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对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启示

2018-03-07 19:46范玉刚
人文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

内容提要 究其研究旨趣而言,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抽象的理论阐释,而是基于东欧社会主义实践和历史进程所作的理论反思与文化思想建构,其从美学视角对社会主义异化现象的批判和对人道化世界的追求,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实精神和超越意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重新回归公共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中国精神”,增强中国美学话语体系建构的自觉性,探索当代文艺发展道路和制定有效的文艺政策,提升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国际话语权,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重要启示。

关键词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 人道化世界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B83;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8-0055-07

严格意义上讲,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主要指“二战”后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包括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一些学者所从事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些学者基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通过学术阐释和现实批判,对社会主义运动尤其是“苏联模式”进行反思性批判,形成了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实践派”“布达佩斯学派”“意识形态批判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其中涌现了数位杰出的哲学美学学者。这些学派对苏联斯大林主义的批判,通常被国际学术界视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复兴。这些学者基于所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既在某种意义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社会主义道路,又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作出创造性阐释,在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刻反思批判中,提出了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多样化理解,因而被视为一种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究其研究旨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抽象的理论阐释,而是基于东欧社会主义实践和历史发展进程所作的理论反思与文化思想建构,其从美学视角对现实中社会主义异化现象的关注和批判,弘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实精神和超越性意识,尤其是对文化的重视,对文化与审美交融的关注,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重新回归公共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中国精神”,探索当代文艺道路和制定有效的文艺政策,提升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国际话语权,有着学理性启示。在当下文明互鉴的全球视野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独特价值及其国际影响,有利于我们思考: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为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一、以人道化世界的探索为美学研究的旨趣

从一种比较意味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主要从总体上批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通过文化批判及其文化领导权、生态学理论等视角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文化根基进行批判,旨在探讨在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革命;“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主要基于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在发达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旨在世界彰显社会主义的道德优势。“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并非理论的凌空蹈虚,而是直接针对所在国家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倾向进行批判,以追求现实性的“人道化世界”作为研究旨趣,这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独有的现实经历和理论阐释展开的题域。在哲学研究方法论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坚持在现实文化语境中从经典马克思出发,所谓“以马解马”。因此,在当代所有新马克思主义流派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深深植根于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是以本土地域特征为底色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在文化不断凸显的21世纪其特色尤为鲜明。从其理论诉求来看,他们基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立场而特别注重对民族文化精神的阐释,往往以民族文化精神为视角探讨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的多种可能性。“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不是指它被官方教条主义所强化,而是指它深刻反映本国社会现实并自觉与社会现实的需要保持高度同一。”李宝文:《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独特意义》,《学术交流》2015年第1期。也就是说,他们对马克思思想的阐释不是借助于外在的理论模式或者研究范式,更不是对官方政策的阐释和理论宣传,而是完全置于马克思思想体系本身,基于本土的民族的文化精神以内在的方式接通马克思思想,不仅增加了文化的视角、凸显了文化的作用,还试图通过回归马克思思想的原初视野和现实的人文关怀,使其理论或者批评焕发出现实阐释效力和说服力。

