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长举
摘 要: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立足于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影响,做出了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家庭教育;道德与法治;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体制渐渐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模式下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道德与法治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下,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影响极为重要。
一、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积极影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多正面的能量和效应。
1.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
和谐融洽的家庭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和保障。从根本上来说,家庭可以为学生提供物质需求,为学生的生活提供保障;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所以家庭不但能满足学生的日常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还可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这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无法提供和取代的。
2.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孩子和父母的相处会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化,特别是在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强,看到家长的做法就会效仿,渐渐地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产生了影响,孩子会以父母的方式处理同样的问题。所以,如果家庭教育中父母都有着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端正的生活态度,这些都会对孩子产生熏陶作用,积极带动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3.终身影响孩子的人格和心理
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同时也是终身教育。在学生的人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始终伴随左右,父母的观念始终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和心理,而且家庭教育中彼此存在血缘关系,这种关系的持久性无法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替代。
二、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消极影响
家庭是学生从呱呱坠地开始一直生活的地方,对他们来说非常熟悉。家庭教育也伴随着他们的长大,甚至可以说影响重大,那么不当的家庭教育会对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哪些消极的影响呢?
1.隔代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
在我国,隔代教育普遍存在,特别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父母亲为了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外出打工,将还没有自我认知能力的孩子留在家里让长辈抚养,导致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长辈一般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年龄较大,所处时代的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念,这种隔代教育导致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不重视。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心理上极易扭曲而且大多存在自卑心理,极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2.过度溺爱扭曲学生人格
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呈现4 ∶ 2 ∶ 1的家庭格局,一个孩子得到了六个大人的宠爱,导致很多孩子出现了许多不良习惯和心理。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被视为了掌中宝,受到万般宠爱,所以许多独生子女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追求精神享受,攀比心理更为严重。一旦他们走入社会,会很难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受到一点挫折心理就难以承受,对孩子发展极其不利。
3.家长应试教育观念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寄托,“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大部分家长的教育信条。我国的教育体制一度以应试教育作为主要目标,学生的分数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家长将学生交给学校,学校将学生交给老师,分值也成为家长之间的谈资,更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水平的指标。家长忽视了孩子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出现了高分低能型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今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家庭教育中如何强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21世纪,家庭教育要求家长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将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真正发挥家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作用。
1.维护家庭和谐,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历史上就有孟母三迁。家庭环境中,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家庭教育首先要做到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在家庭环境中,融洽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2.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幼儿时期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孩子模仿。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成长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以身作则是父母教育子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基础教育,在其一生的成长生活中占據着主要地位。家庭教育要求家长积极地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提供保障,切实加强孩子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王丽丽,潘月游.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6(14).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