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芳
(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近年来,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和人们生活中的热词。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同构性和密切的互动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加快转型改革步伐,加大应用型人才的有效供给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现实需求,从而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回应国家战略,实现自身发展的不二选择。可以肯定,近年来由国家统一部署实施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改革,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成绩。但从长远来看,转型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思想理念滞后、应用型人才供给不足、学生就业压力、教师转型困难等种种现实问题,问题背后折射和反映了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供给侧还存在着诸多困境,有待研究解决。笔者以为,在经济供给侧改革宏观背景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可适当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经验与做法,以切实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经济上的供给侧改革必然影响并呼唤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同时,教育供给侧改革也需要借鉴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经验和方法。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体现着同样的理路。
经济和教育紧密相连,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不仅离不开教育领域的改革,而且迟早会影响到高等教育领域并策动或诱发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供给侧和需求侧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二者是一对共存共促的关系,是一体两面。同时,供给侧和需求侧也对应着供给和需求,供给能创造需求,需求也能倒逼供给[1]。从某种意义上讲,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思维。事实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工作重心而推行的一系列供给侧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但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高校的供给侧与需求侧还存在着供需失衡的问题。政府主导推行的高等教育需求侧改革,虽然在整体上极大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和大众化进程,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问题还很突出。如政府重点扶持“985”“211”高校和“一本”高校,给其配置的人、财、物力等优质资源相当丰厚,而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高校则在办学资源紧缺的困境中艰难前行,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实力悬殊或强弱差异。不仅如此,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发展,又使得一些原本有特色的高校也在求同中逐渐丢弃掉自身特色,试图与研究型大学并驾齐驱,从而导致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发展模式上的趋同化与单一化,不仅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而且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或社会又招不到合适的高素质人才的供需两难局面,对于一般地方性本科高校而言,还面临着生源紧张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式微等现实困境。
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这就启示地方本科高校尤其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推进其转型发展,需要着眼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着力于理念的更新和实践的改革。其一,坚持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实现从需求侧向供给侧改革的转变,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改革地方本科高校专业结构、培养方式等,提高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质量,使人才供给方(高校)提供的供给品(毕业生)满足人才需求方(行业企业)的期望或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飞跃。其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改革,努力改善多样化人才的供需矛盾。在应用转型的供给侧改革实践中,做好“加减乘除”。其中,“做加法”就是要“补短板”,补好地方本科高校资源不足等短板;“做减法”就是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去掉地方本科高校发展中不合理的专业和部门等;“做乘法”就是要推进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地方本科高校在培养应用型、技术性人才方面的优势;“做除法”就是要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同时,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以最大可能地减少或降低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改革可能产生负面作用的不利影响,从而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在“善治”中发展与转型。
高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办出人民满意的更好的教育。其中,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不仅是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必然选择,也是地方高校承担起其社会职能,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笔者之所以强调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来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主要是基于“内与外”两个层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外发性驱动——经济领域改革的影响。自2015年11月以来,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在经济领域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全国各地各级政府按照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制定供给侧改革方案并加以实施,取得了良好预期成效。教育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教育领域不可能无动于衷。正如有学者指出,“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强力策动,使得各行各业都在反省与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在这股强劲改革浪潮的驱动下,当然不会置身度外”[2]。另一方面是内源性诉求——地方本科高校破解自身难题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同质化倾向和发展失衡等问题,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思路与办学定位上脱离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同行业产业发展、创新发展脱节,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不断凸显,如此等等,都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与幸福感,呼唤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3]。因此,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经验,从人才供给侧改革入手,切实抓好人才培养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以稳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切实解决好地方本科高校改革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
