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索

2018-03-07 09:48王曼霏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新高考职业规划中学生

王曼霏

摘 要:随着浙江新高考后教育方式的转变,学生生涯教育逐渐凸显出了在升学衔接上的断层问题。在高中阶段,学生普遍以应试作为主要目标,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教育,从而在专业选择或生涯规划上往往会做出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偏差的选择。因此,在高中阶段进行生涯教育课程,建立完整的、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有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学会自我选择,实现个性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中学生;职业规划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7年,上海和浙江作为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试点省份,把改革高中学校的育人模式作为高考新政的主导思想,希望借此提升高校招生能力,优化招生模式,并充分释放高中教育的育人功能。高考新政将高中教育定位于人才培养,即要求学生首先认识并肯定自己,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选择教育机会,从而成为最优秀的自己。为使学生更加科学地进行选择,建立完整的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生涯规划教育是系统性、整体性工程,是有效衔接高中与大学两个阶段的必然选择。改革前的高考模式下,学生普遍注重应试教育,对于个体发展、个体学习、专业选择、职业发展呈现出无序甚至是“随波逐流”的状态。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以应试为主要目标,从而在专业选择或生涯规划上往往会做出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偏差的选择。虽然大学阶段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但是其理论和评估结果往往与学生现状大相径庭。因此,着重研究如何弥补在高考改革下以升学为导向的生涯教育断层问题,探索如何将生涯规划教育贯彻于整个高中教育过程,实属必要。

二、高中生志愿了解状况分析

为了了解中学生生涯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参与了浙江省某高校的招生宣传调查工作。此次调研活动采用了高中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问卷内容较以往更加丰富,新增设了许多开放性选项),开展时间为2017年2月10日—2017年3月14日,调查对象是浙江省的考生、家长以及老师,其中考生主要涉及高二和高三学生。此次分发的有效问卷数为800份,并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抽样问卷的结构来看,主体包括城市、乡镇及县城的不同学校和年级的学生,涉及面较为广泛。本次调查从志愿填报、招生宣传、宣传建议三方面展开,试图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去了解浙江省普通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

(一)高中生志愿填报基本状况

调查结果,有89.09%的高二同学和9.09%的高三同学参与了此次调查。其中有74.09%的考生来自于城市,乡镇的考生占17.2%,县城的考生占8.64%。在考试科目选择中,选物理的同学占总人数的65%,其次是化学53.1%,地理、生物、政治、历史分别是49.5%、43.1%、41.8%、32.7%,选技术的同学最少,仅9%;在影响志愿的意见因素中,家长的影响度最高,其次为老师和学长学姐;在报考信息的关注时间点中,45%的学生和67%的家长选择在高三上学期关注报考信息,23%的学生和14%的家长选择在高考结束后关注,其次是寒假时间;在志愿专业的选择上,学生和家长存在分歧,学生偏向于文学和经济学类,而家长偏向于经济学和教育学类,但二者均包括医学,占比约为15%,除此之外,家长对法学专业的选择还占10%;在专业影响因素中,学生认为个人兴趣是最重要的,占79%,其次是专业实力及其发展前景、社会需求及就业情况,再者是家人、老师、朋友的推荐或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周围人群的口碑、学校的师资力量等,而大多数家长更看重就业方面的情况,考虑最多的是就业机会、发展前景及方向和专业实力排名等。

(二)中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招生宣传是影响学生志愿填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问卷调查则着重从渠道、内容以及推广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调查结果,在招生宣传渠道中,有58%的学生选择从招生网和微信公众号上获取专业信息,38%从学校的宣传资料上获取,其次是从家长及社会评价、高中老师的宣传等处获取信息,而47%的老师通过学校的宣传资料获取,其次是招生网和电视报纸等媒体;在招生宣传的内容中,大多数学生想要了解的是学校的专业介绍、校园文化、学习氛围,而老师和家长想要了解的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预估录取线、当年的招生计划政策等,但学生和家长最感兴趣的都是专业的前景和专业发展方向,其次是专业排名和师资力量;在招生宣傳的推广方式中,30%学生选择由在校的学长学姐讲解专业,28%的学生选择专业学习情境模拟,其次是教授的问答和校友访谈等。而老师则认为开展学生专业生涯规划课、来校开展招生讲座和组织学生去高校实地参观更具有实效性、更加客观。

