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择一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党和国家深刻把握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伟大实践。密切了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实现“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创造了条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国内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与“一带一路”战略接轨,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被暴露出来。诸如国内产品供给质量无法与海外市场需求匹配,国内现行法律要求不适应沿线合作国法律要求等问题一一出现。这给我国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
【关键词】“一带一路”;法制建设;全面依法治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段时间以来,“一带一路”战略已成为当前热词。在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大背景大环境之下,“一带一路”建设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结合,极大程度地促进国内法制体系的发展完善,使国内法律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需求相适应,并使中国更多地参与到成立国际组织、制定国际组织章程乃至制定国际法律的活动中。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推动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并最终实现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本国经济更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决策保驾护航。
一、“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
1.“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过程中,我国法律标准与国际法律标准不匹配不适应的状况逐渐暴露,尤其体现在我国部分法规标准低于国际标准,使得我国产品屡屡吃亏,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对国内现行法律进行修改与完善,从而使其适应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就显得至关重要。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一方面体现了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我国对国际标准的接纳和适应,有利于解决好国际贸易中由于法律条文差异而产生的纠纷;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更有利于推动并完善我国国内现行法律标准,推动国内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和细化,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例如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法(草案)》,再例如2日商务部发言人高峰称已将《外国投资法》送审上报,都是“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完善的体现。
2.“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坚持法治政府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我国政府行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这种考验也有利于推进政府工作的法治化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需要更多地与外国政府打交道,与外国法律打交道,这就需要政府具备处理复杂国际事务的行政能力。政府对外国法律的理解、应用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实施效果。因此,政府在“一带一路”工作中会更加注重对法律的学习、理解、应用,这将有利于增进政府对法律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而使政府在行政过程中更加注重依法行政,促进法治政府的建设,从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
二、“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对中国在国际法律事务参与中的影响
1.“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5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國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在法治架构下处理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事务需要统一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在此过程中,我国能够获得更多机会参与国际规则的修改、完善、制定,其间也能够不断学习与完善自身,从而提高我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
2.“一带一路”建设将极大地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目前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而在现有的西方自由贸易体系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将有利于自由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出现可以视为对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社会新秩序建立的探索。在此过程中,中国也将日益靠近世界舞台中央,极大地提高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高自身参与及应对国际热点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
3.“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提升国内企业在国际经济体制中的法律的地位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国家的经济地位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在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中国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法律事务,在帮助本国企业规避和应对海外投资风险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我国解决国际经济纠纷的魄力。有了在国际经济体制中法律意义上的一席之地,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必将可以借助法律武器,时刻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三、“一带一路”法治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在转型中,“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要求充分把握国内外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促进国内外先进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进经济机构优化升级。“一带一路”战略与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是全面对接的,是相互适应的。目前,我国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主要矛盾体现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质量较低,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在我国产品更多、更全地走出国门的情况下,国际市场高严格的规则对我国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托海陆通道,一方面推动我国优势区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对接,为基础产业和制造业拉开空间,缓解经济结构不均衡;另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生产力元素到经济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激发西部地区发展潜能,积极培育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同时,与东部互动交流,引进东部先进生产经验,提升自身科技能力和发展水平。
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要求我国现行法律进行更严格、规范的完善与细化,使其更适应国际市场严苛的竞争环境。法律的细化与完善则会倒逼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使企业的生产由曾经的低端无效供给,转向发展高端有效供给,全面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从而实现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2.有利于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带一路”是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基于各个参与国的不同文化的背景、不同的经济特征,故而在“一带一路”经济利益的共同追求之下,需要一个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来保障各经济成员国的投资、纠纷。因而从深层次来讲,“一带一路”不仅是各国的经济合作,更是一次法律层面的合作。“一带一路”战略在指明各国发展路径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譬如政治、法律、环境、机制、能力等方面,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各国间的沟通协调,共同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机制,确保“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进而取得扎实效果。而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创建了良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环境。此外,完善的法律体系也是是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应当首要关注的问题。没有法律作为支撑的合作是脆弱的,充满着法律风险的合作是不可能长期、稳定、可持续的。
四、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自我封闭的孤岛。在目前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将更多地与国内全面依法治国建设,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接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将使中国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更多、更好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以服务于、促进于国内法治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一带一路”与中国国际法学思维模式转换》[J].2016年09月30日 .
[2].单文华《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法治思考》[J].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人大杂志.2016年第16期.
[3].《“一带一路”促进全球发展合作的中国方案》[J].人民日报.2015年09月18日.
[4].陈文辉.《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J].人民网-人民日报.2015年04月01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