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笃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向着多样化发展,各级学生的德育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问题的重点,初中生德育问题也随之成为重点。为了实现对学生德育的良好教育,不但需要关注国家颁布的政策方略,还要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德育习惯的养成,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这样一来,学校也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德育素养。那么,班主任究竟该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基本德育素养呢?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德育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不仅仅满足于需要一个能够完成工作的人才,更多的是需要一个德育素养很高的人。而初中正是各种素养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将对未来工作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当代初中生在不断充足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培养自己高素质处世的意识和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立于时代的前方,当然素养和精神仅仅依靠个人难以做到完美,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和学校的支持、鼓励,让学生学习良好的德育习惯,并将它变为自身的习惯。下面,对于班主任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德育素养教育,我们将进行探究。
一、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德育素养的重要性
初中生年龄毕竟很小,所以大多不具备直接走上社会的能力,因此很多学校就选择仅仅通过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授课的办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素养教育。譬如教师讲授思想政治课程,或者是班主任通过开班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谆谆教导。虽然这些方式都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因为这些形式过于简单和单一,也很枯燥,并且对于绝大多数初中的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天性爱玩并且具有十足的好奇心,学校和老师的这些方法往往不能产生非常好的教育效果,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从而引起学生对自身素养教育方面的忽视。这就可以看出通过多种形式举行活动来传播高素养重要性的必要。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班级德育素养演讲比赛,通过学生自己的准备,使他们认识到德育素养的重要性;可以组织班级作文比赛,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德育的认识;班主任也可以充分发挥民主,通过征集学生对德育的多种意见,使自己的教育效果不断完善。
二、加强对德育素养优秀学生的褒奖,激励他人端正态度,调整行为
人们对于优秀的事物,总会不懈地追求。初中生也是人,他们自然也是这样。向优秀的人看齐,是我们自古以来就具有的品质。教师不断地褒奖素养优秀的学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可学习的对象。学生就会效仿优秀学生的行为,效仿得多了,做得多了,自然也就成为自身的习惯。而我们加强学生的德育素养,初衷便是使他们将德育素养养成自己的习惯,以便更好地提高自身发展,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三、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学生的行为素养,若有不良行为应及时纠正
德育素养也能体现在行为上,若行为有差错,自然德育素养也得不了满分。初中生年龄尚小,都是未成年人,三观并未成熟,而且又处在叛逆的年龄,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因此难免会染上一些不良习惯。而班主任是他们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人,因此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果知道他们有不良的行为形成,应该及时进行纠正,使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这种行为的不恰当性,调节自身的行为,以便提高自己的德育素养。
四、加强学生的纵深教育,使其明确个人目标
初中生年龄尚小,认识尚浅,对社会的很多事情并没有深入了解,因此做出可得称上“幼稚”的行为也就不足为过。这就要求班主任及时加强学生的纵深教育,仅仅通过书本上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社会上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情感不断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实际了解社会所需要人才的真正模样,因此也就可以使他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对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及时做出判断。见识远了,认识自然就深了,学生自然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因此他們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自己的德育素养,而无需完全通过枯燥繁琐的教育课堂去提高。
五、班主任真正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虽然极少数班主任不那么负责任,但是绝大部分班主任对学生是十分认真的。一些班主任对学生的认真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这也就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承受范围。初中生的年龄是有限制的,因此他和成年人的思想也就有一些出入。因此适合成年人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初中生。班主任就是要在这些方法中找出适合学生的,并能使他们很好地接受的方式。这说来简单,实际却需要班主任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德育的确是非常重要的,而班主任在这方面所需要做的,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素养,不但能体现一个学生三观的成熟,文化知识的良好掌握,也能体现我国教育的发展,对年轻人全面建设的重视程度,更能表现我国文化的精深,符合我国自古以来对美德、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加强初中生素养教育,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无论通过什么方法,班主任总要贴近社会,贴近实际,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1]李俊英.人生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8(1).
[2]刘永滨.对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3]冯忠良,冯姬.教学新论:结构化与定向化教育心理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