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明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创造教育成为一个全新的教育发展模式。初中物理课程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应当在中学生创造教育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将就创造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对初中物理的创造教育的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创造教育;初中物理;实践
创造教育,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宽松活跃的问题情境和课堂氛围,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中学生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创造教育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一、创设创造教育新情境
传统物理课程的教学情境大都是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负责传授知识,学生只负责学习知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分化成了课堂的两极,很难进行有效的平等的沟通,课堂情境单一僵化,整个课堂上只有老师在表达,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情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出的学生只会做题而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创造教育的第一个重点就是创设创造教育新情境。
创设创造教育新情境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单一讲话的课堂情境,新情境要围绕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散学生思维等几个方面开展构造。
第一,创设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新情境。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较为浮躁,很难长期集中注意力。因此,物理老师在课程情境构造上,应该多设置一些较为有趣的问题,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注意力。这是创造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比如,在学习重力时,为学生讲授著名的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引起学生兴趣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小型实验,通过这种趣味性较高的小故事和小实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为创造教育提供了基本条件。
第二,创设发散学生思维的新情境。传统物理课程中教师照本宣科,所讲知识全部以教材为中心,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新情境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引导思维发散,为学生提供联想思考的机会。比如在学习浮力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大海能托起巨轮,却无法托起一块石头?”等类似问题,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分析,并得出个人不同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中来,学习效果才能更好。
二、让实验课程成为创造教育的主阵地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物理课程重点强调实验、思维和运用。物理课程本身是一门实验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作为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形式,对于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教师在开展实验过程中,首先,要将实验落到实处,杜绝过去“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的不合理授课方法。对于需要进行实验探究的知识内容,必须按照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其次,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摒弃过去讲课在前实验在后的课程顺序,采取实验前置的授课安排方式,以实验探究来引导知识学习和拓展,这能够更好地发挥实验课程的创造作用。最后,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特别是对于开放性较强的实验,要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真正将创造精神应用到实际中去。比如说在电路实验课程中,让学生充分实验,自己动手验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不同点,学会如何辨认串联并联电路,发散思维思考在不同用电条件下应该如何布置串联并联电路进行开放性实验。
三、构建既尊重权威又能表达个人意见的新型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的师生关系由于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师生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老师对学生严格有余,关爱不足。学生对老师尊重有余,沟通不足。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很难能够主动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拓展学习,只能沉默地对老师的教学亦步亦趋。因此,新时代下必须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创造教育保驾护航。对于初中物理课程而言,打造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就是打造能够平等沟通、既尊重权威又能够表达个人意见的师生关系。物理科学本身就是不断地推翻所谓的真理而不断进步的。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当前对于宇宙的认识,是一代代物理人才不断打破所谓权威才能创造的。因此,物理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建构方面,特别注意要保护学生的反对精神和自我思考分析能力,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于其表达不同观点做法的认可,这就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创造性研究精神。
总而言之,创造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初中物理作为具有极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应该在创造教育方面走在前列。物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新情境,构建新师生关系,利用实验课程广泛开展创造教育,为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其志.略论创造教育的任务[J].教育探索,2000(11).
[2]丁建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设任务,追求高效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4(14).
[3]许业军.浅谈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优缺点[J].中学教学参考,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