基于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学生主要通过线上方式来了解各专业,而家长和老师则通过线下宣传,后者相对于前者来说更为客观、翔实。大部分学生想要了解的是学校的专业介绍、校园文化、学习氛围等,而不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预估录取线等,未能对学校进行整体性了解和合理评估自己与志愿学校、与社会的匹配指数。由此可见,学生的生涯发展目标存在漏洞,生涯规划意识薄弱,易引发理想大学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高中阶段的教育模式。

(三)宣传方式对中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

普通高校招生宣传主要分为宣传方式、咨询现场的讲解人员、宣传的地点三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最有用的宣传方式上,学生和家长均认为到中学实地宣传是最实用、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其次是当地招生部门办咨询会和在门户设置网站链接,还有小部分选择了在权威电视台播放宣传片;在安排咨询现场的讲解人员中,有53%的学生希望能看到在校就读的学长学姐,其次是学校的相关部门老师和知名教授,而家长最喜欢看到的是学校的相关部门老师;在选择宣传地点中,有61%的学生和老师都希望能在学校官网加强招有53%的生宣传,同时也有34%学生和48%的老师希望能多举办当地咨询会和加强报纸杂志宣传。

基于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大部分学生认为到中学实地宣传最为重要。但他们在讲解人员方面对在校的学长学姐的依赖度偏高,从而无法对学校进行科学性的认识。

三、对中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几点建议

从招生问卷中较为直观地反映出高中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仍需完善,生涯教育亟须进行等问题。因此,如何根据需求提供一个科学的、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使高中到大学的教育融为一个育人整体是本次调查后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综合分析本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在高中开展学生生涯教育方面的几点建议。

1.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作用

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政府部门,应发挥宏观的作用,从线上、线下两方面开展生涯教育指导工程,由上而下,带动各高校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1)教育部门需要进行统筹规划。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结合各地教育发展实际,制定详细周密的发展规划,指导各校因地制宜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教育部门需要树立长远眼光。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对此项工作的检查和督导,逐步将生涯规划课纳入教学计划,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提供理性引领。

(3)教育部门需要提供多元服务。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辅导相关网站,或者在教育网上设立专门的板块,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与学生喜欢线上了解的特性相衔接。

2.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作为教学育人之地,应充分释放其育人的功能,建立并完善本校的生涯教育体系,完成升学的衔接,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1)浙江省普通高中應结合本地方特点,编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材,开设生涯规划课程。通过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目标,能够顺利地完成探索阶段的发展任务。

(2)利用社会实践让学生获得职业体验。学校可以利用周围及外部的资源,与社区、用人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这些单位作为学生参观和实习的基地,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机构见习,加强社会实践。

(3)科学评估。运用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使学生更为明确地认识自己,认清自己。

3.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主体作用

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应当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接收学校的相关讯号,利用相关的资源来接受生涯规划教育,同时也要自我审视,自我认识。而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应配合学校的教化,并帮助子女完成探索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

(1)父母应当配合和支持子女,不应以自己的意见为主导。父母应当与子女保持定期的良性沟通,尊重子女的个性、兴趣和爱好。同时父母应加强自身学习,多了解一些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2)学生要全面认识自己,力求客观。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价值观。同时,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例如所处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尤其是价值观的自我探索中需要借助外界因素,如知识等来加以明确、转换。

(3)学生应学会主动探索,主动寻求帮助。学生应学会充分利用并整合资源,如积极主动地参加职业生涯课程,时刻关注新政策,并向老师进行相关咨询,以获取较为全面的认识。

综上所述,面对高中生在以升学为导向的职业生涯教育断层问题,优化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生涯背景行为理论构建高中生涯规划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并基于背景行为理论研究要素,建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已迫在眉睫。中学生、家长及老师,甚至是教育部门都应对其高度重视,并在不同层面实施相应的举措,相互配合,以期充分释放高中教育的育人功能,完善学生生涯教育,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汪霞.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及其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3(4).

[2]张海春,段彦艳.国外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览[J].教学与管理,2008(12).

[3]杨曦.对中学生涯教育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导刊,2007(9).

[4]李金碧.中小学生生涯发展辅导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

[5]柳彩霞.高中生涯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11(9).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新高考职业规划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