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决策,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帮助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积极应对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应然之举、必然之举。实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供给侧存在的实然不足是关键。概括说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供给侧存在的实然不足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教师队伍、制度环境等几个方面。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信念。教育理念之于教育实践具有引导、定向的作用。某种角度而言,阻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教育理念上存在偏差。一是在办学理念上,盲目追求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标。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新一轮的合并调整、升格创办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改革,尤其是在“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以学术为导向的大学激励机制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几乎成了所有传统重点大学、一般地方高校、新建本科高校的一致追求,甚至一些行业背景非常鲜明的专科学校升本后,也放弃了原有的应用性、技能性优势,纷纷追求所谓的高水平或综合化;全面“去职业化”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显著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本科教育之间的界限模糊了[4]。二是在培养理念上,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由于实践资源短缺、资金保障缺乏、办学条件困难等因素的制约,作为人才培养主渠道的高校课堂教学要么是理论与实际脱节,目标抽象、内容陈旧,没有真正贴近学生、社会和生活,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要么是重理论说教,轻实践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抑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
在需求侧改革大潮的推动下,经济社会诸多领域大多注重从投入和消费来拉动增长,高校也不例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和高校扩招,各地高校纷纷在办学层次上追求“高”、办学规模上追求“大”、专业设置上追求“多”而“全”,似乎就是规模越大越好,学科或专业越多越好。正是这种“时尚”式的攀比或跟风,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出“千校一面”的景象,使得高校人才供给难以与市场需求有效接轨,以至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问题,这种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甚至使得一些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整体上还比不上某些高职高专学校。虽然说造成此类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高校内部来看,与高校的办学理念不无关系。不少地方高校办学目标上盲目追高,专业布局上不接地气、缺乏特色,没有在认真研究市场对创新性、应用型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往往是盲目地跟风开设热门专业,忽视自身的办学基础或优势所在,对特色专业重视不够,把注意力分散到“高、大、全”的专业设置上,使得原本具有某种特色的专业逐渐变成了无特色的一般专业;传统专业“不作为”,使得传统专业在高校发展中逐渐退步,甚至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任意地砍掉或合并那些冷门专业或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这样一来,各地高校基本都在“人有我有,人无我无”、整齐划一的“标准化”格局中循环,不仅难以实现各高校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而且难以适应并满足社会对多样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推进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最为关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是实践和体验。即通过实践和实训教学、通过校企合作或产学研用等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做”、在“做”中“学”,在且“做”且“学”中“用”,在“用”中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学大多是围绕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建立起来的知识教学体系。一定意义上,这种建基于知识目标的知识教学体系与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存在着某种先天的隔膜。以知识为目标的知识教学体系,注重的是知识学习而少有关注应用能力培养,因此,在培养方式上基本限于知识或理论型的单一方式。虽然很多地方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能够真正实现产学研用相融合的并不多。其一,高校与企业间利益诉求和追求的目标函数存在较大差异,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而高校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在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这种利益差异的情况之下,校企间的合作通常可能就停留于表面或形式的程式化状态。其二,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是高校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但现实中却很难真正参与到大学转型发展中来,作为供给侧的地方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对称等问题也就不难理解。其三,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而言,因为办学历史不长,社会影响不大,科技实力也相对有限,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行业企业在寻求校企合作对象上,最为关注和青睐的往往也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不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这样一来,地方本科高校要实现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往往在如此冷峻的现实中遭遇尴尬。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发展中的供给侧改革必然要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适应性改造和转型。教师队伍改造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适应和满足应用转型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除了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外,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要由学术型教师转向应用型或技术技能型教师。而就当下教师队伍的改造和转型实践来看,还存在诸多困难。教师队伍结构上,大部分地方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年轻教师或年老教师多而中青年教师偏少的不合理状况;学历与职务结构上,硕(博)士等高学历和副高以上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太小;学科结构上,特色学科较弱,基础学科也较为一般[5]。“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地方本科高校大部分教师是传统单一的学术型“经师”,少有到企业或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实践经历和经验,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兼具学术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小,无法满足应用转型教学要求。造成教师队伍转型困难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是转型所需的资源条件受限,使教师队伍改造缺少足够的外在支持。因为缺乏教师转型所需的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等现实条件,教师队伍的改造工作难免陷入学校内部改造难和外部引进难的两难境地。其二是转型所需的思想观念陈旧,使教师队伍改造缺少内在动力。不少教师满足或习惯于现状,甚至认为“应用技能型”教师会影响自己的发展前途或是“低人一等”,所以即使学校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来改造教师队伍,大多数教师也不愿意转型。