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儿卫生学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创新策略

2018-03-07 19:10:12何仙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生理特点卫生学手段

何仙玉

(湖南省道县师范学校,湖南永州 425300)

幼儿卫生学是幼师专业的核心理论课之一,幼儿健康是幼儿教育的前提,所以提高中职幼儿卫生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学生专业教学至关重要。

1 中职幼儿卫生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中职幼儿卫生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集中于幼儿的生理特点,既有知识结构的原因,也有知识特异性的原因。

1.1 中职幼儿卫生学教学的重点

幼儿卫生学与其他理论课不同,并不是直接论述教育手段,而是先讲解幼儿的生理特点,再据此确定教育手段,也就是说幼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的疾病防治、饮食卫生、锻炼卫生和生活环境卫生等教育手段,所以幼儿的生理特点是中职幼儿卫生学的教学重点,如幼儿免疫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免疫系统尚不健全,免疫力较低,易感染病毒和细菌,所以幼儿疾病预防的重点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水痘等传染病;幼儿身体尚未完全发育,对温度和气候的适应能力差,所以腹泻、伤风、中暑、冻伤等非传染性疾病也是需要注意预防的幼儿疾病;幼儿骨骼稚嫩,不能承受重压,所以青枝骨折是幼儿疾病防治的重点;幼儿消化系统尚不健全,消化功能弱,吸收能力差,胃肠免疫能力低,所以幼儿的饮食要保证易消化、营养均衡、干净卫生;幼儿的心肺功能较差,肌肉孱弱,耐力较差,所以幼儿只能进行低强度、短时间的体育锻炼;幼儿一直与家长或学生生活在一起,但幼儿的免疫比成人低,所以家长和学生要严格要求个人卫生;幼儿主要在家里和校园内生活,常接触玩具和公共娱乐设施,所以家里和校园内要时刻保持干净卫生,尤其是玩具和公共娱乐设施,更要经常消毒杀菌。

1.2 中职幼儿卫生学教学的难点

成人的生理特点与幼儿有显著区别,学生无法根据自身生理特点去进行幼儿的卫生教育,如成人免疫器官发育完全,免疫系统健全,免疫力较强,不易感染病毒和细菌,所以无需过多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成人身体发育完全,对温度和气温适应能力较强,一般不会患腹泻、伤风、中暑、冻伤等非传染性疾病;成人骨骼健壮,抗压能力强,能够承受重压,轻易不会骨折,即使骨折,也是正常骨折,治疗方法与青枝骨折不同;成人消化系统健全,消化功能强,吸收较好,所以饮食只需注意卫生即可,不必太过苛求营养均衡,且长期食用易消化食物还会减弱胃肠动力,造成消化不良;成人心肺功能健全,肌肉强壮,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磨练意志,所以适合高强度、长时间的锻炼;成人的免疫力高,只需保证生活环境的基本卫生即可保持身体健康,所以除个别有洁癖习惯者一般不会对环境卫生要求太高;成人心智成熟,很少接触玩具和公共娱乐设施,对其卫生情况不太重视。幼儿的生理特点与学生的常识格格不入,使教师无法将幼儿的生理特点与现实生活中的卫生教育联系起来,是中职幼儿卫生学教学的难点。

幼儿的生理特点涉及复杂的生理学知识,学生未系统学习过生理学,对成人的生理特点也只停留在常识水平,更难理解幼儿的特殊生理特点,如幼儿的免疫力低是因为其体液免疫机制尚不健全,即B淋巴细胞的数量较少,分泌的抗体不足,虽然幼儿的胸腺能够分泌T淋巴细胞来增强细胞免疫机制,但整体免疫力仍偏低,而且随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胸腺会不断缩小,细胞免疫作用越来越弱,但体液免疫作用越来越强,使幼儿的整体免疫力随年龄增长;幼儿对温度和气候的适应能力差是因为幼儿的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健全,当外界气温升高时,身体不能排出多余热量,当外界气温降低时,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热量温;幼儿骨骼稚嫩,不耐重压,易发生青枝骨折是因为幼儿骨骼中钙的含量少,使骨骼硬度较差,但韧性较好;幼儿的消化系统不健全是因为胃肠粘膜的选择性转运功能较弱,防御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抵御食物中细菌的侵袭;幼儿的心肺功能差,肌肉孱弱是因为幼儿的心脏的泵血功能较差,肺活量较小,不能为肌肉细胞提供做够的氧气用于收缩肌肉。在幼儿生理特点的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生理学概念和生理机制,是中职幼儿卫生学的教学难点。

