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改进和进步,课堂教学已成为目前深化改革课程的首要任务。另外,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需要以高质量水平的教学有效性为目标,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不断结合学生和教师二者特点,从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出发,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分析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价值观和态度,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进而打造高效率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有效性;初中数学课堂;身心发展规律;课程理念;数学课程
一、注重兴趣培养,提高自主学习性
1.开展趣味性活动
数学其实也是生活艺术中的一种,它从本质上其实反映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丰富与多彩,同时也代表深奥与抽象的知识。由于数学知识的特殊性,并且数学知识点较多,讲究一定的思维综合性,涉及的知识内容丰富,疑难点、易错点都很多,因此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对于数学产生一定的畏惧感。所以教师应该挖掘学生的兴趣,并且培养具体化知识的分析能力,也应该讲究思维方法。同时也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情况来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动学生的头脑,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并且举办一些趣味性数学知识活动,比如公式记忆以及形象化解决生活问题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感。
2.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不断地创设课堂情景,导入新的生活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联系所学的知识以及公式,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从生活常识中设计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能够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思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能举一反三,得到一定应用。不仅要学习这些抽象的知识和公式,还要将它们运用在实践生活中,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工具学习,了解数学、历史等课外的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根据实际,因材施教
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意识到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力和思维模式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考虑他们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及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和训练,根据学生的疑惑点来解决问题,并且设计教学方案,进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解决问题,得到一定的知识。
2.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鉴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不断地强调主体地位才能够使得学生在教学课堂中受益。在教学课堂中,要营造一种友好向上的学习氛围,不断地指导学生观察演算以及自主判断,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长处,并给予适度表扬和引导。而对于一些思维存在差异的学生要进行耐心沟通和引导,进而保证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也建立了一种友好的师生关系。
3.拓展思路,创新研究
数学是一种思维灵活的科目,所以要让学生积极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一般情况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般都是引导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和学习内容,所以学生对于课堂中的一些潜在问题并不能得到一定的掌握和解决,只能按照教师的教学速度进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思考模式和掌握情况。但是只有在老师和学生积极互动的情况下才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并对于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积极地鼓励学生和判断学生的喜好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并且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注重实际应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1.注重知识有效性传递
当然也要注重有效地传递数学知识,只有对学生进行适宜的引导,让学生积极掌握学习方法,并且掌握学习内容才能够真正领会数学知识的奥秘。同时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和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更能够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与探索精神
一些学校为了节省课堂的时间和精力一般都选择让老师进行引导,当时学生被动吸收学习的知识,在此过程中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达到了数学教学目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保证学生的接受速度和接受质量。对于学生而言,积极进行鼓励和夸奖,运用不同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并且稳固逻辑清晰的思维体系,这样才有助于数学教育的发展以及思维模式的训练,要整合自身掌握的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同辈压力和考试压力影响,所以培养学生灵活思维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总之,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重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数学,实现数学课堂知识的有效性传递,保证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友好、友爱的师生关系,并且能够运用富有生活创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在综合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升,最终更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冬华.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6):80.
[2]苗俊芬.浅谈如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6):224.
[3]祝秀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4(10):55.
[4]吳燕萍,高飞.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电大理工,2014(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