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

2018-03-07 11:56钱春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河海大学众创实践性

钱春琳 陈 玲 张 颖 高 坤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江苏常州 213022)

1 时代发展背景

1.1 大数据时代含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正式进入大数据时代。而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彰显他的优势,它占领的领域也越来越大,各种利用大数据进行发展的领域正在协助企业不断地发展新业务,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创新运营模式。

1.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1.2.1 顺应时代潮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以来,中国掀起了创新创业的一股浪潮,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流砥柱,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加入创新创业的大潮流,为我国创新创业事业添砖加瓦。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就业型人才改变成创业型人才,因此高校的教育目的也随之改变,将开设更多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正确培养创业型人才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以及各种新兴产业的发展。

1.2.2 拓宽大学生职业选择,提高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存活率

创新创业素质具有引导性,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都会在学生今后创业或就业中得到展现。同时,相关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就业这一条道路,拥有自主创业能力,无形中就拓宽了大学生的职业前景。就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而言,主要通过GYB、SYB、创业学等创业课程,以及创业大赛等方式为具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创业辅导、技术咨询以及创业实践的理论帮助。高校教育为他们提供该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类的理论知识,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了解商企模式的变化;同时,在较成熟的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日后的创业实践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2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不足

2.1 教与学信息不对称,课程缺乏实践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校也越来越注重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并设置了诸多创新创业类课程,为有需要的学生群体提供基础知识理论学习。但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健全,教与学信息不对称,简单来说,即老师教授的内容并不是学生想学习的内容;现阶段的授课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的“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的阶段,传统的授课模式及授课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直接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反馈效果不佳的现象;而授课形式仅停留于课堂,缺乏实践性,导致学生无法灵活地将僵硬的课本知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间接地导致部分创业学生的创业过程存在技术含量低、创业项目存活率低的问题。

2.2 创新创业宣传内容缺乏针对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

近年来,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工作正与时俱进,但在引导创新创业宣传内容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提高。我校三院的创新创业宣传内容一直以来都没有较强的针对性,这种大面积统一宣传的手段虽然可以直接接触到学生群体,便于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但其缺点在于:没有针对性的宣传,不能直击学生群体的创业需求,因为各个年级学生的创业需求不同。比如:低年级学生倾向于理论性的知识,而高年级学生则倾向于实践性的课程。久而久之,会逐渐磨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直接影响他们创新创业成果的质量。

2.3 校园众创空间认知度不高,创新创业资源有限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我校的协同创新组织正在逐步增长中,例如梦飞扬众创空间;但这些协同创新组织正处于发展期,所以暂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缺少官方渠道的宣传推广,从而导致其在校内外的知名度都不够高,吸引的外界投资和入驻项目都较少,同学们也鲜有机会与优秀创业者面对面交流。此外,我校的创新创业资源也十分有限:基础设施上,我校缺少一个开放的、供创业学生讨论的环境;师资力量上,学生可咨询的创业导师和咨询机会都很少,就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而言,学校邀请的校外专家由于时间原因到校指导的次数很少,导致学生鲜有机会与其沟通交流。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及创业项目存活率。

3 大数据时代下改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措施 3.1 通过数据分析完善教育体系,增加学生创业体验

完善我校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类的创新创业课程选择,而且为他们多元化的创业发展方向提供了可能性。建议老师们深入学生群体,以问卷调查、采访等形式收集关于“意向上课内容”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在数据的基础上构建逻辑模型,达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效果,从而能够直接地了解到现阶段学生群体意向学习的类别,在此基础上对授课内容进行相应调整,进一步提高教育深度。同时,增加实践性创新创业课程,可以使学生灵活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而实践性的课程可以通过深化与嘉壹度青年创新工厂(以下简称嘉壹度)的合作来实现,而此举的目的,除了增加学生创业体验感外,更是为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存活率。

3.2 创新创业宣传更有针对性,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动性

为了区分开不同年级意向了解的资讯种类的差别,建议抽取各年级部分学生,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和方向,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法,建立多项一维衡量指标,对同一指标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异同点,从而调整学生组织创新创业宣传内容的方向,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氛围的营造。就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而言,低年级的学生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启蒙教育,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创业大讲堂”这种理论性、体验式的创业启蒙活动资讯;高年级的学生缺乏“实战经验”和深度的理论学习,因此他们更倾向于类似嘉壹度的e+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等实践性、综合性较高的资讯。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学生组织的宣传内容和方向从根本上进行了升级和更新,更具有针对性的宣传使得创新创业的氛围最大化,真正地做到“协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

3.3 双向推广高校众创空间知名度,大力挖掘潜在资源

双向推广我校梦飞扬众创空间(以下简称梦飞扬)的知名度是帮助学生孵化、推广创业项目的一项重要举措;校内,我们可以以创业成功的学生代表作为梦飞扬的成功创业典型,并通过三院创新创业平台进行大力宣传,传播创新创业正能量,给予学生创业自信,从而加深梦飞扬在学生群体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创业团队入驻众创空间,让创业者们能够有互相交流的机会,促进思维的碰撞;校外,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外宣渠道和公众平台对典型案例、典型创新创业活动的相关信息进行报导和宣传,进一步扩散梦飞扬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在推广梦飞扬众创空间的同时,还应大力挖掘潜在的创新创业资源,尽量满足创业群体的创业需求,壮大创业菁英班的师资力量,向创业学生提供相应地指导意见,为我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现阶段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与学信息不对称,课程缺乏实践性;第二,创新创业宣传内容缺乏针对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第三,校园众创空间认知度不高,创新创业资源有限。而完善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创新创业教育,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第一,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完善教育体系,增加学生创业体验;第二,创新创业宣传更有针对性,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动性;第三,双向推广校园众创空间的知名度,大力挖掘潜在创新创业资源。

[1]方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167,2016.

[2]廖芳,陆鑫妍.微小型企业创业沙盘游戏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应用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课程教育研究》,2095-3089(2017)36- 封二-01,2017.

猜你喜欢
河海大学众创实践性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成都值得推荐的20家大型孵化器与众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