2 中职幼儿卫生学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创新策略

由于知识结构和知识特异性的原因,中职幼儿卫生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集中于幼儿的生理特点,针对其创新中职幼儿卫生学信息化教学手段,制作幼儿的生理模型,将幼儿的生理特点形象化,辅助学生理解生理学概念和生理机制,避免学生习惯性地以自身为参照去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将幼儿的疾病防治、饮食卫生、锻炼卫生和生活环境卫生等教育手段形成具体图像和音频,显示微观结构,让学生对幼儿卫生教育手段有更直观的认识,能够有效提高中职幼儿卫生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1 幼儿生理特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创新策略

在“幼儿生理特点”章节的教学中,针对幼儿生理特点创新中职幼儿卫生学信息化教学手段,将幼儿卫生相关解剖结构制作成立体图形,如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胸腺,皮肤与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骨骼和肌肉,胃和肠道,心脏和肺,让学生直接观察到幼儿的生理结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幼儿的卫生相关的生理过程制作成视频,如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与病毒或细菌结合,使病毒和细菌失去致病能力,T淋巴细胞吞噬病毒和细菌分泌的毒素;皮肤感受到外界的温度变化后将信息通过神经传递到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控制身体产生或排出热量;幼儿发生青枝骨折中骨骼形状的改变;食物在幼儿胃肠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在心脏的泵血作用和肺的呼吸作用下,血液携带氧气运输至肌肉,肌肉利用氧气产生能量,进而发生收缩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生涩难懂的生物学概念和生理机制转变成了形象的模型和视频,让学生把幼儿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具象化,不必通过理解文字去想象,大大降低了“幼儿生理特点”章节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充分掌握幼儿的生理特点,为幼儿的疾病防治、饮食卫生、锻炼卫生和生活环境卫生等教育手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提高中职幼儿卫生学的教学质量。

2.2 幼儿卫生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创新策略

在“幼儿的疾病防治”章节的教学中,针对幼儿疾病特点创新中职幼儿卫生学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水痘等传染病和腹泻、伤风、中暑、冻伤等非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制作成图像或视频,使学生对常见幼儿疾病有一个形象地认识,具备一定判断和辨别能力;将幼儿青枝骨折的紧急处理过程制作成动态视频,操作要点给予放大特写,让学生了解幼儿青枝骨折正确、完整的紧急处理过程,为将来实际操作奠定基础。在“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章节的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富含幼儿所需营养元素的食物、幼儿经典膳食组合及常见食物中的细菌,并制作成图片,帮助学生将难记易望的文字转换成易记难忘的图像;在“幼儿体育锻炼卫生”章节的教学中,放大幼儿运动过程中心、肺和肌肉的状态,让学生认识到幼儿心、肺和肌肉的生理特点对体育锻炼的影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文字描述转换成具体的图像和视频,跳过了大脑中文字和图像的转换过程,使学生更快掌握幼儿卫生教育手段,提高中职幼儿卫生学的教学效率。

总之,创新中职幼儿卫生学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有效解决“幼儿生理特点”这一中职幼儿卫生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中职幼儿卫生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提高中职幼师专业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1]唐二.浅谈移动学习在《幼儿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05):76.

[2]岳俊华.中职幼儿卫生学课程利用实物模型及图解教学之浅见[J].职业,2016(27):86.

[3]沈元玉.浅谈中职《幼儿卫生学》实践性教学[J].现代教育,2014(Z1):95.

猜你喜欢
生理特点卫生学手段
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
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
中国公共卫生学建制化起源刍议——始于认知致病微生物的显微镜时代
科学(2020年2期)2020-08-24 07:57:00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
POEMS综合症1例的神经电生理特点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调查与分析
空降兵某部卫生学兵卫勤战备能力分析
平山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分析
哈尔滨医药(2014年2期)2014-02-27 13:35:00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外语学刊(2011年1期)2011-01-22 03: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