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琛
(湖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湖北黄石 435000)
目前高校中所教授的古筝曲目中创新作品远远超过传统曲目的学习,学生形成了通过华美的旋律和追求高难度的演奏技巧来传达感情的错误思想。同时随着古筝曲目的不断创新,高校学生也逐渐将创新曲目的学习放在首位,很多优秀的古筝传统曲目在高校的教学中逐渐消失,因此,保护古筝传统文化加强高校古筝教学中传统曲目的传承显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高校的课程改革以及学分制推行,古筝这一乐器在我国的发展中逐步提升了其地位,其不仅是音乐教育中的必修课程,还被其他领域选为选修课。然而,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虽然接触了很多古筝乐曲,但对于传统曲目的认识较少,有些学生甚至对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更是一无所知,该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对现阶段我国搞下古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举例分析
很多高校在古筝教学中以现代曲目为主,传统曲目学习较少,即使学习传统曲目也只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而忽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造成学生学习时一味追求高难度的技巧,而不注重乐曲本身韵味的现象。教师在教授传统曲目的同时缺乏对学生认识传统曲目的正确引导,且同时他们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错误引导。比如,2010年,我国出版的《中国传统古筝曲集萃》中,共有两首古筝曲被归类为陕西音乐流派的代表曲目,即《姜女泪》《秦桑曲》。2011年,在中国香港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古筝比赛”,在该项比赛的章程中,又将上述两首古筝曲目以及《道情》共同划分至“传统曲目”中。将“传统曲目、传统风格”两种全然不同的音乐概念混淆,对后续的学习者而言,会产生较大程度的文化损害。高校古筝教学工作者拥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古筝的正确历史形式,并坚守自身的心志,完成古典乐器的传扬与发展。
高校古筝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专业的古筝人才,大多数学校在进行古筝教学时,都应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该种教育环境中,教师极为注重对学生个人学习的演奏技巧的培养,在教授传统曲目的过程中,有些高校古筝教师甚至过度重视演奏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古筝理论体系的教学,削减了古筝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掩盖了古筝传统曲目中所蕴藏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民族文化,限制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现象需要我们每一位高校古筝教育者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真正去了解我们先辈留下的民族文化。
高校是古筝创新作品产生的重要基地,古筝的创新作品也给古筝学习者提供了明显的审美导向。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古筝音乐的创作在节拍、旋律、调式以及音阶等方面都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鲜明的民族风格与特征。我国传统古筝独奏作品,其创作基础是独具民族风格的音乐语汇,不仅注重旋律的进行和发展,而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更多旋律的进行方式和发展原则,较为显著的原则形式有变奏、循环以及衍化等。但是,纵观现今时代的古筝艺术作品,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西方音乐的发展形式与创作理念的影响,导致音乐作品在实际呈现的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异化发展形势,与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传统相背离,而且旋律发展方法过于动机化、模式化,导致当代很多古筝独奏音乐不像传统音乐那样具备鲜明的民族特征。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古筝乐曲创作者要深入学习理解我们民族的音乐语言,创作出更具民族特色的古筝作品。
高校的古筝教学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各科文化理论课的学习,逐步了解古筝发展的历史和古筝传统曲目创作发展的进程。就目前的发展而言,我国现阶段优秀的传统古筝曲目主要可以分化为三种形式:第一,在接受历史文化的洗礼与甄选之后,脱颖而出,成为经典曲目的作品,如《蕉窗夜雨》《春雨未晴》《踏雪寻梅》《出水莲》等;第二,根据其他乐器形式的演奏而逐步转化而成的古筝曲目,如 《海青拿鹤》《梅花三弄》等;第三,在近年来逐步发展壮大的古筝曲目,该类曲目一般以民间艺术、地方说唱、地方戏曲等音乐题材中提取,最终逐步整合成全新的古筝曲目,如《高山流水》《苏武思乡》等。在进行对传统曲目改编与移植的工作时,需要在保障传统曲目本来艺术形态的基础上,依据古筝的特色与表现优势,进行改编,该种工作模式的难度系数极高。我们高校的古筝教学要把这些难得的民族文化融入古筝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古筝传统曲目,了解传统曲目,为古筝传统曲目的学习及传承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在高校中除了专业学生外有相当数量的学习古筝的学生是非专业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进行古筝学习原因以对古筝存在好奇为主,但是由于缺乏对古筝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全面认识,导致其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耐心,难以坚持。因此,教师在进行高校古筝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地了解、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与想法。通过选取一些有特色的古筝传统曲目来感染学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仅如此,在进行古筝课程的教育工作时,需要意识到自身对古筝艺术传承的重要作用,从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中提取精华,抛弃糟粕。认真、细致的总结先人前辈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地批判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掌握艺术的特征与情感。
古筝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发展特征,我国民族音乐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实际发展与应用的过程中,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以来的深厚而悠远的思想、行为艺术。故而,在后续的古筝音乐教育工作中,必须将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作为整体教育的根基,并以此为核心,实施对学生的古筝文化教育。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外来音乐的新鲜感与时尚感,导致西洋音乐在我国备受推崇,古筝创新作品的西化现象较为严重,传统的旋律发展原则和进行方式都极少运用,而简单采用西洋音乐的理论段式和结构,这使得传统曲目在结构上大同小异,缺少各自的风格和生活气息。在后续的发展中,我们要从我国丰富的古典、民间素材中,汲取营养和创作源泉,用丰富的知识打造自己的音乐语言和技术手段,在保障我国民族音乐的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保障鲜明的民族发展特征。历史能够证明,鲜明的民族特色,强烈的艺术表现力,能够全面推进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进度。
古筝传统曲目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高校是我们教育的最高学府,我们要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在高校教学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使其具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