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与学现状

2018-03-07 11:53潘美芳
新课程·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对策分析思想品德现状

潘美芳

摘 要:思想品德课在初中阶段占有重要地位,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针对福州三中罗源滨海学校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现状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品德;现状;对策分析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1]但是,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与学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和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地位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一方面,学生将思想品德课当作一门应付性的课程来对待,并未给予必要的重视。另一方面,在对思想品德课的地位认识方面存在着理论上重视而实际上轻视的倾向。有的教师编了一句顺口溜:“思想品德课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般离不开“灌输—考试”的基本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对福建省罗源滨海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教与学的现状的调查来了解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现状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存在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创建师生互动课堂,探究多样性教学方式提供可供商榷的建议和措施。

一、中学思想品德课教与学的基本现状

根据观察和问卷分析,中学思想品德课教与学的基本现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态度

统计数据表明,在“你对思想品德课的态度”这个问题的选择中,有69.1%的学生表示对思想品德课“有兴趣”,20.6%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10.3%的学生表示对思想品德课“毫无兴趣”。从这个问卷结果来看,思想品德课虽然不是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但至少有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表示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但是对这一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在69.1%的总体数字背后,却隐藏着令人遗憾的事实。一部分中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是因为它对考试有用,仅仅把它当作“考试工具”“学习任务”来完成。

2.中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方法

就学习方法而言,我们发现学生的主要问题是方法不对和良好的自学习惯没有养成。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对所学知识了解、记忆和简单地运用。调查数据显示,有43.2%的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有19.7%的学生表示把“平时投入时间少,考前临时准备”作为自己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方法,把“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作为学习方法的学生占23.7%,有13.4%的学生是运用“题海战术,不断总结”的学习方法。综上所述,目前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方法与方式比较单一,习惯性依赖老师,从老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知识,而懒于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

3.中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

大多数学生希望思想品德课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多联系实际生活和国内外热点问题,多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有利于解决生活中的實际问题。学生厌恶教师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反对没有实践意义的纯理论学习。

然而,在调查中,当问及“在授课形式上,你现在的老师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什么”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老师从头讲到尾,很少提问”,选择“老师讲解和提问为主,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和“老师主要指导学生做各种练习题”这三种形式的学生共72.7%,而选择“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方式仅占27.3%。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脱节,教师“教”的内容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学”的愿望和要求。

二、解决中学思想品德课教与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对目前中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思维也越来越超前。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必然使学生感到乏味、反感,而且整个课程缺乏说服力。那么如何使师生课上互动,增强课堂有效性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爱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高度的责任感,运用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与学生做朋友,乐于把自己的想法与学生交流,得到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上集中注意力,积极与教师互动,从而增强上课的实效性。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逐渐走向开放化。当代初中生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开放性,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初,要把近日的重大新闻事件与学生交流,必要时可借助多媒体视频,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适当引导到本节课的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听课时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希望通过本次课了解更多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把握课堂内容,同时也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2.正确对待教材,密切联系生活

思想品德教材是授课的依据。但是,思想品德课的时效性与生活化决定了我们在备课和教学时必须对教材作必要的处理。首先,精读教材,明确知识框架与重难点。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是教学的标准参照,我们的教学必须依照新课程标准,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另外在实际课程安排中,课时相对较少,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因此必须适当取舍。其次,要结合新情况对于教材的事例给予适当的替换。由于教材上的事例相对来说比较陈旧,可能依照这些事例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故对于这些事例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寻找一些与之性质相近的事例进行替换。这样才能够使得思想品德课堂生动有趣,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与生活的关系,感受到思想品德课是“有用”的,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对于身边事例的正确认识,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加深了思想品德课的生活体验。

3.坚持有效“教”与有效“学”的有机统一

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由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2]现代化的课堂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即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加强调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是自主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必须树立教学并重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一堂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应该凸显在师与生的参与状态上、交流状态、目标的达成状态上。有效教学必须把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有机统一和结合起来。[3]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与学不应该是单纯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讲与考试。课堂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对生活一些常见的现象、问题进行有效的互动探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是思维活动的归纳与演绎的有效培养。用一句俗语说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可供商榷的措施,尤其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不受重视的条件下,空谈是不行的。必须在课改下改变应试教育桎梏和思想品德课的单一评价体系,这个需要更大的眼界与智慧。

参考文献:

[1]王利贤.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2013,1(1):120.

[2]马晓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J].中小学教育,2014,4(166):68.

[3]史笑影.多元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研究[J].未来英才,2014,11(11):14.

猜你喜欢
对策分析思想品德现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