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
摘 要:教育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对学生进行有效德育,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而小学是基础教育核心组成部分,小学生思维尚不成熟,易受大环境影响,更需要有效的德育。但实际上,当前小学德育中存在诸多问题,有时候并不能发挥教育职能。因此,为提升小学德育质量,针对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德育一直以来都是各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人格品行的形成有直接影响,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法律观、社会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教育环境也已发生改变,所以当前小学德育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导致很多时候无法取得预期教学效益,学生认同度较低。若想提高德育有效性,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就要积极解决当前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德育职能
德育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倾向[1]。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这些信息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而小学生的思维和心智尚不成熟,是非判斷能力和信息识别能力薄弱,易受到负面信息影响和侵害,非常有必要采取正面教育引导措施。因此,小学教育阶段应积极发挥德育职能,在教学授业的同时,加强德育,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前文对小学德育职能的分析可知,展开有效德育对学生成长非常有意义。但实际上小学德育现状并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教育有效性受到了严重制约。下面探讨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时代性
当前小学德育不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都缺乏时代性,已难以适应当前教育环境。当代小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备受家长宠爱,传统说服教育已难获得学生认同,不能取得预期德育效果。然而,实际上很多小学没有根据教育环境的变化,对德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导致德育流于形式,未能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2]。
2.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教师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更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想要学习的人,很多时候引导着学生的思想,教师自身素质关系到德育的成败。然而,通过相关资料调查发现,当前一部分教师并不符合职业要求,思想素质与心理素质并不高,在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时候甚至成为错误典范,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德育的认同感。
3.教育过程忽视学生主体性
德育实践的核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但实际上很多小学德育实践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整个德育过程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对德育有效性的重视[3]。还有一些小学由于过分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忽视学生人格品行培养,私自串课,占用大量德育课时,造成德育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显然这已偏离素质教育初衷。
三、小学德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解决当前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下面探讨小学德育中问题的对策。
1.更新德育模式
若想有效发挥德育职能,必须坚持德育的与时俱进,要强化德育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因此,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当前教育的环境变化,结合德育目标和学生心理特点,更新德育内容和形式,对教育内容进行调整,使德育贴合实际。与时代相符的教育内容能使学生产生认同感,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保障德育的有效性。
2.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要素,关乎教育成败。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讲,应加强自我完善,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作为校方,应在提高对德育重视度的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再教育,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加强教师培训,从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建设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另一方面,应尽快完善教师考评制度,使教师对教育提高重视。
3.应用多元化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关乎教育质量,显然传统教育方法已难以取得预期德育效果。因此,德育应更新教育理念,运用更多现代的教育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一种以“学”为中心的德育模式。例如,引入合作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如,应用分层教学法,在德育中基于学生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以此强化德育针对性。
德育对小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品行养成都有重要影响。但是,当前小学德育有效性并不理想,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小学德育应基于当前教育环境,结合德育需要,加强德育改革,融入多种教育方法,加强教育团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晓艳.论述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内容和途径[J].课外语文,2017(16).
[2]赖文.试析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时代教育,2016(24).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