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的高校共青团育人功能转型研究

2018-03-07 17:53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团组织共青团

赵 健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2016年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下发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高校共青团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方案》明确提出了“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围绕高校育人中心任务,针对学生学习就业创业、创新创造实践、身体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要求,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这项改革举措的提出,既是对高校共青团以往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实践育人作用的充分肯定,也向高校共青团提出了一项新的课题,即在新时期如何适应改革需求,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水平。

一、高校共青团育人功能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

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高校共青团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举措之一,其实践核心就是实现第二课堂的课程化,课程化构成了第二课堂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基本内容,而课程化这一充满了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意味的命题,其目的正是要解决学校共青团工作疏于规范化、制度化的问题,摆脱共青团工作的现实困境,实现共青团育人范围和育人效益的双突破。

(一)转变育人观念,突破共青团工作对象的局限

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二八”现象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并未进入到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覆盖之中。共青团所暴露出的“四化”(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和娱乐化)问题在高校也有所反映。高校共青团改革中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要实现共青团工作的全覆盖,转变以往只通过部分学生骨干或少数学生社团群体来替代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实施,树立青年学生在成长发展道路上 “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育人观念。这一“以生为本”和“以青年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观念,促使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必须在功能上实现从“满足部分”到“满足全体”的转型。

(二)转变育人方式,突破共青团工作成效的局限

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工作遵循的基本方向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然而现实是,共青团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甚至脱节;服务学校教育发展大局成效难以衡量,更难以显现,这成为困扰共青团工作的难题。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就是促使共青团转变以往工作零敲碎打的项目化运行方式,解决育人成效“被稀释”的难题,打破徘徊于中心工作边缘的僵局。通过借鉴第一课堂的做法,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同时规范第二课堂的实施,制订课程管理办法,强化课程要素保障,形成明确的制度安排和工作体系。这一新型育人方式的提出,促使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必须在功能上实现从“围绕中心”到“进入中心”的转型。

二、共青团育人功能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从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的核心任务和共青团育人功能转型路径上看,共青团将在第二课堂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两个方面承担重要责任。因此,高校共青团必须更加直接地根据青年学生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打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两张皮”、青年需要和团学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共青团育人功能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在于共青团自身需要实现“两个转变”。

(一)从活动项目的组织者向课程教学的组织者转变

活动项目之于课程教学,前者强调参与性、适应性和导向性,是柔性的;后者强调规范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是刚性的。对于高校共青团育人功能发展来说,其题中之意就是要在原来工作柔性特点的基础之上,着力提升工作的规范性、逻辑性、系统性水平。

规范性首先体现在学校共青团对 “第二课堂成绩单”本身的制度设计。共青团要将第二课堂是否纳入了人才培养计划、是否进行学分制管理、是否有明确可行的实施方案作为衡量第二课堂制度建设和自身工作规范性的主要依据。其次,规范性还体现在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要素配置上。共青团组织要将课程开发所需的时空条件、经费支撑、指导教师和指导教材等要素是否完整作为考察课程建设规范性的重要内容。

逻辑性要求共青团组织在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必须注重课程构建的育人原则,坚持目标导向。通过深入研究人才培养的基本逻辑和第一课堂的教学逻辑来设置相应的第二课堂课程,使第二课堂充分对接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目标。另一方面,必须注重实践育人的基本规律。在课程建设中,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普遍需求,根据青年成长规律的内在逻辑来开发课程的具体内容,调整课程的实施形式,检验课程的育人成效。

系统性首先要求共青团必须深度融入学校的育人体系之中,充分参与第二课堂课程规划与设计、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学分认定与预警、学生评价与诊断等一系列育人活动,保障第二课堂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深度融合。其次,共青团还必须在课程建设、资源开发、课程认证和课程质量管理等方面建立有效和完整的工作机制,推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形成协同育人体系;推动第二课堂课程模块和内容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的学生素质培育体系;推动第二课堂成绩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形成科学的互动关系。

在从活动项目的组织者向课程教学的组织者的育人功能转变中,应当着重考虑建立多部门、跨层级的,由共青团承担具体事务的第二课堂课程管理机构,实现学校对第二课堂的统筹管理和共青团对第二课堂建设的主导作用,引导共青团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发挥重要力量。如南京工业大学成立了校、院两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与训练中心、淮海工学院构建了大学生成长成才自我管理委员会等都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与学生课外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发展,促进了学校共青团在育人体系中的角色完善和功能发展。

