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军
摘 要:初中物理的学习是为以后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现代物理教学需要善用现代科技手段及教学教材来辅导学生学习物理,这样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还能够课下及时对学生进行复习,巩固物理知识的学习。就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翻转课堂以及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详细阐述其作用以及介绍翻转课堂和导学案在物理学习中的具体使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物理教学
翻转课堂作为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阶段教育当中,利用教学视频进行指导,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物理创建了良好的课堂环境,革新的教学理念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导学案作为课后辅助教材,能够帮助学生强化物理知识的运用,学生通过导学案的指导能够在写题目的过程中巩固原有的知识,吸收新的知识以及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物理知识水平。翻转课堂和导学案的配合使用能够促进初中物理教学。
一、作用
(一)创建良好环境
翻转课堂的使用使物理理论学习分成视频学习和教师指导,教师将课堂上需要学习到的理论基础录制成视频,将课堂时间空出来用于对难以理解的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再被传统的课堂环境所束缚,更多的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通过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来促进师生关系已经形成了同学良好的合作学习关系,能够使自身在活动当中掌握学习重点。
(二)课后知识复习
课后知识的复习主要是依靠导学案,由于初中的物理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学习理论基础,因此巩固学习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好的教材教辅是提升物理知识运用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导学案无论是在模块设计还是在课外知识拓展上都优于其他教材,更加适合现代初中生的物理水平,除了设计基础的复习题型以外还设置了课外拓展模块,拓宽学生物理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学习重点。
二、翻转课堂应用
(一)自制教学视频
翻转课堂的重点在于教师能够通过自己对各个学生的观察与了解来设计符合本班学生水平的物理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听懂内容,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初中物理学习中十分重要的板块之一:声音的传播。教室可以设计出浅显易懂的视频来介绍声音的本质以及声音传播的介质和声速等基本概念,通过教学视频这样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物理学习产生好奇。
(二)教学理念创新
翻转课堂的使用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不再局限于在教室内进行授课,拓宽学生学习的时间与地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特点制订学习计划,在视频当中发现自己听不懂的内容能够主动记录下来,等下一次课堂学习当中发出提问,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来解决疑难困惑。当然翻转课堂发展到今日卓有成效不仅是依靠视频教学,还因为它更加重视学生之間的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学生之间的配合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这样的创新理念不仅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还促进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导学案的使用
(一)培养探索能力
掌握知识的判断标准之一就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因此,利用导学案中的题目培养学生探究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中汽化这个知识点时,将在翻转课堂中学习到的水的沸腾与蒸发两种不同的汽化方式,在导学案当中就这两种方式进行全面的解析以及设计题目让学生寻找出这两种方式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在不断对两种方式比较和分类的过程当中,能够学习到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吸热来实现汽化的共同点以及他们的不同点在于程度的不同[2]。利用导学案学习能够进一步完善与巩固课本上的物理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更加深入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导学导练
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当中能够发现它不仅仅是设计出不同题型的教材,还将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提炼出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帮助学生更加有脉络地学习物理知识,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来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和问题来看课本,在不断与同学讨论与教师请教的过程当中完成导学案中设计的题目,在复习物理重点的同时拓宽思维,延展知识面。因此,导学案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充分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优秀教材。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而导学案的使用是为了巩固在翻转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因此两种结合使用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推动初中物理教学。当然,使用这两种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配合以及教师的投入,引导学生在紧抓课堂学习的同时别忘记课后复习,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来激发学习的潜能,为高中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乔传伦.浅析翻转课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87):152.
[2]王云奎.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22(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