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敏
摘 要:小学是学生阅读的黄金阶段,教师应该发展拓展式阅读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阅读问题对教师开展拓展式阅读教学策略进行阐述,希望对拓展式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式阅读;教学策略
一、拓展教材
1.背景扩展
作者在创作时都会有一定的背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背景进行拓展,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该先组织学生对作者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作者的其他名篇佳作进行搜集。例如,在教学《登黄鹤楼》时,组织学生对《登黄鹤楼》的作者进行资料搜集,了解崔颢的生平事迹并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崔颢的其他优秀作品。《登黄鹤楼》属于一首七言律诗,教师在组织学生搜集时可以将七言律诗划入搜集的范围之内。在搜集的过程中具体是这样实施的:我和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这首诗的作者的资料时,了解到崔颢是唐朝人而且崔颢所处的年代是唐朝最兴盛的时候。紧接着我和学生搜集了一些关于七言律诗的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七言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还学习了一些书本之中学不到的知识。
2.关联性教学
教材之中安排的教学内容有的只是选取了原著中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实施关联性教学,将教材中的节选补充完整或是安排学生阅读一些与原文有一些关联的文章,以这样的方式来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实施关联性教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一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章的关联性阅读,让学生围绕同一题材感受不同的描写方式,进而加深学生对这一题材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教学《日月潭》时,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让学生阅读《桂林山水》,加强学生对山水风景描述的理解与认识。二是教师组织学生对作者进行关联,对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赏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更使学生深刻了解了作者的整体风格。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对李白的诗进行搜集、朗读、背诵,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李白詩歌默写大赛,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教师在教材内容在作者与文章方面进行拓展,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3.指导性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投入更多精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学生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或是建议。在题目选择以及文章选择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性意见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的指导性阅读中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加强指导性阅读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主体引领,教师根据学生在阅读中呈现出来的特点,设计有指导性的问题更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抓住文章主要介绍乌鸦为了喝水不断寻找方法的内容,向学生提问以后在生活中或是学习中遇到了问题该怎么办,学生积极回答:“要转变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学生回答说:“要坚持不懈,不能因为有困难就退却了。”教师通过对学生指导性的提问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文章引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其他资料加强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时,为加深学生对成语的了解,在学习《狐假虎威》之后,让学生阅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史诗故事,让学生了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内在含义进而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狐假虎威成语的理解,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主题式拓展阅读教学
1.以活动为主的拓展阅读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更应该将阅读教学投入到一系列的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开展活动相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文化建设活动开展阅读活动,例如,在六一儿童节时学校开展关于儿童的文化活动,教师就可以顺应学校的主题活动开展有关儿童的阅读内容。二是顺应国家的重大事件,例如教师就可以抓住近些年国家举办的盛大的国庆大阅兵的机会,为学生安排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有关国家发展的阅读资料,让学生在扩大阅读量、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增强爱国之心。教师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当中更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习惯。
2.连锁阅读
教师在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时应该注意学生的连锁阅读,使学生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加深对同题材的文章的理解,同时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师进行连锁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主题连锁,教师在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时可以将同一主题的书目放在一起阅读,例如《论语》《孟子》,让学生在阅读之后不仅感慨中国古人的聪明智慧,还能将其中重要的思想运用于生活。二是情感连锁,教师在为学生安排阅读时,可以将情感表达的文章进行串联,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应该不断转变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能够不断扩充知识储备,从而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