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健康评估”课程建设探讨

2018-03-07 08:11滕丽萍蒋玉宇王姗姗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2期
关键词:健康评估胜任力课程建设

滕丽萍 蒋玉宇 王姗姗

摘 要: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临床需求,使学生获得护理职业领域的胜任力成为当今高等护理教育的最终目标。“健康评估”作为沟通护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桥梁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中以护理职业胜任力为目标,实施“健康评估”课程建设改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其未来职业的发展。

关键词:护理 胜任力 健康评估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b)-0215-04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nursing, modern higher nursing education should be aimed at cultivating nurses' competency. "Health Assessment" is a bridge between the basic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focus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ourse content of "Health Assessment"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designed, and multiplicate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forms were introduced in order to train students' ability. Therefor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ompetency was improved, and it was definitely helpful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Nursing; Competency; Health assessment; Course construction

隨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模式已逐渐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理护理观,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成为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的关键。如何有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临床需求的护理人才成为护理教育者深思的问题,使学生获得护理职业领域的胜任力也成为当今高等护理教育的最终目标[1]。因而“胜任力本位教育”成为了护理教育改革的第四代范式[2],其是以岗位或职业胜任力为导向,崇尚将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融为一体的整体化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综合培养[3]。“健康评估”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平台课程,是沟通护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桥梁。本研究在胜任力本位教育理论指导下,建构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模式,旨在使已有一定护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护生树立以“社会人”为核心的护理理念,学会在护理实践中运用健康评估的基本知识、评估技能,应对临床环境,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关爱病人等职业情意,最终达到护理教育质量标准的核心——护理职业胜任力的总体教学目标。

1 课程建设原则

护理学专业“健康评估”课程作为校卓越课程,其建设宗旨是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改革考核方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卓越课程建设宗旨与“胜任力本位教育”倡导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胜任力标准将作为课程建设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开展临床工作的基本能力(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资料收集,从护理角度根据被评估者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进行全面整体评估,监测和判断病情变化情况,作出护理诊断),同时逐步培养恪尽职守、热忱、关爱、合作的专业情意。课程为学生达到护士职业胜任力“基础生物医学科学、一般护理技术、职业价值与态度、社会责任、评判性思考能力、沟通与合作、教育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而服务,实现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发展潜力、一定科研潜质的教学目标。

2 课程建设方案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整体护理评估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培养学生评判性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掌握以病人为中心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健康评估的原理、方法。主要内容涉及健康评估基本方法、病史采集、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护理诊断和护理病历书写等。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层次选择翻转课堂等多样化教学形式,为了体现护理专业的应用型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加大课堂讨论内容,增加课外训练任务,以使学生能在实践中理解掌握知识,学会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和技能,建立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手段,提高未来职业和学术发展的潜质。总体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2.1 针对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课程在学生未来执业中发挥的教育作用,在课程建设中主动处理与上下游课程的关系,优化重组教学内容,兼顾护理职业人文素养在护理实践中的体现,全方位的提高教学效果。“健康评估”与“基础护理学”、“护理学导论”、“内科护理学”等专科护理密切相关,与上述课程教师沟通,集体备课,就重复的教学内容、相联系的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思想,同时本课程中吸纳上下游的教师参与教学。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将教学内容模块化,不同模块涵盖相同知识点,但教学模式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截然不同。针对课程特点,结合护理职业胜任力标准及其后续课程对健康评估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将教学过程分为:基础理论-能力提升-科技创新三大递进式模块。基础理论模块主要涉及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其他辅助检查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以系统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调整,旨在使学生具备整体评估和思维的能力。例如,症状评估按照呼吸循环系统(胸痛、呼吸困难、咳嗽与咳痰、咯血、发绀、心悸)、消化系统(腹痛、呕血与黑便、便血、腹泻)、神经系统(头痛、抽搐与惊厥、意识障碍)等进行详略有别的讲解;将“黄疸”的症状评估与实验室检查中“胆红素代谢检查”结合。能力提升模块则是在基础理论模块的基础上以各系统案例为引导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理解与应用。教学中借助呼吸、循环、消化、神经、泌尿等系统经典病例将课程涉及的知识点有机联系,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科技创新模块注重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要求,通过项目学习,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科研项目设计,通过课堂教学教授相关的方法和技巧,将设计的项目方案在课外训练中实施,完成知识获取、内化、应用的过程。该模块学生将经历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过程,评判性思维训练的过程,沟通与合作、职业价值与态度、社会责任以及创新等多种能力综合应用的过程,完成由虚拟向真实的转变,学生初尝知识在应用中的成果,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增加学习的动力和兴趣。endprint

