担家务,但冰冷的数据不能完全替代鲜活的现实,对女性能力的认可并未自然而然地改变对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态度,女性也未直接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成果而构建起更为健康的社会性别观念;男外女内、男主女从的观念依旧顽固地存续着,甚至堂而皇之地成为主流的社会思潮。

2. 具有明显性别区隔的社会化过程

性别观念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社会化过程中,经由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渠道,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并持续固化的;成长过程中的服饰、玩具、教材、行为等都影响性别观念。中国的教育,无论是家庭、学校、社会,均以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为导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实现这一目标,一些家长有意识或潜意识地用传统女孩的标准对她们进行行为训练和理念灌输,培育她们的“女性气质”和“女性气息”。在教育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对子女的高期待由于生育政策的推行而得以实现——国家财富的大量聚集和家庭经济资源的增多,加上子女数量的减少,使得女孩获得了平等的资源投入。的确,在1982-2010年间,受教育的性别差异逐渐消失,低齡组中女孩的在学比例甚至略超过男孩。杨菊华、谢永飞:《女性受教育状况的纵向变动及其性别比较》,《中国妇女报》2013年4月2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无疑是希望子女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在大学之后,很多家长希望女儿适可而止、停止学业,成家生子,为人妻母(而儿子则是成家立业)以避免“高处不胜寒”的窘境。可见,对女儿的高等教育投资被赋予了太多的工具性价值,包括通往“幸福婚姻”的工具和台阶,而婚姻反过来又被当成改变人生的途径,具有强烈的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倾向。梁飞琴:《校园文化建设视角下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与引导——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剖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学校教育也是如此。首先,据学者统计,作为教育的重要媒介,在中国小学教材的所有人物形象中,女性仅占23.3%,其中作为主角出现的仅19.2%;在小学课本里有名有姓独立出现的人物中,女性仅占5%;杨洁、吕改莲:《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直接映射——对小学语文教材人物的性别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虽然邓颖超曾两次出现在教材插图中,但一次是她在为丈夫周恩来总理补衣服,另一次是代表周总理为警卫员送伞,展现的都是贤妻良母的形象。史静寰:《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2期。其次,同伴教育通过各种不同防线,不断向男生和女生传递合适的性别角色定位,如女生学不好理科等。在性别观念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以男权为主导的性别角色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地融入了她们的思维模式。再次,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学前教育到后义务教育、甚至大学,随着教育层级的提高,女性教师的比重梯次降低。这一现象在向女大学生们传递着职业构成上的性别话语。李明欢:《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关于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的若干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大众舆论和新老媒体也是社会化的重要器具。新世纪以降,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新传媒无处不及、无孔不入,媒体既会形塑个体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会引导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婚姻家庭始终是大众舆论的重要关切。有怎样的生活便有怎样的戏剧;而戏剧在模仿生活之后,又能提示后者,传播社会中蕴含的传统思想,渲染女性的角色定位,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众的生活行为。在各类电视相亲节目与网站平台、媒体报道中,上至六旬老者、下至二八妙龄,各种敏感话题、生猛对白、失常言论、恶搞煽情,随处可视可闻。本是作秀炒作的娱乐节目,人们却在潜移默化中将之内化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婚恋观。西方有两个很有名的广告,其情境设定都是男外女内或男强女弱的刻板印象:一是万宝路香烟的广告,一位英俊强健的牛仔正在点燃香烟,膝盖上挂着牛绳,透视出坚强的个性,对自己要做什么有坚定的信念,以及可给女性带来安全感的气息;二是身材修长、面容姣好的女性身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其实,这样的广告在中国比比皆是,但凡与家庭有关的广告,往往是女性为其代言人;而与车驾有关的广告,则往往是在充满力量和速度的环境中男性的尊享。endprint

世纪之交以来,一些婚恋机构和教育结构进行了大量的与性别观念有关的问卷调查,如1998-2002年中华女子学院牵头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女性高等教育调查”,北京大学承担的“我国当代性别定型观念的形成与发展问卷调查”,复旦大学组织的“复旦大学生妇女观调查”,中加合作项目“妇女与少数民族教育”中的“女大学生的情感调查”等。调查问题主要涉及自我评价、性别认知、两性分工、角色定位、男女平等、社会改造等多个方面,具体问题虽然在表述上存在差异,但含意大致相同。如“男人的能力比女人强”“女性不适合当领导”“当官是男人的事情”“相夫教子是女人最重要的工作”“当只有一个成功的机会时应首先考虑丈夫和孩子”“女白领金老公是婚姻的最佳组合”“男女在社会上有同等竞争力”等。畅引婷、许英、邸晓星:《社会性别观念与妇女地位的关系探讨》,《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正如李明欢所言,问卷本身关于“女比男强好景不长”之类选择题的设置对社会潜意识起了某种激活作用;由妇联-女子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这样烙有鲜明性别标志的机构进行调查,本身也可能对被调查者具有某种潜在的诱导。李明欢:《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关于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的若干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3. 性别式市场分割与女性的市场参与弱势

