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连军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 241000)
铜陵市一度是安徽省土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然而其经济发展水平却排名安徽省前列,这自然与铜陵市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近些年来,随着铜矿资源的开采殆尽,铜陵市的经济发展陷入瓶颈,加上长期发展与矿产相关的工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体系改革,为铜陵市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已是刻不容缓。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016年区划调整,枞阳县整体并入铜陵后,铜陵的文化资源开始变得丰厚且有底蕴,千年铜文化、“桐城派”文化等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铜陵市也积极把握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机遇,着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壮大市场主体,文化产业实现百花齐放。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脐带。任何一种方言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方,生活多年之后形成的文化结晶,镌刻着本地独有的文化基因。方言本身作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内在形式最丰饶的语态,而城市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因素之一的方言文化不可偏废。我国城市文化发展过程方兴未艾,方言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民俗艺术,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保护、传承以及进一步的开发是摆在面前的急迫命题。
何为“方言民俗”?这是一个需要探讨与厘清的问题。先来看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英国专家博尔尼在《民俗学手册》里将民俗学研究对象分作三类:第一是信仰与行为;第二是习俗;第三是故事、歌谣与俗语。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在探讨民俗学研究对象时,也提出了的“三分”视角,即:习惯(社会技术);口碑(语言艺术);感情、观念、信仰(心意现象)。我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认为,博尔尼、柳田国男所确立的“俗语”、“口碑”这一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其实可以归纳合并,基本上就是指 “广大民众用来表达思想并承载民间文化的口头习用语,其主要部分是民众集体传承的俗话套语。”在笔者看来,这等于就是明确了方言本身就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姑且称之为“方言民俗”。
明晰了方言民俗的概念后,让我们把方言民俗放到整个城市转型发展的视域中去看。城市转型发展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牵涉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转型,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其中,城市文化转型又是重塑地方精神面貌的有力抓手。城市由人建设,人是思考的动物,交流是人与人沟通思想、加深情感的重要方式。日常最常说的方言,反映了一个地方文化的传播与流变,是认清本地文化基因,认可转型发展方式的重要密码。
铜陵地处江淮之间,长江穿流而过。地理环境的优势决定了文化环境的复杂,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环境,铜陵的方言体现出鲜明的从吴语向江淮官话和普通话过渡的特色,独特性较为明显。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由于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加之周边强势方言的侵蚀,如江淮官话的步步紧逼,铜陵方言的影响力日渐缩小,如今已仅剩最后两个“阵地”在苦苦坚持,即较为偏僻的农村和年老人群。由于和外界的接触渐趋密切,外出务工以及来铜工作的外来人员日益增多,农村的“阵地”失守的危险也日益增加。对铜陵方言民俗进行保护,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民间艺术的形成与当地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共生共荣。铜陵古属扬州,春秋战国时分属吴、楚,铜资源丰富。为争夺资源,政府强征大量劳动力在此劳作。久而久之,塑造了铜陵人民古朴厚重的性格,也造就了铜陵丰富的艺术文化形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铜陵本地传统的音乐形式——铜陵牛歌。
据《铜陵县志》记载:“铜陵牛歌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发源地是操铜陵当地土语的乡镇流潭、钟仓、朱村、顺安一带圩区”。笔者是地道的铜陵本地人,据笔者走访了解,铜陵牛歌的创始可能比《铜陵县志》记载的还要早。牛歌源自牛市,铜陵县原县治所在地顺安镇,每年都会举办兴盛于宋朝的三月三庙会。据了解,以往的庙会上都要举办牛集市,热闹异常,而每当牛市快要收市的时候,大家的热情依旧没有散去。这时在集市边上一处叫做“羊湖”的放牛滩上,便聚集了众多的放牛娃,他们或牵或骑,结伴而行,在放牛滩上随性演唱,“见风挂牌”进行对歌,一场人数众多、精彩非常的“牛歌大汇演”便年复一年的上演。而这种景象也被铜陵县(现义安区)政府写入了当地申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材料中。铜陵牛歌内容多反映农耕时代男耕女织的朴素生活和放牛娃们天真无邪、自得其乐的童趣,“铜陵牛歌”的角调式,巧妙地克服了缺少属音的弱点,悠扬悦耳,被列入首批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安徽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项目。而最令人们感到亲切的是,铜陵牛歌完全是以铜陵本地方言演唱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演唱铜陵牛歌采用的铜陵方言大体上属吴语,但也因迁徙移民而融合了省内周边的繁昌、南陵、无为和枞阳方言,以及外省的湖北方言。许多融汇的方言,让铜陵方言把卷舌音和舌尖音全都发成了舌面音,舌尖鼻韵母代替了舌根鼻韵母。比如“什么”发为“森么”、“棉花”发作“敏花”,“筛子”和“塞子”听起来基本上没有分别。
方言与地方音乐和地方戏曲的关系十分紧密。周振鹤、游汝杰在《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论述“戏曲地理和方言地理的关系”时指出:地方戏曲是用方言演唱的,虽然它也吸收书面语成分和某些别地的方言成分,但是它毕竟是以某一地的方言为基础的,它的听众一般也只限于该方言地区或跟该地方言相近的地区。因此,一个地方的民歌必须用当地的方言来演绎,用方言来押韵,才能听出它最应该有的味道。正如陕北信天游《蓝花花》,如果不用方言来演绎,就会完全失去陕北高原那豪迈高昂的韵味;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假设不使用绍兴当地方言,就表达不出细腻婉约的情感;香港的歌曲也只有用粤语演唱,才能体现那个时代的流行。
