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儒齐
【摘要】文章论述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表述,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因为酈道元写作时,没有考虑到阴云雨雪的天气情况,更没考虑到天体运行的规律。作者认为教材的选文应反复斟酌,严格谨慎。
【关键词】写作目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出自八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材第三单元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人们对这句话的文学解读基本一致,专家和教师们的赏析如出一辙。从作者的表现手法和写作目的来看,我也认可。但是,本文的作者、解读的专家、教师,都没有从天气、天体运行的规律来考虑它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点让人遗憾。
一、文学解读
(一)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目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前一句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意在写三峡的山之“连”、山之“高”。再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进行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突出了三峡的雄险气势,深深吸引无数读者。
(二)所用的修辞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别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中,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充,这就是互文。“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的“亭午”“夜分”,是两个不并存的时间;“曦”和“月”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物,合起来是讲不通的。这句话应理解为:“除非正午,是看不见太阳的;除非半夜,是看不见月亮的”或“如果不是中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显然,作者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我很是欣赏和赞同。
二、依我之见
我之所以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表述不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是因为作者没有考虑到天气原因和天体的运行规律。
(一)作者没考虑天气原因
根据大家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解读就可以看出,在三峡中,只要是中午,就能看到太阳;只要是半夜,就能看到月亮:这显然不完全成立。试问大家,阴云雨雪的天气中,我们能在中午看到太阳吗?能在半夜看到月亮吗?所以,这句话的表述缺乏客观性。
(二)作者没有考虑到天体的运行规律
地球人都知道,太阳每天都东升西落,尽管它运行时在不同的季节有一定偏差,只要是在晴天的中午,在三峡中都能看到太阳,这无可厚非,阴云雨雪天气则不行。
而月亮不但有东升西落的规律,还有圆缺的变化。
据天文学家介绍,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还随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月相。
其中,上弦月是指月亮上半夜出现在天空,在偏西面出来。月面朝西的状态,一般出现在阴历初七、初八。所以人们在半夜时,就看不到月亮了。
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就像两个人正好面对面一样,才能看到圆月(或满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时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阴历每月十五日形成圆月;如果慢了,就会晚一些,会赶在阴历的十六或十七日才到达圆月的位置。因此,民间才产生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而阴历每月的十五、十六、十七日,天一黑,圆月已经出现在天空了,午夜时分,已经月落西山了,所以,处在三峡中的人,此时又怎么能看到月亮呢?
下弦月就是指太阳、地球、月亮处于一定的位置,在阴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因为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叫“下弦”,所以又有“二十一二,月起半夜”的说法。这就是说,阴历每月的二十一、二十二日,月亮要半夜才从东方升起,所以此时处在三峡中的人根本就看不到月亮,难道人们的视线能转弯吗?
人们只要记得“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阴历每月上半月的上半夜,而且悬挂在西边天空,靠西的那半边是亮的;下弦月出现在阴历每月下半月的下半夜,悬挂在东边的天空上,靠东方那半边是亮的。上弦月一般出现在阴历每月的初七、初八,满月出现在阴历每月的十五至十七日;下弦月出现在阴历每月的二十二、二十三日。
通过观察天空可知,阴历每月上半月的各月相都是在白天升起,傍晚落下;而下半月的各月相在晚上升起,白天落下。因此,相对应的上半月的月相,黄昏日落后可见;下半月的月相,日出黎明前,白天可见;每月中旬的圆月,上半夜可见。
综上所述,除了阴云雨雪天气外,即使是晴天的半夜,也未必能看到月亮。我列举的这三个时段的月相,身处三峡中的人,在午夜时分都是看不到月亮的。
因此,作者当时写作《三峡》时,“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表述,虽然在文学上运用了互文和夸张的修辞,可以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赞赏,但在科学角度是站不住脚的,他没有考虑到天气的变化情况,以及天体的运行规律与时间的关系,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当然,作者所处的那个年代,不懂自然科学,只能表示理解和遗憾。但人们一定要注意,文学与科学是交错不分的。我认为,凡是著书列说者,首先要有广博的学识,不但要在自己的领域屹立不倒,而且不要让其他领域的行家钻你的空子,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更不要误导他人,这才是一个学者应有的风范。
【参考文献】
[1]管宏宇.浅谈新闻作品中文学手法的运用[J].记者摇篮,2014(08):14-15.
[2]李庆荣.现代实用汉语修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天福.试谈语音的修辞作用[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04):124-126.
[4]马景仑.段注训诂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5]饶自斌.互文散论[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04):54-57.
[6]润清云.修辞在写作中的运用[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01):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