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立足点

2018-03-07 09:46周冬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立足点欣赏以生为本

周冬

摘 要:美术是以一种视觉形象为载体的艺术类型,以其强烈鲜明的造型为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目标。作为美术教师,以生为本,在学生作品欣赏的“最近发展区”找准欣赏课的立足点至关重要。

关键词:以生为本;欣赏;立足点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欣赏·评述”在保持原有“欣赏”部分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突出了评述行为作为美术欣赏活动有机组成部分的价值。与“欣赏”一样,“评述”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如何在美术欣赏课中找准立足点,时刻围绕这个主体来展开教学呢?笔者根据小学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作品欣赏的“最近发展区”,从以下几个立足点出发能大大增强学生对经典美术作品的赏析能力。

一、立足于引导,释放空间,由欣赏展开学生猎奇的旅程

自主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只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只有真正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作潜能。

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美术欣赏体验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定的立足点。首先,让我们来看两段浙美版第十一册《指墨画》中对潘天寿《松鹰》的欣赏教学片断:

【片段A】出示潘天寿的《松鹰》。

师:潘天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浙江宁海人,曾任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并擅长指墨画。请同学们看图并说说图中画了些什么?

生:老鹰、石头。

师: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生:老鹰低头站在一根伸出的松枝上,石头有大有小,大的尖尖的……

师:作者又是怎样布局的?

生:老鹰在画面的上面,石头高矮错落在下面。

师:好的,潘天寿擅作指墨画,意在追求变化和指墨所特有的韵味。这幅《松鹰》以运指法为主……在构图上,左下半露的锥形山石与右上的松鹰相呼应,全画均衡,气脉贯通……

【片段B】还是出示潘天寿的《松鹰》。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本土画家潘天寿的指墨画作品《松鹰》,请你仔细观察,把你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写下来。

生:观察并书写。

师:现在请大家说说看: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生1:鹰画得跟真的一样,嘴尖尖的,眼神犀利。

生2:画上的石头尖尖的,上面好像还长着稀疏的野草,给我很苍劲的感觉。

师:你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

生:喜欢,鹰画得威风凛凛,栩栩如生……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那么请大家看一段动物世界的影像,再仔细观察一下现实生活中的鹰与潘天寿画的鹰有什么不同?研究为什么画家能把鹰画得跟真的一样?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小组讨论,并写一份观察报告。

生:老师,我们发现画家把鹰的头部刻画得很仔细,嘴长长的,尖尖的,眼神看起来和真鹰一样犀利。

生:画家画鹰的身体就是用淡墨把轮廓表现出来,没有把鹰身体上的羽毛一根根刻画出来。

师:你觉得为什么画家要光刻画鹰的头部,是觉得画身体太麻烦,所以懒得画吗?请你也试着用笔画画看。

生:(尝试后回答)身体和头如果都画得很仔细,反而不能突出鹰头的逼真与气势,而且跟下面光秃秃的山石放一起,感觉画面上重下轻,看着不舒服,这样虚实相间,画面好像更和谐。

师:这就是艺术作品与真实物体不同的地方,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加工、概括,提炼出其中美好的元素,加上自己的思想情感创作出来的。潘天寿的鹰头刻画详尽,鹰身却纯用墨色,与画面左下半露的锥形山石遥相呼应,正是一种艺术加工的手法。

从以上两个教学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片段A”中教师所选择的立足点是知识的灌输者。出示范画后,教师便开始对照范画进行认真详细的讲解,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主宰着欣赏的全过程,将自己掌握的有关知识无条件灌输给学生。所以往往一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一定有收获。而且,为了突显作品的价值,教师讲解时常常会加入个人或一些评论流派的观点。学生听后的结果就是都很崇拜作者,丧失了自我感受、自我加工信息的能力,不敢对作品有任何批判,即便有学生发表意见,也是延用教师的套路和观点。而在“片段B”中,教师立足于引导,一开始就从学生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出发,这第一印象是学生最真实、最原始、未被教师修正过的直觉体验;把握好这一关,就能把学生的主体思维充分调动到参与作品欣赏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生为本,把欣赏与观察、讨论、研究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

立足于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建立与作品的对话,把讲解“为什么”的发言权留给学生,充分“释放”学生自主探索评述的空间。如此,学生便会带着各自的体验和观点从欣赏出发,展开艺术猎奇之旅;通过自身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更为紧密地将艺术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连接,并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画家的意图;从而在心灵上与作品产生共鸣,真正从作品中获得审美体验。

