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瑶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它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规律,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能力,实现快乐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但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有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有效性,需要英语教师加以特别注意。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提升;策略
作为第二语言,英语具有工具性的特征,即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具备利用英语实现获取信息、交流等能力。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使其掌握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够利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基于小学生性格特点、学习规律方面的考虑,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通常会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很多时候,由于教师对活动的理解、设计、具体操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课堂活动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白白浪费了教学资源。笔者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其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确课堂活动的目标
明确课堂活动的目标,是保证活动方向正确的根本,也是保证其发挥有效性的基础。从整体上看,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目标,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目标”,即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小目标”,即在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框架下,结合学情、教材等内容,从而确定每一节英语课的目标,例如,认知哪些词汇和句子结构、具备哪些情境下的交流能力、获得哪些情感体验、形成哪些观念等。
二、分析课堂活动的原则
如果说课堂活动的目标为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指明了方向的话,那么,课堂活动的原则,就是在更加细化的层面上,为其指明了范围和标准。课堂活动原则的确定,要综合考虑英语学科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等因素。具体来说,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英语的工具、人文性。工具性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最大特点,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也要突出体现英语工具性的特点,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要突出互动与交流,体现英语的实用性。同时活动也要兼顾人文性特点,以实现对小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培养。
第二,适合学生的特点。这一原则主要是指,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以及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有效性。
第三,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是一种陌生的语言形式,因此,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厌倦、畏难等情绪。如果课堂活动能够营造出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或情节,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英语,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对英语的陌生感和抗拒心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新课堂活动的形式
小学生大多性格活泼好动,注意力难集中,因此,英语课堂活动的形式应该灵活多变、富有乐趣,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创造情境、角色扮演、做游戏等是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常见的形式。例如,在学习“Skirt and Trousers”这一课的时候,可以依照课本中的活动形式,让几位学生面对黑板站到讲台上,选定台下的一名同学,其他学生用英语描述这位同学的衣着,以及其他特点,让讲台上的几位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位同学;或者教师自创活动形式,如请一位同学站到讲台上扮演“模特”,台下的学生用英语讨论这位同学的衣着或其他特点。通过这样的形式,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也会觉得有趣,无形中锻炼了他们对词汇的掌握和英语的表达能力。
四、增強课堂活动的互动
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即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只有在互动中,才能体现英语的工具性,英语也才会“活”起来。因此,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就要增加学生在活动中互动的机会。首先,明确课堂活动中的师生地位。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推动着活动进程的展开;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课堂活动,是维持活动秩序、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辅助者,教师不能喧宾夺主,一手操控活动过程。其次,要设计合理的活动细节。为了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要认真设计活动的细节,使其体现运用英语交际、交流的特色。再次,互动性的体现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应该激励学生,使他们勇于表现自己,勇于用英语交流,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以增强其自信心。
课堂活动组织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了很多方面的问题,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以及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跃华.试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J].时代教育,2017(10):206.
[2]王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思考[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7(1):132-133.
[3]武荣.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活动设计[J].校园英语,2017(7):155.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