究其理论批评范式而言,正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南斯拉夫的“实践派”)恢复了“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的命题,而被称作人道的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看来,对于无所不在的异化问题的克服仍要寄希望于人,自由的人性是社会自由的必要条件。由此以反思社会主义运动经验为媒介,“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诸流派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提出了对如何克服国家集权主义式社会主义的某些思考。总体上说,通过哲学的反思和批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道主义的美学探索,逐步形成了人本主义哲学美学观,以发展的异化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异化现象进行批判,提出了以民主的、人道的、自治的社会主义为目标的社会改革方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现实中感性的人是其美学思想阐释的出发点,这也正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建构的理论基点,即对人的自由存在与创造性实践的阐释。其中南斯拉夫“实践派”以审美性的实践(praxis)作为基本范畴,其关心的问题依然是人道化的世界,以及如何实现人的本质。“人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即一种能够从事自由的创造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改造世界、实现其特殊的潜能、满足其他人的需要的存在。”⑤[南]马尔科维奇、[南]彼得洛维奇:《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郑一明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在他们看来,美是自由的象征,审美实践是一种自由的理想活动,它本身就内含了目的是一种价值论的概念。因而,实践既体现人在现实中的自由创造性,又以审美的目的性把人引向理想境界,而具有二重性特征。“实践有明确的审美性质,它是除了其他法则外还‘服从美的法则的一种活动……当美变成目的本身时,活动就达到了实践的水平。”[南]马尔科维奇:《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南斯拉夫哲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译丛》编辑部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第267页。 从始源性含义看,实践作为一种广义的技艺活动,在古希腊它毋宁是把“存在”带出场的“知”的一种方式,因而有着本体论的意味。由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以之为核心展开对社会主义性质的阐释,建构了一种形而上的价值规范和理想指引,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创造本质。在价值导向上,他们认为哲学的出发点是“在创造一个更加人道的世界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的本质”,[南]马尔科维奇、[南]彼得洛维奇:《实践——南斯拉夫哲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郑一明等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8页。 实践本体论的美学诉求使其高度契合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因此,实践内涵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就成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审美性实践成为其理论批评的核心概念。马尔科维奇指出,“人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即一种能够从事自由的创造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改造世界、实现其特殊的潜能、满足其他人的需要的存在。”⑤正是在重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之做出人道化的解释,旨在克服社会主义的异化现象中追求人道化的世界。endprint

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能够克服异化的人道化社会,其中文化艺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格鲁博维奇认为,“文化是这样的过程和结果,即通过人对一种更人道的生活的设计而转变为一个新的世界来实现人的人道化。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人能够更好地觉得其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发展其新的生活方面,以满足其基本的需要,丰富其动机,并发展为一个更全面的人。”[南]马尔科维奇:《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南斯拉夫哲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译丛》编辑部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第200~201页。 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文化不仅是社会结构的因素,也是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人生成为人的一个向度,因而在精神与现实之间发挥一种相互沟通的中介功能,这种中介更多地体现为对人道化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社会主义异化现象的批判性超越。究其底蕴,文化是一个价值意味的概念,它引导着人迈向自由的境界。正是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又受文化所规范和教化,是文化调节着人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并以其理想性和审美性追求而有利于遏制社会中异化的现象,因而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力量之一。在他们看来,文化艺术以符号的形式创造了人的实践,使人成为文化的存在。在文化艺术的实践性存在中充分展示了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及其塑造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可能性,这使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寄望伟大的艺术通过对真理的追求,揭示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境遇与存在的关系,在本质上关联着真和美,他们积极诉求的人道化的世界就是一种“善”(好的生活)的实现。在艺术实践中,形式是审美自由的表征,艺术创新是一种对表现形式的探索,是对人的全面的自我创造的表征(理想确认),是自由的一种显现。这在思想上高度契合了当前中国共产黨提出的文化发展的“人民性”思想,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发展了“人民”概念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7页。 通过丰富“人民”的内涵,把个体的人的解放、对自由的追求,与社会进步关联起来,从而有助于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中高扬“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主义文化理想,有利于在文化滋养心性和灵魂的氛围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考对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本质,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探索当代文艺发展道路,以及对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无借鉴价值。这种对人的自由本质的确认,是对社会主义文艺追求人性解放的张扬,是文艺的人民性的体现!