2.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2.2.1 基于JITT的理论教学方式

适时教学(Just-in-Time Teaching,JITT)是20世纪末在美国高校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其建立在“基于网络学习任务”和“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二者交互作用的基础上。JITT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准备和课堂活动组成的反馈循环,并且课堂活动是由课外准备决定,它的目标主要是利用学生反馈引导教学,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卓越课程建设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理论授课学时不得高于40%,为了更好地开展基础理论模块的教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采用JITT模式进行理论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课前教师通过教学网络平台以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将教学“热身问题”进行发布以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预习;(2)学生将预习内容及结果,尤其是存在疑惑的方面反馈给任课教师;(3)教师在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后,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需要(按需教学);(4)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再次发布综合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JITT教学模式改变了以灌输为主的传统做法,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随时随地的沟通与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真正有效教学的目的。

2.2.2 基于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基本理论知识融入案例中并将综合案例于课前提供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和目标。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前资料的搜集阅读、问题的分析讨论,学习任务的完成,从而促进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课堂采用某个小组主持讨论,其他小组参与讨论,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的形式。学生在课堂将自主学习过程与其他成员分享,一起讨论个案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了学生间的沟通合作和相互关爱的职业价值和态度。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找出健康评估中的重要线索,应用知识解释线索的临床意义,分析重要线索在确定护理问题的地位,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从而真正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翻转课堂具体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2.2.3 基于教学目标的创新作业模式

以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必须涉及学生的知识、能力、专业情意三个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未来护士的执业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大作业,如让学生撰写模拟问诊剧本、健康教育讲稿、呼吸功能锻炼干预计划等,从知识、能力、护理专业情意上对学生实施符合胜任力要求的全面培养。在症状评估学习中,学生需要在基本理论学习和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见习情况,自行撰写一份涵盖问诊内容和过程的模拟剧本并通过课堂情景模拟将之展现。在胸部检查学习中,学生需要在学习乳房检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调研,完成一份乳房自检相关的健康宣教稿并通过社区实践等形式将之实现。在肺部检查学习中,学生需要结合课堂讲解的评估内容及肺脏解剖生理等基础知识,设计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和计划并将之应用于创新实践活动中。通过创新性课程大作业的训练,学生实现了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的阶段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和思考,尝试沟通与协作,职业价值与态度、社会责任得到了潜移默化地培养,教育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在训练中得以锻炼。

2.3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注重教学过程

考核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也是引导教與学的重要导向,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胜任力本位教育的客观评价方法,本研究改革原有“一考定成败”的总结性考试模式,构建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与考核。首先,调整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将其从70%削减为30%,同时提高应用型题目的占比,注重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其次,加大形成性考核的力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通过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来共同监管课后讨论和课堂参与等学习过程,实现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考核评价;学生互评主要评价课后讨论时同组同学的参与程度和团结协作情况,教师则通过平时学习任务单反馈情况、翻转课堂表现以及创新性课程大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评价。最后,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相关胜任力的考核,例如采用评判性思维问卷[4]进行能力评估等。通过上述考核改革和设置能够全程把握学生学习的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改变“学习是为了考试”的观念,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3 课程建设体会

以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改善了课程建设中的不足,提高了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应学习效果较好,尤其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有效促进了学生认知、技能、情感和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服务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课程建设中尚有一些问题需在今后进一步反思和完善。例如,小组学习中如何进行有效分组,以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科学性[6],真正达到学生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学习目的;此外,胜任力目标实现与否的有效评价亦是改革效果评判的关键要素,如何进行全面有效的胜任力评价将有待后期不断完善和成熟。为此,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将不断探索和优化教学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价等环节,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曹梅娟,姜安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整体胜任力标准框架模型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36-538.

[2] 赵戎蓉,吴瑛.护理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47-249.

[3] 杨依,蒋晓莲.胜任力本位教育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2,9(2):86-88.

[4] 丁淑贞,孙雪洁,高筱琪,等.以提高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护理学杂志,2015,30(24):67-69.

[5] 赵艳琼,宋志红,王海生,等.基于护理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的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3):383-384.

[6] 李玉霞,李丽萍.基于胜任力导向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8):712-7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健康评估胜任力课程建设
转型背景下健康评估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不同生源学生《健康评估》课程考试成绩分析
护生临床应用健康评估知识的调查分析及改革思考
中职健康评估情景教学类型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