二、立足于协作,互动评述,让欣赏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艾斯纳曾说:“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确切地告诉学生究竟是他还是她的解释才正确。”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这种个体间的差异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其对艺术作品的欣賞体验。曾有一位女生告诉笔者,她觉得自己很难喜欢上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喜欢色调明快的艺术作品,虽然她知道这是一幅世界名作,也承认画得非常出色,但她始终觉得“画面色调太灰,过于沉闷”。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她审美观低下,强制性用经典、用理论迫使她改变初衷;而是应该立足于协作,参与到她的审美感观中,理解、尊重她的个性与体验,正视这种人在理解中的主动选择。

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学生以“我觉得……”“我认为……”“我不同意某某的看法”作为发言开首语。可见对于艺术作品本身,学生已经产生了自己的看法。如何协助学生有序组织自己的审美感观,准确地表达思想,至关重要。这时,如果我们转变自己的立足点,由“权威的”授教者转位至“平等的”协作者,让学生在互动评述中挖掘自己的审美体验,便会惊喜发现:欣赏教学在互动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对此,笔者曾在浙美版第七册《线条的魅力》一课中对吴冠中《春如线》的赏析教学中做过尝试:

师:这世界有很多画家,有的画家画出的画很逼真,画面上所有的东西都像真的一样。也有一些画家却不想画这些现实、具体的东西,他们的画也许只有一些线条、颜色和形状。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样一幅作品(出示吴冠中《春如线》)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很多黑色的线。

生2:我看到了很多彩色的点点和画家盖的印。

师:你感觉这幅画怎么样?线条怎样?颜色又如何?

生1:我感觉画面乱乱的,线条像很多柳条在飞舞。

生2:我觉得画家画的时候肯定很狂野,线条龙飞凤舞般的画满了整张纸。

生3:我不同意生2的看法,我认为画家颜色点得很好看,是经过认真推敲编排的,让整幅画看起来像拥有漫山野花的春天。

生4:我倒觉得画家那印盖得很及时,有了印,即使画面乱乱的,也好像被镇住了,显得很大气!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到位,连印章都看到了!那老师发现即使很多同学对这幅画的评论都是“乱乱的”,但从你们的表情和言语里还是看出你们和老师一样,还是很喜欢这幅画的。为什么呢?

生1:它虽然乱七八糟,可我看着又觉得很舒服,给我很清新的感觉!

生2:因为它的颜色搭配得还是很漂亮的,让人感觉到春的气息。那老师,您为什么喜欢这幅画呢?

师:老师觉得画面中的点、线、面分割、结合非常巧妙,而且在线条与背景的黑白对比下,彩色的墨点显得特别突出,让整个画面色彩鲜明,那流动的线条和彩墨点能让我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师:那如果请你们为这幅画取个名字,大家觉得叫什么好呢?

生1:《龙飞凤舞》。

生2:《柳条飞舞》。

生3:《春》。

……

教学中笔者从“你看到了什么?”出发,到“又为什么喜欢?”并不直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而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由探讨作品中的点、线、形、色等要素及各要素间的关系。这样,在观察和探讨的有机结合中,学生会凭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自然而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焦点问题的讨论中。而此时,笔者只需要以协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评述讨论中,民主补充作品的相关解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传递出去,另一方面又在与别人思想、言语的交流碰撞中,接收到与自己不同的观念;带着这些从对话、讨论,甚至是辩论中而来的新感受,梳理整合自身的直觉体验和理性分析,从而自主、不断更新地探寻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味。而“我来为画取个名”的环节,又再一次引导学生回归到对艺术作品欣赏的整体感受中,有序组织、整理思想,自主准确地评述作品带给自己的审美体验,让欣赏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找准立足点,以生为本,从一门心思考虑“如何教”转变为研究学生“怎样学得更好”。由知识传授的绝对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协作者,引导学生自主欣赏作品,深化意识,创新体验,用自己的眼睛欣赏世界!

參考文献:

[1][德]恩斯特·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M].东方出版社,1988:106.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117.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立足点欣赏以生为本
浙派人物画的立足点
——重读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深化医改有四个立足点
守住语文阅读教学的立足点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