二、对异化现象的美学反思

对人道化世界的探索必然伴随着对异化现象的批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通过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思和现代性社会的批判,深刻揭示了现代文明所面临的危机,以及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异化现象。其对异化现象的批判主要聚焦在“现代性”问题上,如科西克的《现代性的危机》、赫勒的《现代性理论》、费赫尔主编的《法国大革命与现代性的诞生》《现代性能够幸存吗?》、科拉科夫斯基的《经受无穷拷问的现代性》等著作。追求现代性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但现代性不为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复数性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家认识到现代性的危机,洞察了现代性潜在的可能性,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现代性,它既是审美现代性反思的对象,也是当代人追求好的生活的政治条件。因而,他们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现代性的实现寄予期望,在他们看来现代性既关乎人的现实存在,也是当代人克服异化、追求好的生活的一个方向,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促使社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实践派”看来,异化理论不止于对资本主义特定条件下非人道的现象的批判,还有着对人的存在结构与人的本质的提撕,作为对资本的一种批判,同样是对发达社会主义运动中不完善性的一种反思。

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反思中,沙夫和科拉科斯基以个体存在的建构及其多种可能性阐释了现代性结构,着重强调个体的审美创造性和艺术表现形式,从而以个体性理论为理解现代性打开了一道视阈。沙夫撰文指出,一定意义上讲,异化现象无所不在。如卡夫卡的《城堡》、奥威尔的《1984》揭示了官僚体制的异化,卓别林的电影批判了人有可能沦为机器螺丝钉的异化劳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揭露了宗教审判的意识形态异化,海塞的《荒原狼》、加缪的《局外人》不仅揭示了社会与他人的异化,还呈现了个体的自我异化。弗兰尼茨基指出,“异化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迄今为止的历史是异化与扬弃异化相互交织的历史。”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555页。问题的关键是资本主义制度和异化现象共生共在,这使其不具备扬弃异化的现实性,而社会主义的使命恰恰是以真正的民主及其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通过积极践行人民性原则,可以扬弃各种异化与物化现象,不断祈向人的自由和结成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

异化现象的普遍性,凸显了艺术在现代性建构和人的心性结构中的意义,为个体克服异化提供了可能的路径。艺术的救赎不仅揭示了现实中的异化现象,还建构了指向本真性存在的乌托邦。科西克认为,现实的人在普遍程度上总会不自觉地丧失具体性和总体性,社会的某种强制力也会抑制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继而束缚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相对于完整的人的理想,这就是异化。[捷克]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傅小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1页。对异化现象的克服,需要发挥文艺和美学的救赎作用。一定意义上,文化具有实现个体人的本质的可能性,满足人类真实需要的潜能。人类艺术史表明,艺术不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它使我们的生活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约瑟夫·布罗茨基说,“艺术不是为了逃避现实,恰恰相反,是为了使现实更具活力。”[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世界中的文化》,戎林海等译,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49页。对文化艺术的倚重,使赫勒始终把审美作为人道化世界的重要维度,并关联于对“有意义的生活”的追求。在她看来,文学艺术的指涉,不再单纯是美的,而是越来越追求有意义的或者有意思的。基于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提出了重构美学的主张,并契合时代语境的变化高度重视大众文化的积极潜能。在其理论阐释中,尽管他们洞察到了审美与经济之间的肯定性关系,以及审美对经济的某种屈从,批判了审美在资本压迫下的异化。但就审美现实性而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东欧社会的发展,已使美学与经济处于非常复杂的关联状态,经济与文化开始相互交融,东欧的社会主义实践已出现大众文化流行的迹象,对此他们的审美批判关注不足,没有提出“审美资本主义”的命题。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识到文化艺术有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看到文化艺术对社会发展的结构性价值,但他们并没有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更没有在积极意义上评价文化产业的价值。endprint

