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之间的关系

2018-03-07 15:26:26◎柯
文化产业 2018年24期
关键词:策划博物馆青少年

◎柯 俊

(陈嘉庚纪念馆 福建 厦门 361021)

青少年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关键,博物馆作为当下青少年最为直观的教育机构,应承担起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职责,加强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在现阶段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应针对青少年的性格与学习特点,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科学地策划青少年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在博物馆现代化发展中,也应突出其青少年教育功能,通过青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与公众的互动,认真总结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策划经验。

一、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

对于青少年教育而言,博物馆能为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历史资源,是实现课外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博物馆本身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其教育功能更加贴合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要求,能更加直观、有趣地展开青少年教育,为青少年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从而扩展青少年的学习视野[1]。博物馆内的环境与学校教育环境不同,直观的实物展览以及文字诠释,能让青少年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扩展眼界,从而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此外,博物馆能更加灵活地展开青少年教育,借助博物馆现有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等,有效的对青少年开展精神文化教育,实现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的传承,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2016年博物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海丝文化,嘉庚精神”的系列活动中,青少年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自由浏览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参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主题活动了解陈嘉庚生平事迹,并通过“丝路帆远”小水滴读书会等活动增进了青少年对海丝文化、华侨精神的认识等。由此可见,博物馆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博物馆具有天然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既能展现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又能明确青少年是博物馆教育的主体,丰富青少年教育形式以及教育内容[2]。

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要点

对于青少年教育而言,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挖掘与发挥,是为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展览以及快乐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

首先,博物馆教育较为灵活生动,没有学校教育那么枯燥和古板。但是针对青少年展开教育,需要明确教育活动的策划主题,制定好整个活动方案,才能有序开展各项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

第二,青少年作为博物馆教育的主体,博物馆应针对青少年的性格以及精神特点,利用好自身的资源,加强对青少年教育的认识。遵循实践育人以及社会协同育人的理念,解决当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方法单一以及博物馆解说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有效体现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实现青少年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有机融合[3]。

第三,博物馆作为综合性的文化机构,其教育应对现代教育体系产生积极影响。所以,博物馆应加强对青少年教育内容的整合,并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教育资源,将博物馆打造成青少年感知历史、探索未来的重要文化场所,成为青少年学习的第二课堂。

第四,博物馆要丰富教育形式,为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接近博物馆提供多种途径。博物馆还应该组织多样化青少年娱乐活动,基于寓教于乐的理念,让青少年与博物馆之间保持优良的互动关系。要做好以上工作,博物馆要加强与学校的互动,有组织地开展青少年博物馆阅览活动,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吸引青少年。在“嘉庚精神宣传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陈嘉庚纪念馆、华侨博物院、厦门市青少年宫等联合举办了“嘉庚语录心中记”中小学现场硬笔软笔比赛、“烽火弦歌”校园巡回图片展、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之嘉庚纸模创意赛等,提升了博物馆教育效果。

三、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措施

(一)实现展览内容创新

现阶段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方面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缺乏深层次的互动,博物馆的一些活动构建并没有与青少年融合,使青少年活动参与积极性不足,影响了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博物馆在活动前缺乏对青少年参观心理的认识,没有从青少年群体发展角度确定活动内容,降低了博物馆教育的实效性。鉴于此,博物馆在进行青少年教育活动策划时,应认识博物馆自身与青少年教育之间的关系,创新展览内容以及形式,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4]。

(二)实现展览讲解方式创新

以往博物馆在展品讲解时,基本都是采用专业的讲解方法,不利于青少年学习与理解。因此,在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策划中,馆员应加强对博物馆教育策划的认识,以便于创新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博物馆应加强馆员对青少年教育的培训,结合博物馆现有资源明确青少年教育的方向以及教育内容,专门针对青少年教育进行讲解创新训练,为博物馆优化青少年教育形式奠定基础。例如,在“博物大观,文化校园”的校园巡展活动中,博物馆专业讲解员与志愿者走进23所中小学校开展了百场宣讲活动,讲解前他们曾多次参与青少年活动,了解到青少年教育的特点,最终成功地为2300多师生进行巡展内容的免费讲解。

(三)实现陈列方式的创新

博物馆应加强第二课堂教育基地的建设,对青少年实行免费开放,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观学习。博物馆应基于自身的公共教育职能,针对青少年教育。面对青少年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文化知识薄弱以及思想单纯等问题,简易化地进行博物馆事务展览,激发青少年参观学习的兴趣[5]。此外,博物馆还要进行实例教育活动,以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例如,在2016年以“海丝文化,嘉庚精神”为主题,围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策划各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博物大观,文化校园”校园巡展、“丝路帆远”小水滴读书会、“丝路启航”重走丝绸之路、“南风微薰”青少年科普教育等主题讲座等各种活动。在厦门市教育局、集美校委会、厦门市青少年成长教育协会、厦门市青少年宫、华侨博物院、陈嘉庚纪念馆等共同努力下,让青少年学生能深入了解嘉庚精神内涵,加深对华侨精神的理解,培育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中,应加强对青少年性格、学习等特征调查,为博物馆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奠定基础,确保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策划与开展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策划博物馆青少年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青少年发明家
博物馆
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本期策划
露天博物馆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中国火炬(2012年11期)2012-07-24 1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