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影响因素*
——基于39所985高校的统计分析

2018-03-07 03:50赵智兴朱代琼
关键词:办学特色学科

赵智兴 朱代琼

(西华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独特的办学理念是世界一流大学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根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特色办学理念为指导,行特色化发展之路。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生命[1]。大学特色学科专业是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标识,大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则是衡量大学特色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加强大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是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推动高校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并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和强化实践教学,2007年以来,我国先后公布了7批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是大学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有着较好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的,在全国具有特色和优越性的学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形成是大学历史积淀的产物,反过来又推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那么,影响一流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哪些因素推动着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探讨影响一流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哪些因素对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性影响,从而为我国一流大学强化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实现特色办学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对象

本文以教育部公布的一期和二期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39所“985高校”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文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以985高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为因变量,以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因素”为自变量,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判断两变量是否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判断各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程度的大小,并尝试构建回归模型;利用其他量化研究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

(四)自变量的选择

自变量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对CSSCI期刊文献进行梳理,搜集教育专家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观点,从教育名流的“共识”中提取出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因素”,以此作为自变量。其次,以国内教育名家的观点作为选择自变量的依据。这种自变量确定方法类似于“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作出判断、评估和预测”的专家评估法。

(五)数据来源

本文以“985高校”校园网公布的2014-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作为自变量的数据来源。因变量(国家级特色专业)数据以2011-2014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七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为准[2]。

二、研究实施

(一)文献梳理与自变量的确定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热点话题。自“211工程”和“985工程”启动以来,经过学人20余载的探索,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日臻丰富。笔者以CNKI为检索平台,共选取国内知名教授专家的20余篇CSSCI论文进行综述。相关学者关于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如下:其一,独特的办学理念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灵魂。胡建华教授借用外国学者J.G.Fichte的观点指出“作为大学发展史的宝贵遗产的不是柏林大学的出现,而是围绕着创建柏林大学所产生的那些大学论说”[3]。其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学科。刘献君教授认为“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世界上一流的大学,首先是因为它有一流的学科”[4];陆振康教授认为“一流学科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中之重”[5]。其三,一流的师资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梅贻琦先生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先生之至理名言尤为后人所推崇。其四,世界一流大学是具有特色的大学。朱清时校长认为,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每个学校的特长”,避免一个模式办学[6];刘念才教授等认为,一流大学建设必须注重大学的品牌发展。其五,顶层建设是大学向世界一流迈进的重要因素[7]。王战军教授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多是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主要途径[8]。其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有一流的实验室。施汉昌教授等认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创建世界一流的实验室”[9];刘念才教授认为“美国一批顶尖一流大学的崛起与其代管的国家实验室息息相关”[10]。此外,朱九思先生认为,教师、图书馆、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要办好学校,必须善待这三者[11]。

综上所述,学界认为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师资结构、大学特色建设、顶层建设、实验室和图书馆建设是影响一流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办学理念无法计量,而办学特色是本研究的因变量,故将二者排除。根据研究目标、指标的可计量性和数据采集的可行性,本文选取国家级重点学科数量、教授占专任教授比例、一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和图书馆藏书量作为自变量。

(二)相关分析

1.Pearson相关分析

皮尔逊相关分析的适用条件是:①必须是成对数据,并且每对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②样本容量大于30;③两个变量所属总体都呈正态分布,至少是接近单峰分布;④两个变量都是连续性数据;⑤两个变量的相关是线性相关;⑥排除共变因素的影响[12]。由于条件①②④已经满足,所以只对其他适应条件进行验证。

(1)正态分布检验

首先用K-S和S-W两种检验方法对各变量总体进行检验,看是否满足正态分布。

经检验,K-S和S-W检验的Sig值,国家级特色学科专业为0.200、0.246,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为0.000、0.000,一级学科硕博点分别为0.200、0.894,国家实验室分别为0.000、0.000,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分别为0.200、0.827,图书馆藏书量符合分别为0.079、0.003(由于图书馆藏书量样本数为38,所以以前者为准,对其进行单样本K-S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见图1)。结果表明,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国家实验室的所属总体不符合正态分布(Sig<0.05),故予以排除。国家级特色学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博点、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图书馆藏书量所属总体符合正态分布。

假设检验汇总

注:显示渐进显著性,显著性水平是0.05。

图1图书馆藏书量K-S单样本检验

(2)是否呈线性相关的检验

经过以上分析和筛选,接下来需要检验国家级特色学科专业与一级学科硕博点、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图书馆藏书量是否呈线性相关。散点图用圆点来直观呈现数据分布的原始情况,比较适合表达两种变量之间的相关情况。它的优点是方便观察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者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趋势。在此,通过散点图(见图2)进行检验。

图2中,小圆点基本呈斜向椭圆分布,并且椭圆中心点散点密集,椭圆长轴两端散点分布稀疏,因此,国家级特色学科专业与一级学科硕博点、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图书馆藏书量之间是直线关系。

图2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一级学科硕博点、图书馆藏书量散点图

(3)相关分析

以上验证表明,变量满足Pearson相关分析的适用条件,可以作相关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一级学科硕博点与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关系