立足于实践经验,赫勒为克服异化而反对在社会交往中把他人当作“实现目的的手段”, 她提出重建一种生活方式,即把日常生活的人道化目标确定为生成一种“为我们的存在”,在制度建构上既要加强对“权力”的警惕,对“道德良知”的召唤,也需要一种内在价值和文化的人道主义变革。从理论建构来看,赫勒的道德理论建构有一系列核心概念,如个性、责任、命运以及有意义的生活。她尤其看重道德个性,指出“道德个性愈为发达,就愈少意味着‘个人对……道德戒律的屈从:而它就愈加表明……个体把内在化的道德秩序转化为他自己的本质、自己的实质。即是说,他使自己天生的才能品质和倾向人道化,在自己内部创造了规范的典范。”⑤[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譯,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5、79页。 在普遍性的类的意义上回归人的本质,意味着道德个性为个体设立道德规范,旨在使个体获得抵抗外在性压迫的力量和生存的勇气。同时,道德个性成为他人的范例,作为价值引导而把人之为人提升到了类本质的水平。赫勒在《日常生活》中曾谈到,社会主义社会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化,即通过建立新的社会集团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让人有一种新的活法。⑤虽然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艺术、美学在生活方式变革中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要警惕的是,在现实中一旦道德批判空泛化并与批判前者的利益相互纠结,批判者就会死命抓住道德制高点不放,从而丧失洞察社会弊端和人民苦难真实境况的能力与反思意识,从而使人失去某种具体性,而沦为抽象的符号(异化)。

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原则所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不允许它作为一个异化社会而存在。因此,社会主义只有将扬弃异化当成首要任务,将扬弃异化贯穿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一切方面,才能展示社会主义的实质。”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 为社会主义文化理想而激励现实中每一个个体都要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如果我们能把我们的世界建成‘为我们存在,以便这一世界和我们自身都能持续地得到更新,我们是在过着有意义的生活,过着有意义生活的个体,并非一个封闭实体,而是一个在新挑战面前不畏缩,在迎接挑战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的实体。”[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7页。 正是个性使人成为一个具体的人,而有意义的生活一定属于有生命力的有个性的人。这启示我们要在现实中激励每一个人都要勇于追求自己的个性,在选择中功过自承,在“为我们存在”中重塑个体的心性,以有意义的生活激发人对道德的崇高追求。有学者指出,“他们提出的重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美学形态,其中蕴含着对人存在意义的表达和坚守,这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特征。”傅其林:《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三、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启示与借鉴

从总体上看,对异化问题的批判及其对人道化世界的追求,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精神特质。这有其不可回避的文化因子,那就是对文化和意识的重视,在其理论建构中,道德追求与意义探寻构成意识生成的关键环节。这表现为他们在理论建构中对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的思考与追寻、对有意义的生活的追求、对个性的高度重视等。基于对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异化现象的批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积极探讨“人道化的世界”,这对当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多样化的启示意义。他们针对社会主义运动中存在的某些异化现象,主张发挥美学和艺术的力量,并试图上升到国家文化政策层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不仅彰显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性和价值引导的前瞻性,还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品格和国际影响力。当下,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不仅提供精神助力,还要以其文化实践丰富着人的本质。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中,有着一条清晰的从“人民主体性”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导向,要把每一个人的人生出彩机会和伟大民族复兴同一起来,从而把审美的乌托邦积极践履于人民的现实生活。这在一定意义上承续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想,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人民”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主义人道理想的高扬。

在社会发展中,美学研究介入现实主要通过彰显公共性成为公共话语影响社会,这方面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不仅有其光辉的历史,更有其实践性品格所凝聚的学术感召力。究其美学旨趣,真正的审美自由是在实践而非想象中实现的,是在劳动或艺术创作中对审美的一种价值祈向,或者是对审美境界的一种追求。它是一种人生状态,而不单纯是某种心理形式或获得想象性满足,它是现实性的、世俗性的、大众性的,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虚构的或彼岸世界的幻象。当下,文化艺术以及审美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或者直接成为文化生产力的显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之一。文化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同构性关系,不是将文艺淹没于或臣服于资本,使文艺沦为资本的奴隶。文艺创作或者审美鉴赏依旧是人类通达自由境界的路径与方式,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本质促使文艺乃至审美与现实社会具有某种同构性而非异质性,现代技术的民主性和为人性也有利于文艺促进人类在现实中走向审美解放、迈向自由境界,而不是沉溺于审美乌托邦的虚拟幻境。就美学与现实的关系而言,这是一种否定性力量,同时更是一种现实建构的积极力量,在批判中体现一种价值引导,展示了人类追求的自由前景,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美学应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彰显公共性的人文情怀及其伦理正义价值!

