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江苏 无锡 214153)
以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为目标,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既是新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现实需求,也是新时期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受需求侧改革思维的影响,我国高职教育注重规模扩张,发展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则相对不足,与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适应性不强,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用供给侧思维引领内涵式发展[1]。
供给侧改革注重对问题本质的研究,通过改革推进要素创新和结构优化。这种改革必然对高职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也存在供需错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必须着眼于中长期发展的需要,从供给侧视角去考虑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发展问题。
高职教育在供给侧改革中的地位特殊,既是供给侧改革的对象,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主体,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以提高供给质量为根本,通过产业优化升级、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等,推进要素创新和结构调整,增强新型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种改革必然对新时期的高职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之一,高职教育应当及时转变观念,从全局出发,主动调整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探索新动力、激发新活力。教育领域作为经济发展宏观领域的供给侧,其可持续化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高职教育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尽管国家宏观层面的高职教育发展政策导向已经非常明显,但高职教育发展更需要高职院校微观层面的主动作为。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增强合作意识,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争取多方资源,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多方参与的合作办学模式等,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更大的活力。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通过需求引领,建立适应未来需求变化的新型供给体系。高职教育是人才资源的供给侧,应当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人才资源的有效供给。一方面,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与区域产业结构需求进行对接,通过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增强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应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面向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供给侧改革需要高职教育细分市场,针对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由同质化竞争转向个性化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品牌。具体来讲,高职教育发展应以行业为背景,针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确定办学定位;以产业为引领,围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布局来设置专业;以岗位为对象,着眼于岗位实践能力培养来促进教学改革。通过个性化发展,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竞争优势,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其发展方式必然受到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高职教育在需求侧改革推动下通过规模扩张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粗犷式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存在脱节,因此,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核心要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于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提法变动较多,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到2003年,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级技术人才”,如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第二阶段从2004年开始到2010年,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职教育要坚持培养面向一线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第三阶段从2011开始至今,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教育部在《关于委托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修)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提出高职院校应围绕“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自此,“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始在国家各类文件中出现,并成为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
人才的内核一般由基础性内核与外延性内核构成,其中外延性内核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社会化后的职业技术、职业技能[2]。尽管我国关于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提法变动较多,无论是最早强调的技术型,后来强调的技能型,还是现在强调的技术技能并重,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突出了所培养人才的技术应用和革新的能力,具有鲜明的面向岗位的实践性特征,即强调高职人才在社会化后的岗位实践能力。因此,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深刻把握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这一本质,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高职学生面向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培养。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催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以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载体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这种新的社会形态中,以“互联网+”为引领的全行业互联网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的本质是跨界,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使互联网和各行各业进行深度融合[3]。在信息化时代,行业边界日渐模糊,互联网与零售、金融、教育、医疗、汽车、农业等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加速,传统产业正在积极向互联网靠拢,互联网也在不断影响传统产业的转型。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跨界呼唤人才供应链的变革。本质上,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是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平台促进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在层次上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专多能”的“跨界人才”应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一方面,人才市场中跨界人才需求正在不断扩大,在全球职场社交平台Linked in(领英)发布的中国“最跨界互联网公司”榜单中显示,目前国内对跨界人才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中的专业总数由1170个精简至747个,体现了跨界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通过从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和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地区)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比例与国民收入水平相关,人均国民收入越低的国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所占份额呈递减态势,其中传统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最大;反之,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所占份额呈递增态势,其中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增大。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是劳动力的转移,传统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减弱,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缺口则不断加大。由苏州市人社部门发布的《苏州市2016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显示,181个紧缺岗位都涉及新兴产业,包括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其中近半数岗位紧缺指数达到5级,属于急缺岗位。面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还不强。因此,构建适应需求变化的人才供给体系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研究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提前做好区域经济动态预测和人才需求预测,按照“新领域、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特点,及时优化高职人才培养结构,着力提升高职人才精准性供给能力。