由于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统计数据缺失,只用其余的36所大学的相关数据做相关分析,样本数量大于30,满足分析要求。情况如下:

相关性

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一级学科硕博点与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相关系数(r)为0.736,0.5<|r|≤0.8,说明线性相关程度为显著相关。双侧检验显著性概率(Sig)为0.000,即P<0.01,说明二者显著相关。

第二,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与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关系

由于天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的数据缺失,因此只用其余30所大学的数据进行分析,样本等于30,符合分析条件。具体结果如下:

相关性

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与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相关系数(r)为0.246,0<|r|≤0.3,说明线性相关程度为弱相关,双侧检验显著性概率(Sig)为0.191,即P>0.05,说明二者不相关。

第三,图书馆藏书量与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关系

由于西北工业大学的统计数据缺失,只用其余38所大学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样本大于30,满足分析要求。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相关性

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图书馆藏书量与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相关系数(r)为0.577,0.5<|r|≤0.8,说明线性相关程度为显著相关,双侧检验显著性概率(Sig)为0.000,即P<0.01,说明二者显著相关。

2.回归分析

在应用多元回归时,必须符合的条件有:残差必须为正态分布、因变量各个观察值之间必须独立、各个自变量之间不能有多元共线性关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各个残差之间相互独立、残差的等分散性[14]183。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已经知道,一级学科硕博点、图书馆藏书量与国家级特色专业呈线性相关,且显著。在此,可以采用强迫进入法作线性回归分析。

(1)“相关矩阵”与自变量间的共线性问题诊断

“相关矩阵”显示,一级学科硕博点与国家级特色专业相关系数为0.538,二者显著相关,可能存在共线性问题。需要对共线性问题采用“容忍度”、“方差膨胀系数”、“特征值”和“条件指标”作进一步检验。后续检验显示,二者的“容忍度”为0.665、0.655,大于0.1,“方差膨胀系数”为1.504、1.504,小于10,“特征值”为2.872、0.094、0.034,大于0.01,“条件指标”为1.000、5.521、9.185,小于30。所以各个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2)分析结果与解释

依据分析的结果,回归方程可以初步写成:国际级特色专业=0.189×一级学科硕博点+0.007×图书馆藏书量+3.07。

经过检验,回归模型的标准化残差值符合整体分布。回归模型的F检验值为15.115,显著性检验的P值为0.000,小于0.05显著水平,表示回归模型整体变异解释量达到显著水平。模型摘要中R2为0.494,说明模型能解释因变量49.4%的变异量。由于回归模型的DW值为1.341,说明残差序列存在正相关。残差存在正相关说明“回归方程不能充分说明被解释变量的变化,还留有一些规律性没有被解释,也就是认为方程中遗漏了一些较为重要的解释变量”或者“取值存在滞后性”等[13]。

3.分析的再检验——偏相关分析

回归过程中发现一级学科硕博点、图书馆藏书量显著相关,一个自变量受另一个自变量的影响。因此,需排除其中一个因素对另一个因素的干扰,对结果进行重新检验。偏相关是通过变量控制,研究其他变量之间“纯相关”关系的分析方法,符合检验的要求。笔者用这一方法对前文的分析结论进行再检验。

第一,一级学科硕博点与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关系

以“图书馆藏书量”为控制变量,分析“一级学科硕博点”与“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如下:

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一级学科硕博点与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相关系数(r)为0.537,0.5<|r|≤0.8,说明二者显著相关。双侧检验显著性概率(Sig)为0.001,即P<0.01,说明二者相关极其显著。

相关性

第二,图书馆藏书量与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关系

以“一级学科硕博点”为控制变量,分析“图书馆藏书量”与“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如下:

相关性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一级学科硕博点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产生显著影响

大学一级学科硕博点是大学办学水平和研究实力的重要体现。大学的一级学科硕博点尤其是博士点,往往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实力雄厚的优势学科专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是大学“环境与遗传的产物”。“985高校”的一级学科硕博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流的研究团队、完备的课程体系、良好的教学条件,这些学位点人才培养质量高,在全国高校中优势突出,长期办学实践更让其较好地融入行业背景,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力。同时,研究职能的充分发挥,产、研的结合为大学特色专业的形成孵化出新的学科专业生长点。依据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启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遴选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64号)[14],学校的办学优势、特点、行业背景、专业领域优势大小是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标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行第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学位〔2005〕14号)[15]明确规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有学术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员达到一定数量;能够开设高水平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系列课程、专题讲座;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在国内同一学科中处于先进行列,在一些研究方向上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毕业的学生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等。由此可见,二者的的遴选标准有许多相同之处。这也说明高校在博士、硕士点建设中形成的各方面优势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与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不相关