今天,美学依然要基于时代语境的变化,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与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要有能力阐释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向及其伦理道德追求(公平正义),在这一点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可以为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提供理论思想资源。正是它基于对发达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和美学思考,与当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有某种价值同构性。它们面对的共同问题是以学理性阐释和现实批判的洞察力,有效回应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凸显美学研究的实践性(面向现实说话、面向世界说话),在全球文化艺术思潮的激荡中发出声音,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的话语权,以促进世界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在美学研究范式转型中,相对于此前时代美学与现实的否定性关系,步入消费社会使得审美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与现实有某种正向度关系,不仅消费美学已成为现实社会的动力,范玉刚:《消费美学何以可能》,《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2期。 而且法国学者奥利维耶·阿苏利还基于时代变化提出“审美资本主义”的概念,他认为自20世纪末以来,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审美资本主义特征,曾经是救赎形式的审美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愈益加快了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但经济向度的凸显仍不能遮蔽或者削弱美学的现实批判维度,只是研究范式或者审美形态尤其是审美体验的语境发生了变化,使得文艺与审美不再只是独特的精神生产,甚至也不再单纯是个体的精神和心灵的活动,俨然发展成为一种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资本为尊,不仅仅是因为它统治了意义领域,更在于它占据了家园的核心地带,进而构筑了美感的信仰维度。[法]奥利维耶·阿苏利:《审美资本主义——品味的工业化》,黄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洞察这种转变,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的进步意义,更不能忽略由此而来的对人的自由发展的束缚以及新的异化,现实中审美作为资本早已获得强势的文化创意产业支撑,加剧了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的程度,使得文化社会化和社会文化化趋势愈发明显,由此强化了经济、政治与文化和社会的轴心同构关系,在此趋势下美学与社会呈现为一种复杂的肯定性关系。这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凸显实践性品格、张扬批判意识,提供了现实语境。在纷繁复杂的实践中,文化产业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有为和市场灵验功能的发挥,还需要社会力量尤其是道德和文化力量的制衡,特别是美学研究不能缺位,这样才能使文化产业发展走在正确的路上,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使命担当所在。endprint

从国际学术视野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对资本主义批判话语中拥有话语权,很大程度上源自它始终坚守公共性立场,有力地介入社会现实,如阿多诺提出的“否定美学”就是对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的审美批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基于对发达社会主义异化现象的批判及其文化阐释,同样有力地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国际地位。当前,美学研究在中国有着复兴的迹象,美学在研究范式转型中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代文化建设的关联愈加密切。从美学史上看,中国的美学研究、审美经验向来不局限于艺术及其形式鉴赏,而是更多地投向社会、自然和人生,始终充溢著感性的人文情怀。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流行和审美资本主义的兴起,美学成为进入文化创意、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发展,建构文化共同体的一条路径,美学越来越注重现实的经世致“用”,在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审美经济不可小觑。有学者指出:“在当代理论中,美学研究的中心似乎不再是艺术而是文化。当代美学讨论的中心逐渐从艺术转向文化,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在谈论艺术的时候,事实上是指向文化,但文化的相对性以及过于宽泛的内涵,使当代的文化研究式的美学缺乏美学应有的审美标准和核心价值。如何用更有说服力的理论去有效地解释当代艺术文化现象,跨越艺术和文化产业之间的鸿沟,正是当代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王杰:《[英]托尼·本尼特著〈文化、治理与社会——托尼·本尼特自选集〉丛书总序》,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 现实语境的驳杂有力地推动了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美学日益凸显文化维度,并在经济社会转型中发挥了积极的建构作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启示当代中国美学,能否在全球化语境下对社会现实和文艺现象做出有公信力的阐释与批评,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能否重新具有公共性的关键,也是当代美学复兴的表征。对此,中国当代文化政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无疑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打开了一道视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执政党面临的四大风险、四大考验,在文化艺术发展上表现为党的文化领导权问题。所谓文化领导权重在价值“引导”,而不是行政管理,是在提升文化治理能力中走向文化善治。社会价值危机的克服和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传播,需要美学研究凸显公共性,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建构能力和现实阐释力,以及他们走向国际学术论坛的交往能力,都值得我们借鉴,旨在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担当起引领社会思潮、批判现实的反思能力以及改变世界的历史责任!

