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群众文艺精品下乡的现实意义

2018-03-07 15:26:26董萧瓯
文化产业 2018年24期
关键词:群文精品文艺

◎董萧瓯

(乐清市文化馆 浙江 乐清 325600)

群众文化工作者经长期努力,从人民群众的生活里挖掘、整理、提炼、生产出来的优秀文艺精品,具有地域风格浓、生活气息重、时代精神强等特点。打造群众文艺精品,是为了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优秀的作品提振民族精神之目标。

但在群众文艺创作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就像群众所讲“排戏为了评奖,演员为了获奖,领导是基本观众,仓库是最终归宿”等现象[1]。花众多财力物力人力推出的精品,其最终结果却束之高阁,这是巨大的浪费。

群众文艺精品下乡,有利于提升文艺下乡质量、促进基层文艺创作,有利于传递正能量、传播主导思想;群众文艺精品下乡,对于最大程度发挥精品的价值、促进基层文艺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提升文艺下乡质量

群众文艺精品下乡,是一项重要的群众文化工程。这些年,各种创新手段层出不穷,诸如政府购买、自主点单等等。例如送艺下乡,本是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但因其总体质量不高,并伴有疲软应付之趋势,使这项“惠民行动”的服务价值渐渐变得模糊。

群众文艺精品本身所具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特点,其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势必与百姓舞台上群众自娱自乐的节目完全不同。

通过群众文艺精品送下乡,提升文艺下乡的质量,从而塑造文艺下乡的品质意识,让群众真正共享到新时代文化发展成果。其实送文艺下乡工作和任何其他工作一样,如果你心里不装着老百姓,老百姓就不会买你的账。群众文化不能总是停留在唱唱跳跳,说说笑笑;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是我们文化建设的一条底线,同时我们也要立标准、树高线,以时代最强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二、促进基层文艺创作

群众文艺精品下乡,可以提高基层的创作能力。精品所具有的高度的提炼性和艺术处理的独特性,往往包含了创作者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情怀、艺术修养。通过群众文艺精品下乡的途径,让基层文艺创作者最直接最便捷地接触精品,并通过欣赏精品,开拓视野,探寻文艺创作的规律和方法。

群众文艺精品下乡,可以带给基层以创作灵感。每一个群众文艺精品都来源于生活,而且可能就来自于你身边最熟悉的故事,但是通过创作者的精心创作,以艺术的形式重新呈现,它所具有的感染力会更加集中,更加具有爆发力。通过欣赏精品,产生强烈共鸣,不仅可以增强基层文艺创作者发现素材的敏锐性,同时也能提高基层文艺创作者的创作自觉性和自主性。

三、有利于传播主导思想

群众文艺精品下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群众文艺精品,其思想性、导向性会对社会舆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具有极大影响。文艺精品本身所具有思想高度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传递正能量都有积极的作用。

群众文艺精品下乡,有利于振兴民族精神。面对社会文化多元变化,必须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新时期文艺作品必须发挥教育功能,不能变成单纯博人一笑的“快餐消费”[3]。应通过戏曲、小品、歌舞、书法、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时代脉搏,展示新时期新形象;应以文艺精品独有的精气神,凝聚群众情感,提振民族精神,给人带来追求正义和光明的力量激励。

群众文艺精品下乡,有利于涵养人文情怀。文艺作品一味高大上、不接地气不行,但无底线的低俗、媚俗更不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文艺的定位过浅,对其传承教化功能认识不够,导致基层文艺活动量多质低。群众文艺精品在意识上的先行性、精神境界上的高度性,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传统美德,引导人民群众不断追求卓越、体味幸福[4]。

四、提升基层文化活动水平

多年来,群众文艺精品下乡不能形成常态化,一是意识问题,二是组织难问题。群众文艺精品的参与者都是业余人才,要把他们在一个阶段内同时组织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也对提升基层组织活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县(市)级的文艺精品下乡为例,要出一台群众文艺精品,这些节目的时间跨度至少也有三五年;但精品打造完成后,队伍就散了,要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重新把这些年的精品重新聚拢起来、组织在一起,确实有一定难度。当然,也正因此给基层的群文活动组织者提出更高要求。基层文化主管部门应认真思索:如何能把精品下乡列入日常工作之内,在精品打造过程中就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使文艺精品的打造和反哺形成一个机制;如何通过精品打造和精品反哺的系统化,使群众文艺精品工程健康发展。

所以,我们要积极提升基层群文活动的组织水平。群众文艺精品下乡,活动规格相对会比较高,活动的策划和宣传比日常的文艺下乡都会更加严谨、更加细致。这些活动策划的细节,都会给基层带去积极有用的信号,手把手带动基层的文艺活动组织者主动追求规范化、品质化的文艺精品,消除基层群文活动组织者在主观上的随意性。

同时,大力开拓基层群文活动的创新思路,从实践经验来看,一次高品质的活动策划,会给地方积累宝贵的经验。群众文艺精品下乡,就是给基层提供了规范性的样本。对于帮助基层打开办活动格局、创新工作思路都提供了一定的范本,有利于改善基层举办活动“千村一面”的局面。艺术是创造性的行为,最怕的就是重复和简单模仿。丰富的群文精品下乡,会给基层文化活动带来变革与创新。

总之,文艺是以审美手段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任何一部好的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群众文艺精品反映时代前进的方向,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5]。基层群众文化需要文艺精品的滋养,最大程度发挥文艺精品价值;要不断提高群众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群众文艺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群文精品文艺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1942,文艺之春
环球人物(2022年8期)2022-04-25 21:32:42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群文活动
大众文艺(2018年19期)2018-10-19 09:27:44
□文艺范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7期)2017-09-05 10:01:26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1
心经精品
中国篆刻(2017年2期)2017-05-17 06: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