教师作为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和促使大学职能充分发挥的主力军,师资质量对大学教学特色、科研特色和服务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国家级特色专业作为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有着较好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的,在全国具有特色和优越性的学科专业,优质师资是其申请的必要条件。在一定条件下,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对大学师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且二者成正相关关系,即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越大,大学师资质量越高。这也就意味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应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数量的一个影响因子[16]。然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与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不相关。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可能造成这一异常现象:一是985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师资结构普遍改善,相比之下,正、副教授的相对量对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影响不明显。据笔者的统计,39所高校中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0%-80%的大学占大多数,只有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在80%以上,其中武汉大学达90.98%。二是大学内部其他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师资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因为区域特色或者行业特色不明显而未能发展成为特色学科专业。这些学科专业的师资结构对大学的整体师资结构产生影响,但与特色专业的发展并无直接相关关系,由此导致推断统计的“纳伪”现象。三是教师梯队而不是教师层次结构影响大学特色专业的形成与发展。国家级特色专业是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学科专业,内涵覆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它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师资力量的强弱,更取决于大学基本职能的发挥。如今的大学已然成为规模宏大、事务庞杂的巨型大学,分工作业、职能分化是发挥大学功用,提高大学运行效率、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的前提。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由教师分工、合作完成的。因此,大学的科研团队、教学团队、服务团队建设才是特色专业形成的着力点。

(三)图书馆藏书量与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不相关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大学的智慧源和思想库,图书馆建设是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17]。然而,从统计结果来看,“985高校”的图书馆藏书量①并未对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对此,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种可能:一是大学图书馆藏书量虽具备规模,但图书资源并未向优势学科倾斜或者优势学科丰富的图书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图书资源并未成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有力推手。二是大数据时代的影响。大数据时代下,资源共享便捷,高校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互通有无,校与校之间的图书资源不均衡差距缩小,这种情况下,以纸质图书藏书量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就无法反映藏书量与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真实关系。还有,电子资源获取便捷,存储方便,信息容量大,更新迅速。电子图书资源的高效利用,影响了纸质图书的利用率,就可能降低其对学科专业建设的影响。四是以行业背景为生长点的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导向。如前所述,学科优势、特点和行业背景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申请的基本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国家推进大学特色专业建设,除为推动大学实现特色办学外,也为促进大学面向市场和行业需求培养人才,开展科研。尤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强调国家需求,优先发展紧缺专门人才和艰苦行业中的专业领域。国家干预主导的特色专业建设模式下,行业背景和大学类型成为大学某些特色专业建设的第一位因素,大学的图书资源、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条件成为次要因素。

四、研究反思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一流大学的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第一,顶层教育的质量提升与跨学科合作是一流大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未来方向。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与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首先,高校应通过优势资源的集中使用,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平台建设,教学质量严格把关,加强处于大学教育顶层的硕博点建设。其次,行业特色和专业领域优势是大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大学要通过顶层教育的跨学科协同攻关与联合创新寻找专业与行业新的契合点,彰显专业领域特色优势,为大学特色专业形成与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

第二,大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关注点不能囿于教师层次结构的优化,还应重视如教师梯队建设等其他方面。大学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服务水平相互影响,和谐共生,单凭某一职能的发挥难以建成高水平的学科专业,更谈不上具有行业特色、专业领域特色的一流学科专业。大学在“内引外联”,优化教师队伍层次结构的同时,还应通过教师的合理分工,强化教师梯队建设。

第三,要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发挥图书馆在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中的“智库”作用奠定基础。图书资源是大学的宝贵财富,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图书馆是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支柱。大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应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智慧源与思想库作用。

第四,构建市场调节、政府引导与支持和高校自觉的特色专业建设体制。政府干预主导,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不利于大学学科优势的充分发挥,不利于大学品牌建设,不利于大学教学质量提升和学术繁荣,并且影响大学服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功能的实现。大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大学是主体,应在“增强高校质量文化自觉,不断提高特色专业建设的意识与行动”[18]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作用。

注释:

①图书藏书量:指图书馆纸质印刷品藏有量。

[1]刘树道.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经验和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6.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七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EB/OL].[2011-01-0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2/201103/1158

32.html,2016-06-10.

[3]胡建华.思想的力量:影响19世纪初期德国大学改革的大学理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4):1-6.

[4]刘献君.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J].求是,2002(3):54-55.

[5]陆振康.一流学科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中之重[J].江苏高教,2004(5):45-47.

[6]朱清时.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几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1-4.

[7]冯倬琳,刘念才,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61-63.

[8]王战军.目标与途径:世界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3):14-17.

[9]单立志,施汉昌,等.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创建世界一流的实验室[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S1):11-14.

[10]赵文华,刘念才,等.美国在研究型大学中建立国家实验室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4):57-62.

[11]朱九思.高等学校的三大功能和三大支柱[J].湖北工学院学报,1994(1):85-89.

[12]张红波,张海峰.Spss统计分析实用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64.

[13]时立文.SPSS 19.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71.

[14]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启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遴选工作的通知》[EB/OL].[2007-10-23].http://www.jyb.cn/info/jyzck/200710/t20071023_120973.html,2016-06-10.

[1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行第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EB/OL].[2005-04-22].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819/201002/xxgk_82708.html,2016-06-11.

[16]姜建明.关于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9(6):41-44.

[17]刘楠,陈新艳,等.基于ESI和专利文献信息的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实践——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实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7(12):76-83.

[18]王保华,张婕.政府干预、市场力量与大学自觉的有机结合——基于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政策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2(7):35-40.

猜你喜欢
办学特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