在一百多年的西方美学引进和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基于西方文化视野的美学经验和研究范式,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构中一直发挥主导性作用。一定意义上,强制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基于文艺学界以西方理论过度阐释中国文艺的现象提出“强制阐释论”,获得学界广泛呼应,多家学术期刊都开辟了研究专栏,相继召开过多次学术会议。中国文艺和现实审美经验的理论倾向普遍存在,当代文艺要发出中华民族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审美经验同样如此。虽然审美有其超越性和共通感,但任何审美经验之于个体而言都是具体的,是在具体语境下审美感知以及美感的生成,正是时代语境和文化现实的变化,以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基于文艺实践的任何审美阐释和价值评判,都有其生成的界域,那些声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都必须被悬置,这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给我们的启示,美学研究一定要有其民族文化的底蕴。审美经验是情感性的体验,它必然带着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气味”,由此形成不同的审美品位,对于这种审美经验、情感体验、心性结构等,只有置身于一定的文化视野才能洞悉其奥妙。在美学研究的互鉴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思考和学术批判,启示我们要坚定走自己的道路,要有文化自信。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必须扎根中国的文化现实,充分洞察由精英的审美文化转向流行的大众文化的审美经验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形式,彰显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问题导向与实践品格,不断增强理论自信,建构有中华文化底色的当代美学话语体系。中国美学研究需敞开胸襟,在全球视野、世界眼光的文明互鉴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自身的理论思维和学理境界,更好地在赓续传统与国际学术交流对话中,以各美其美来助力中华文明的再创造。当今,中国又重新汇聚起世界目光、重新复兴为文明主体的时刻,作为当代中国和中国道路的参与者、反省者,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要在审美实践中建构自身的理论话语,讲好当代中国的理论故事,不仅有责任让文化在中国发展和秩序中成就大道,更有责任让中国在文化的怀抱和瞩目中迈向天下。

严格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美学不是一个固定封闭的美学思想体系,而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派对经典作家美学思想的阐释,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为根本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色和重大贡献所在,这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上高度契合。“这种实践美学的最高主题就是社会的同时又是个体感性的人的本质的全面自由发展,它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每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为目标的。”刘纲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与阐释的三种基本形态》,《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彰显公共性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有效介入社会现实的路径,在20世纪的“美学热”中,作为公共话语的美学对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21世纪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仍需要美学的介入和思考,实践一再表明美学是观照中国社会现实的重要维度。在资本主义扩张中,新教伦理在其中发挥了价值导向作用。后工业消费社会,审美动因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动因,甚至在某种程度和区域内,“美丽经济”已成为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之一。其在社会思潮上表现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经济上表现为文化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地位。这种趋势对深度融入国际社会并日益靠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来讲已是现实,但在中国某些学人的观念中,因囿于经典美学观念(康德美学的“审美无利害”)及其浪漫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一直把审美和艺术看作抵抗经济中心主义和各类异化现象的“港湾”。基于此,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要增强对社会变化的敏感性,正视社会的经济、文化基础以及人群结构的变化,关注审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现实中异化现象的遏制,积极正视艺术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风生水起如火如荼的现实。在美学研究中积极回应当下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文化现实,在契合时代语境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和使命,这样的美学研究才会在积极介入现实时不被边缘化,马克思主义美学才会因公共性而重新凝聚起“中国精神”,才能在根本上体现对现实的批判性和价值引导的前瞻性。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文史部

责任编辑:魏策策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三喻
为何要坚持“文化自信”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网络文学 很有“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