演唱铜陵牛歌的方言,押韵的韵脚上受湖北方言影响较明显。 如“e”在铜陵土语中不发“e”,而发“o”。 如此定韵,“唱歌”的“歌”只能变成“guo”,而“荷叶团团啰在水边”的“荷”不能唱成“he”,而应当唱成“huo”才能有原汁原味的当地味道。还有全曲中a和a’乐句结束时,演唱者要能稍微上扬语调,同时加上“哟”或“哎”字收尾,如“去哟”、“歌哎”等。很明显,方言在展示铜陵牛歌艺术魅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正如铜陵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耿宏志所言:“方言的特殊影响使得铜陵牛歌唯铜陵之特有,只能是铜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铜陵独有的本地土语的哺育,才得以创生”。
铜陵牛歌是当地辛勤善良的先辈留给后人的珍品,也是铜陵人民不可多得的引以为傲的文化名片。继承好铜陵牛歌,对发掘与保护沿长江下游一片民间传统音乐,追踪、探寻青铜文明的发展路径具有鲜明的意义。
任何一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城市是地域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之一,地域文化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伴生、相互影响的。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的品牌以及特色,直接体现在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竞争力上。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脉络,城市文化的沉积、衍化又促成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现代化步伐逐渐加快,城市的拆迁、重建的速度逐步加快,地域文化的特点也随之渐渐淡去。而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正是其地域文化。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增大。城市的发展须要在人、城市与地域文化中寻求平衡,三者的平衡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铜陵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期间,铜陵市将着力打造铜陵文化发展升级版,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创全省前列,部分领域争做全国示范,建成长江经济带上独具特质的文化重镇。铜陵方言作为铜陵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铜陵“文化重镇”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铜陵方言民俗的开发,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做好方言民俗资源的记录、整理和保护工作。随着使用人群的减少和对外交往的频繁,铜陵方言中有一些正在萎缩的方言点,如义安区毛桥、永丰一带的圩里话、钟鸣的山里话等一些小片方言孤岛地区,使用人口很少,如不及时记录,随着外来用语的影响,可能不久就会彻底消失。记录、整理这些方言,就是保护铜陵的文化记忆。政府有关部门不妨整合铜陵本地高校、教育以及文化部门,与教育部倡导的全国语保工程相结合,成立一个本地的方言文化研究机构,使语言学家、民俗学家、文化学者等有一个主心骨和活动的平台。
(2)做好方言民俗的教育和深入开发工作。教育部明确指出,普及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特殊方言不仅不能消灭,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语言学习先入为主,对于一个人来说,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生活,除了在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方言的环境中成长的,学习的普通话绝大部分也都带有方言腔调。政府教育部门不妨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强调普通话教学的同时,开设“爱家乡,爱方言”的语言兴趣课程,结合校本教材的开发,引导学生铭记自己是一名铜陵人和自己身上的铜陵属性。同时,政府文化部门也可以借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开发以“铜陵牛歌”为代表的传统戏曲样式,鼓励创作新的更多的作品,将演出送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可尝试制作一些用方言表演的小品、相声,对白使用方言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在摸索中不断开发方言民俗的表现形式。
(3)做好方言民俗借船出海的品牌打造工作。随着铜陵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周边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来铜参观旅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铜陵市政府借机打造了鹊江龙舟赛、顺安三月三庙会、钟鸣竹马灯、大院白姜制作、凤凰山凤丹加工、手工刻铜画等系列民俗庆祝活动。这些民俗庆祝活动大多以方言为载体的形式呈现,具有浓郁的铜陵特色。政府有关部门不妨借机鼓励导游和广大市民,通过铜陵方言和普通话并行的方式介绍铜陵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而让游客把单纯的一次旅行升华为一次文化之旅,拓展开发铜陵人文旅游资源项目,形成让人难忘的文化品牌,促进铜陵旅游事业的深入发展。
总之,保护、传承和开发铜陵方言民俗,是铜陵提高城市凝聚力、丰富铜陵城市文化内涵、深入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努力开发铜陵方言民俗的历史、教化、娱乐和经济功能,提升方言民俗的运用效益,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必须迈过的门槛。
[1]调查引出的忧思:拯救方言就是抢救一方文化[EB/OL].http://www.ce.cn/culture/opinion/200912/07/t2009 1207_20571404.shtml,2009-12-07.
[2]于学权.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EB/OL].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1/01/15/8900301.html,2011-01-15.
[3]铜陵市人民政府.铜陵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Z].2016.
[4]《铜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编委会.铜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Z].铜陵:铜陵市文广新局,铜陵市政协文史局编印,2012.
[5]铜陵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铜陵县志·方言[M].黄山:黄山书社,1993.
[6]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
[8]张士闪,耿波.中国艺术民俗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