女性由于人口再生产功能,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地位。为此,国家通过《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女性平等的劳动就业权利。《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禁止歧视妇女”,“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然而,在市场化进程中,性别歧视或隐或显,普遍存在。女性的生育功能无疑会增加用人单位的经营成本,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企业必然择男弃女,表现在女性就业门槛更高,职业声望更低,收入水平较低和终身发展瓶颈更窄等诸多方面。普查数据显示,在1982-2010年间,女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0.4%增加到了8.9%,增长了8.5个百分点,2010年大学专科及以上在校学生中,女性所占比例超过50%。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62个定点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67%的用人单位在招工时明确限制女性,或规定女性在聘用期不得孕育。《人民日报》调查显示,用人单位不愿雇佣女性的首要原因在于生育;魏一东:《单位生育负担是歧视女性首因》,《人民日报》2013年12月5日。59%的女大学生在求职应聘中被问及生育规划;即便能力等条件相同,女性就业的门阀值(threshold)依旧高于男性;女性若在聘用期间怀孕生育,往往被迫“自动”离职。杨慧:《80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与性别差异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14年第3期。在经济繁荣的表象背后,女性依旧遭遇着就业市场的不平等待遇,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6-59岁女性就业率为69.9%,且自1990年来,女性就业率持续下降,性别差异进一步扩大,尤其是2000-2010年间,下降幅度超过1990-2000年的5.8个百分点,2010年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13.8个百分点,分别比“五普”和“四普”扩大了3.0和4.7个百分点。杨慧:《女性就业现状及行业与职业分布性别差异》,《中国妇女报》2013年3月6日。可见,找工作难,女性找工作更难。同年,53.2%的女性集中在农、林、牧、渔、水利业行业,超过男性8.8个百分点;16.6%在制造业就业,11.0%的女性在批发和零售业就业,超过男性3.1个百分点。三者合计超过八成,高于男性11.4个百分点,就业行业高度集中于相对低端的产业链条中。

职业地位是个体经济社会地位的重要指征,也是“干得好”的标志之一。一方面,两性的职业隔离十分明显,女性主要聚集于声望较低的职业;另一方面,即使就职于同一行业,女性的职业地位往往也不如男性。其中,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即“白领阶层”)中,女性的占比分別为1.0%、 7.8%、3.2%,三者共占12.0%,大大低于男性。比如,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女性仅占1/4,性别差异极大,性别隔离严重;只有在普通的生产人员类职业中,性别结构才较为平衡。可见,女性职业层次总体偏低,进而带来较低的收入水平和较差的发展前景,“干得好”的难度更大。

经济发展改善了女性的生存环境,但未必一定与建构健康的社会性别观正向互动;计划经济时期性别平等的诸多宏大叙事在市场经济时期丧失了权威性与吸引力,在一些发达地区,认同传统观念的占比甚至超过其他地区。可见,无论是传统的性别规制、教育的社会化过程还是劳动力市场结构,它们对性别观念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虽然各自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态度发生独立的作用,但在当前特定的语境下,它们相互纠缠所形成的合力进一步唤醒、强化、固化了普通人群,尤其是女性传统的社会性别态度。一方面,女性回归家庭的意义在社会转型时期重新获得肯定性评价;另一方面,人们的家庭-工作矛盾更为突出,压力更大,回归家庭也成为缓解压力的一种手段——市场经济的逐利特性使得劳动力竞争空前激烈,而独生子女政策下“优生优育”的理念出现异化,过度育儿成为普遍行为,家庭和工作的矛盾冲突更为剧烈。

五、结语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工作和家庭是人生的立足之本,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然而,由于女性扮演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角色,家职平衡难度更大,“干”和“嫁”的关系更难协调,故出于关爱女性也好,出于传统社会分工观念回潮也好,在过去20多年中,社会上普遍流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鼓励女性找一个“好”人嫁了,回归家庭。在男权话语的社会环境中,该命题明显地透视出抑干扬嫁的意涵,但也是中国在市场经济转型和社会思潮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故不能简单地将追求“嫁得好”归之于封建落后思想的残余,视之为不劳而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是,若女性的回归家庭是在性别定位和劳动力市场两联手的被动境遇下发生的,那必然是违背“共享”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短期行为,性别平等和女性的发展只能在持续的、主动的和积极的参与中才能实现。

追求干得好和嫁得好是很多女性(尤其是高知女性)的共同追求;若二者兼备,则可创造出1+1>2的社会价值。一方面,“干得好”会推动女性的经济独立,增进人格独立和思想独立,有助于女性更有效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的幸福,过着有尊严的日子;同时,虽然不是以此为目的,但拥有自己的事业在客观上构成嫁得好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良好的婚姻带给女性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支持,可以使其更好地投入于事业中,既可构成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使个体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呈现,也可丰富和充实女性和家庭的生活。因此,“干得好”和“嫁得好”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平等人格意义上的嫁得好,肯定是好事;干得好,女性更能自立和自尊;而干得好和嫁得好,无疑会让女性的生活更趋完美。反之,从客观上和长期来看,没有“干得好”的“嫁得好”,具有暂时性和较大的风险性;同理,虽然“干得好”可带来更具长久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好”的后果,但没有“嫁得好”的“干得好”,人的生命同样也不是完美的,家庭可能同样也是不幸福的。只有当全职太太或全职丈夫都成为一种自愿选择的生活方式,较合适的一方或留在家中或从事社会义工,而直接受薪一方与不直接受薪一方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那才是社会经济与社会性别观都进入健全发展的标志之一。

但是,什么是“干得好”“嫁得好”?干得好和嫁得好的“好”在哪里?学界一直缺乏系统的探讨。本文围绕这个命题,仅仅对命题本身所涵盖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解析,但在现实生活中,究竟是“干得好”、还是“嫁得好”、亦或是“既干得好也嫁得好”,才会带来真正的“好”,诸多问题都需要实证研究,方能提供答案。而未来的研究既要关注这一命题本身,即人们对该观念的看法,更要关注“嫁得好”“干得好”“既嫁得好也干得好”所带来的后果。只有这样,才能辨识是“干得好”更好、“嫁得好”更好、还是二者都好才是真正的好,也才能更好地引领人们正确认识“干”与“嫁”的关系。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责任编辑:秦开凤endprint

猜你喜欢
命题
能简单也能复杂
中考“命题”怎样考?
细说“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命题及其关系、逻辑联结词、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