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婷婷
(山东省新泰市泉沟镇果庄学校 山东 新泰 271200)
小学时期的孩子们正处于生理和心智发育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孩子们的教育影响不容忽视。随着中国发展软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文化。在这种大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不能像以前那样单纯的带领学生学习西方文化,我们要把中华文化元素融入进去,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有“三字经”“四书”“五经”等教育典籍,还有儒学、道家、墨家等学术理论上的“百家争鸣”,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1]。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语言历史背景。小学生学习英语,通过学习语言、阅读历史出版物,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然而,小学学习阶段也是理解外部世界、促使自己思考的关键阶段。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西方语言和文化进行阐释,也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比较,有利于孩子们在学习历史中接受语言。因此,小学英语老师在平时上课时,可以结合自己家乡的一些风俗习俗、符合传统节日之类,如“嫦娥娥月”“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这些都可以使得英语课程符合小学生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西方国家文化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的语言和文化,并且使两者兼而有之。
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词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从词汇教学入手。正常来看,小学英语的学习都是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就是给学生打基础。小学生比较爱玩,可能会觉得很枯燥而学不进去,要求他们死记硬背对小孩子们来说也是很痛苦的。在词汇学习中,老师可以讲一些有意思的传统典故,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例如,我们学习 “apple”这个词时,除了讲它的基本意思“苹果”以外,还可以说一些其他的经典故事。就像《神笔马良》,在穷困时吃不到苹果,他有了神笔以后想吃多少苹果就可以画多少。学习涉及色彩的词汇,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词汇的形象感。例如,中国古代皇帝的龙袍都是黄色的,代表着财富和权力;黑色比较庄严和严肃,一般用于葬礼和其他场合;红色看起来很喜庆与吉利,传统婚礼上比较喜欢用红色,红色的蜡烛红色的礼服等。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词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
大家都知道,英语的学习本身是一门语言的学习,所以多说多讲对英语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意思的小情景剧,根据古代的一些典故,让同学们复制表演出来,这能很好地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使学生把英语知识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学得更透彻。由于小学英语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都是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些大作业,情境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如果教师能创造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情境,就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2]。例如,当学生学习西方圣诞节时,老师可以讲讲我们中国的春节,现在中国春节已经走向全世界,好多外国朋友也在过中国春节;小朋友们学到了关于春节的节日习俗,就可以和国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过节经历,还可以交到更多的新朋友。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对西方文化了解的同时也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现在小学英语课本上的配图啊、节日啊、食物啊大部分都是外国的东西,教科书中火腿、面包、三明治等食物都是典型的西餐,节日的知识内容一般是感恩节、圣诞节等,很少提及中国传统节日和传统食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当学习西餐的饮食文化时,也要学习有关于筷子的历史文化。筷子真的是大有讲究的,别看它是我们餐桌上最普通的一个东西,但是包括它的形状、长短、粗细都是很有讲究。在教授西方节日时,可以谈论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然后通过互相对比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3]。
在教科书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时,应比较全面地与英语课程结合起来,老师备课过程中应准备足够的材料,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
在完成小学英语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典故设置一些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4]。例如,1-3年级的学生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传统食物,并且介绍它的典故;4-6年级的大孩子们可以学习中国传统的就餐礼节,包括吃饭的时候大家怎么就座之类的;可以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创作一本英文画册,比如根据传说中的形象画一个“年”的画册,然后用英语去表达。
在当今时代,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逐渐被大家认可,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把中国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学习语言能力最大化。现阶段,如何将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需要所有教师进一步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