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

2018-03-07 09:47彭赞念赵木成穆勒滚申玉红周长军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

彭赞念 赵木成 穆勒滚 申玉红 周长军

摘 要:以美丽的景颇服饰创设数学教学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景颇服饰中的图案特征来进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把景颇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知道民族服饰中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民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景颇数学文化;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是少数民族——景颇族聚居的地区,为了寻找一条提高景颇族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路子,挖掘提炼本地区民族数学文化素材,结合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在德宏师专民族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研究团队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民族数学文化走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教学设计简介

“认识轴对称图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图形运动一的第一个内容,本节内容教材没有给出轴对称图形的严格的数学定义,只是让学生通过直观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即沿对称轴对折后完全重合,为以后学习抽象的图形做支撑。

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好动、充满好奇心的二年级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进行教学,由于任教班级景颇族占一半以上,因而在素材上选取了贴近生活的美丽的景颇族服饰文化元素为数学教学情境,特别是以景颇族筒裙上的图案为数学信息来贯穿整个新知识的学习,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在以景颇族服饰为情境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亲切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片段

片段一:创设情境导入

谈话: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生活着一群勤劳勇敢的景颇人民,他们在庆祝节日的时候穿上美丽的服饰。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景颇族妇女的美丽服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看,他们穿的服饰多漂亮,有银袍、筒裙、包头、绑腿等等,这些不仅好看,还藏着好多数学知识,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从景颇族的服饰里学习数学知识——轴对称图形。

片段二: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出示景颇族筒裙(图2)。谈话:这是景颇女性在节庆中穿的筒裙,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有些什么形状的图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景颇族筒裙上的图案,为引出“对称”现象做铺垫。

师:(出示图3)请同学们再看看这些美丽的景颇服饰上的图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它们的上下或左右对折起来,会怎样呢?

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局部图案后,引出“对称”概念。

教师小结:像这些图案,它们的左右或上下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板书:对称)

像服饰上的对称现象,在景颇族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能找到,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

师生谈话:在这些物体或图案中,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自主交流。)

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加强对“对称”现象的理解。

片段三:巩固训练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

2.出示课件,这是老师拍摄的景颇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图5),找找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指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说一说,在我们少数民族生活中你能找出哪些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三、教后反思

1.本节课的亮点

精心創设问题情境,突出数学的再发现过程,从欣赏景颇族女性的服饰引出新知,利用当地学生熟知的景颇族女性服饰上的花纹图案来认识轴对称图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情境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民族文化的情感。借助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汇报、归纳,充分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2.本节课的不足

设计的问题不够简单明了,比如观察图案有什么特征,对于低年级的景颇族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多媒体缺少动感等不足。

3.启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提高教学效益。”我们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民族数学文化载体与现行中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结合点,按照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民族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兴趣爱好、认知规律和个别差异,对于国家统一的数学教科书内容进行选择、重组,对课程的难度以及讲解进度加以调整,以开发出符合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的数学课程资源。[1]使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民族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2]

本节课结合民族地区实际,重选素材,将本地景颇数学文化引入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将民族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一次尝试,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会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继续将本地少数民族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的实践中去,目的一方面是调动我们民族地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当地民族数学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刘超,张茜,陆书环.基于民族数学的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2(5):49-52.

[2]周长军,申玉红,郭彩莲.民族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数学文化融入小学课堂个案研究(2015Y586);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德宏景颇族、阿昌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BC15024)

申玉红为本文通讯作者。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有效活动:概念孕育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