此外,受我国传统教育文化影响,大多数教师认为教书育人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缺乏应有的关注与认同,很少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供给侧改革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都要在法治环境下进行,通过法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来制约改革与发展中的随意性与无序性。当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依然面临一些制度性困境:其一,在高校外部治理中,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解决好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问题。近些年,政府虽然明确并下放了一些办学自主权,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容易陷入“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究其原因在于没有从法律上确立高校是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的法律地位,没有法律来约束某些不作为和越位现象[6]。其二,在高校内部治理中,一方面,由于管理权限缺乏明确的规定,使得高校管理者过多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具体繁琐事务,而分散了其整体规划学校长远发展的精力。另一方面,二级学院和学校相比,学院的权力还非常有限,权责不对等,如专业设置、教师聘用等学院都难以自主确定,如此等等都是抑制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现实制约。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转型发展所需的相应制度,以有效解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专业设置、双师型师资短缺等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笔者认为,解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着重从供给侧探寻有效的应对之策。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需要有转型理念的思想指导,需要纠正教育理念上的某些偏差。要改变长期以来过度注重“精英型”人才而轻视或忽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注重培养应用转型发展所需的高层次技术或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以实现就业导向与“教育性”的有机融合。当然,我们强调注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不意味着要把高等教育引向庸俗实用主义教育[4]的轨道而使地方本科高校演变成为“职业或就业教育”的机构,并不意味着要窄化和矮化本科高校之作为大学教育的价值。而是把握好大学之“教育性”这个根本特性,以培育出既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或技能,又有健全人格、独特个性、积极人生态度和高尚生活情趣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才。
高校的专业设置直接关系到其人才供给能否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问题。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专业改造或调整,不能盲目跟风、不能贪多求全,而要结合自身实际,把握“为”与“不为”、“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专业设置的多与少、冷与热的问题,也即处理好已有的特色专业与传统专业、新增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关系问题,以促进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具体来说,可着重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和特点,着力打造或强化特色专业。比如财经类院校,就要重点打造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有着鲜明行业背景的特色专业,使其更好的适应市场对现代化金融和财务管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第二,结合时代需求,积极改造传统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各地方高校要充分考虑市场对专业化人才的要求,对有着良好基础和较长历史的传统专业进行适当改造,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和时代要求。第三,慎重增设热门专业。要认真考察新兴热门专业是否适合学校实际和学校是否具备开办专业的相应资源条件等问题。比如“互联网+”时代,具有金融背景的地方本科高校可以依据学校优势,适当地开设金融数学、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第四,理性对待冷门专业。一般而言,专业的“冷”与“热”是相对而言、动态变化的。当下的冷门专业,未来可能会变成热门专业;相反,当下的热门专业,未来也可能变成冷门专业。因此,高校在进行专业改造或调整时,要理性地分析或对待专业的冷、热度,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习近平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7]要改变过去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单一的问题,实现教学体系由知识教学向实训教学转型,这就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尤其是教师的思想观念;还需要改革教学体制,改善教学条件等。其中,就教育体制而言,可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体制,由校企合作开展‘双元制’人才培养,有效实现“知识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增强应用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有型人才的现实需求。
当前,地方本科高校的大部分教师是科研型、学术型人才,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很少,难以满足应用转型的需要,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其一,政府方面,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保障,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其二,高校方面,要按照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要求,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改造。可通过改革教师职务评聘、拓展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与企业合作、技能培训、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提高应用型教师比重。其三,教师方面,转变思想观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明确高校的服务社会职能,在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主动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高校内部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齐头并进。第一,高校内部层面上,要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健全转型发展所需的体制机制,为地方高校应用转型提供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良好的制度保障。第二,高校外部层面上,要注重处理好高校与地方政府或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加强校地互动,合作双赢。
总之,我们强调地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发展中的供给侧改革既是理性审思的结果,也是地方高校发展中的必然。供给侧改革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有着高度的内在契合度;解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供给侧存在着的教育理念偏差、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方式单一化和教师队伍转型困难等诸种问题,可以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经验与做法,从转变教育理念、调整专业结构、改革培养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优化制度环境等方面着力。当然,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或供给侧改革并非一日之功,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需要协同社会各方力量,从寻求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中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