(二)从主要依靠组织层级化管理向重点依托组织扁平化管理转变

高校传统的共青团组织工作管理模式是 “学校团委、院系团总支、班级团支部”的三级结构模式。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工作项目随层级下达;二是工作条件各自独立筹措;三是工作内容基本趋同。传统层级管理模式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作覆盖面,但另一方面层级化给予基层团总支、团支部自主发展的空间有限,不利于调动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而在第二课堂活动项目课程化建设的背景下,要突破课程项目“质”与“量”的问题,应当重点考虑实现共青团组织的扁平化管理,重点激发院系、班级团组织作为第二课堂课程建设主体的积极性,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共青团育人功能。

一是完善第二课堂课程开发决策权的分配机制。在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建设论证决策中,校级团委应当明确,涉及青年学生普遍需求的第二课堂课程项目可以保留自身的决策权。而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学生发展需要的第二课堂课程项目和基层团组织长期形成的特色课程项目,则可以将决策权下放至团总支层面。如果权力不能下放,长期集中在校级团委单个层面,就可能造成第二课堂课程项目内容过于宽泛,对学生发展的精准服务程度不够,甚至会导致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价值逐步衰减。作为校级团组织,不仅需要合理分配课程开发权,还需要做好课程建设的宏观调控。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实施方案中就明确了校、院两级团组织在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社科、文化艺术和志愿公益等课程项目建设数量、比例的指导性意见,最大限度地保障各种类型的课程协同发展,引导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校级团委还设定了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的负面清单,规定了哪些活动不适宜进行课程认证或学分认定,对规范基层团组织的课程开发实践和激发基层团组织课程开发的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要加大对院系、班级、社团等基层团组织的直接指导和帮扶。院系团总支在高校共青团组织体系中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位置,它最广泛地联系着广大班级支部。班级团支部是共青团工作项目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学生社团则在高校中吸纳了最为广泛的学生兴趣群体。要加大对这三类团组织的直接指导,一方面对基层第二课堂课程开发的原则、目标进行指导,引导基层围绕第一课堂开发第二课堂的专业素质类课程;另一方面则是对基层第二课堂开发的师资配备、经费投入、品牌项目进行直接支持,特别是将支持基层团组织的相应计划纳入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年度预算之内。对基层组织的直接支持有利于实现第二课堂课程开发的多样性,扩展课程覆盖面,同时更有利于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活力。

三是要在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第二课堂课程的评价、评教活动。第二课堂课程的实施同样要遵循学校课堂质量管理的基本方式。由学校和院系两级团组织定期开展评价活动,及时改进课程实施方法,提高课程效益。课程评价和教学评价既要利用线上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要进行线下座谈和调研,实地了解和掌握课程实施的真实情况与学生的真实感受。对评价的结果,两级团组织应当进行科学分析与合理运用,根据课程效益及时调整课程模式或内容,提高第二课堂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三、高校共青团育人功能转型发展的根本保障

不论是进行第二课堂组织工作角色的转变,还是实现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型,高校共青团育人功能完善和转型发展的根本保障归根到底是“人”,特别是高校各级共青团干部群体。基于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实践,应当分两个方面强化对共青团干部的培育。

(一)强化教学研究型共青团干部的培育

对于课程建设而言,作为主导的高校共青团,特别是校级层面的高校团干部应当掌握相应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和教育学一般规律。教工团干部应当对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始终保持高度关注,深入研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内在的学理逻辑和互动关系,为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与科学指导。因此,教学研究型团干部对于第二课堂的建设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应当通过研修学习、课题研究等方式引导团干部从事教学研究。这也是高校团干部不断完善自身素质获得成长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强化学习型基层共青团干部的培育

对于组织结构扁平化而言,由于课程建设的决策和资源实现了下移,院系和班级团干部的能力素质就需要大幅提升。因此基层两级团组织的团干部本身应当掌握必需的课程知识,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成为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专家。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让他们定期参与相应的业务培训学习。这是完善高校共青团干部的培育体系和促进共青团育人功能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结语

高校共青团育人功能的转型,一方面表现在工作组织模式的转变,即由柔性的活动模式转变为刚性的课程模式;另一方面体现在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完善,即由传统的层级化管理逐步向扁平化管理过渡。在这一转型实践中,应当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尊重青年学生自我教育与强化共青团组织教育的关系;二是发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实现共青团政治引导的关系;三是推进共青团工作重心下移与提升共青团工作协调统筹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青联发﹝2016﹞18号[A].

[2]谢相勋.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

[3]秦涛,张效利.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升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7(10):43-49.

[4]沈威.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职能定位及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1):108-114.

[5]胡献忠.共青团育人功能定位及实现程度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2):80-86.

[6]赵健,谢欢,章樱樱.依托PU平台打造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探索[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88-89.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团组织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