供给侧改革对高职教育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加强内涵建设,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跃,实现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推进职教集团化办学。职教集团化办学是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4]。随着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的出台,多元主体组建职教集团开展合作办学,将是今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深入开展内涵建设必须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教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一方面,通过构建“产业—专业”的对话机制,集团成员就人才培养方向、专业改革内容、教学组织模式、课程建设标准等展开对话协商。校企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可以有效促进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的广泛联系。另一方面,通过搭建“1+1+N”合作平台,由一所高职院校与一家企业牵头构成共建主体,吸纳同行业其他企业和同类型其他高职院校共建共享,变双边合作为多边合作,发挥骨干成员作用,兼顾其他各方利益,实现平台资源的产、学、研、用一体化。
2.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混合所有制”是经济学术语,是指分属不同性质所有者的产权共存于同一经济体的经济形式[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将“混合所有制”从经济领域引至职业教育领域,提出了“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并享有相应权利”。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的复杂工程,就高职院校本身而言,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界定民间资本。目前常见的民间资本参与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式有投资、捐资和出资,无论是采取哪种合作方式,高职院校应当做好充分调研,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广泛听取校企双方专家意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做出正确的决策,不可盲目跟风。二是开展先行试点。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不宜全面铺开,而应拿出一些与企业联系较为密切,具有一定合作基础的专业进行先行试点,让试点的“混合制”专业与“公办制”形成比较,从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加以完善。
1.专业设置对接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专业设置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办学的根本性问题,也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布局和人才需求为引领,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转型升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区域人才结构和人才数量实际需求的研究和判断,建立起产业需求引导、院校主动调整、专家论证认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积极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发展新专业。如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考虑发展新材料、太阳能技术应用等专业;对接先进制造业,应考虑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专业;对接现代服务业,应考虑发展智能家居、互联网+旅游服务等专业。
2.课程改革对接职业岗位需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胜任力,以满足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育人规律,建立起“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其次,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形成课程开发的共赢机制,双方共同参与,制订出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教学计划。第三,高职院校应加强对职业岗位的调研和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发与职业岗位联系密切的项目课程,确保所开发的项目课程具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3.教学模式对接生产经营过程。为确保教学过程与生产经营过程的对接,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应突出企业生产经营规范,把企业生产经营标准、设备操作规程、质量安全要求等融入教学内容,同时加强对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调研,及时将前沿性的知识体系和工艺水平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了解。在教学方法上应遵循技能人才的育人规律,加强仿真训练,或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实践操作;或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项目任务,达到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在教学考核上应执行校企双重管理标准,建立校企双重考核机制,加强企业对学生工作过程的控制和指导,并相应增加企业对学生的技能、考勤、绩效等方面的评价。
1.建立企业技术骨干的兼职任教常态化机制。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是高职教育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作,通过制订激励性制度,建立起企业技术骨干兼职任教的常态化机制,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和创新创业导师,大力优化专业教师结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通过相关制度改革,开展企业技术骨干教学能力岗前培训,制订企业技术骨干兼职任教的课时要求和标准,落实企业技术骨干兼职任教的相关待遇等,并为企业技术骨干在校内申报相关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创造有利条件,使企业技术骨干能够真正扎根在高职院校,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2.完善校企共建教师的企业实践流动岗机制。坚持“一师一企”,遴选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合作企业,校企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岗,推进教师企业实践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在合作企业常设教师企业实践岗位,高职院校应采取以在职进修为主、脱产进修为辅的模式,以考察调研、技能培训、定岗锻炼、企业挂(任)职等为主要形式,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重点学习和掌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组织方式、岗位设置、生产工序、操作规范、用人标准、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等,使专业教师能够结合企业实践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
1.共建研发平台,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水平。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企业技术骨干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通过设置一些非常设岗位,校企共建产业技术研究所、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双栖型”教师工作站、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鼓励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相互兼职,开展相关技术服务研究。学校得到了企业委托的课题和捐赠的设备,企业得到了学校提供的场地和基础性研究成果,通过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实现科研水平的共同提升。
2.依托项目引入,加强高职院校实践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设置和实践教学需求,依托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基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共建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训实习中心。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按照工学结合、知行统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对学生进行“实时顶岗”和“全程工学交替”,学生通过完成实训基地的项目,实现从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递进式提升。
3.促进成果转化,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高职院校应坚持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积极构建“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互动共赢合作机制。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立足于高职办学特点,以技术服务为研究的出发点,以提升企业管理绩效、减低企业生产成本、改进企业生产工艺等为目标,开展针对性研究,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知识性、经验性、智力性服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积极构建与企业的沟通机制,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到平台搭建、成果转化、效果跟踪的研究项目前、中、后期整个管理过程中,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