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洁,钟 炜,刘建成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物流服务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5)
为了维持电网企业配电网的正常生产运营,在电网公司的生产活动中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物资需求。目前,配网的物资需求主要分为应急抢修需求、日常运维需求和基建项目需求。由于电力行业的专业性以及特殊性,需要的物资是不可能在需求产生之后马上购买并且投产使用,从而使电力企业的生产物资存储量很难控制。同时由于储备清单及定额定置不合理或不健全,造成储而不全、储非所用等问题,形成呆滞储备,储备周转效率低。所以,一方面是仓库有大量无法使用的储备物资;另一方面新采购的物资由于采购周期太长,无法及时供应抢修项目和基建项目。同时,在配网物资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各个区域物资存储仓库管理零散、各个企业配网物资大数据化发展落后以及企业内部关于配网物资的管理系统落后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ABC分类法是指企业通过研究不同产品的总耗量,通过分析得出产品的重要度,在确定库存的时候对不同重要度的产品采取不一样的物资储备管理标准,并分为A、B、C三类。在ABC分类法中,A类物资是价值上最贵重、使用率是最高的,B类物资是价值中等、使用批量较大的,C类物资是价值相对来说比较低、使用率也较小的。
A类:占比成本较高,需求约在65%-70%之间,这类物资可采用控制采购量的方法,缩短采购的周期,实施框架采购,或协议厂家的方式进行解决,以保证物资的准时供应。A类物资与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最大,是物资管理部门管理的重点。
B类:占比成本中等,需求约在25%-30%左右,应采用经济定量进行采购,设置安全库存。
C类:非关键性物资,占物资储备需求的5%-10%左右,可采用经济定量采购的方式,根据电网企业物资需求的特点,常用的物资设置安全库存。另外,该类型物资储备管控的发展方向是采用电子超市的方法进行管控。
(1)物资标准化程度不足,并未建立统一技术标准。一方面工程设计人员对物资标准化存在不够了解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工程设计单位对物资设计技术标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导致工程设计后形成的各类物资需求呈现多样性。
(2)配网物资供货要求时间短,需求分散,供货压力巨大。历年来,各地政府都比较重视城市建设以及城市改造项目,会提出一些“民心”以及“形象”工程,因此需要对配电网进行改造,这些工程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要求物资供应周期非常短,再加上需求物资的地方较分散,对物资的供应带来了巨大压力。
(3)配网物资供货以及配送具有区域性的特点。由于配网电压低、容量小,因此配网物资中某些设备以及材料具备体积较小、价格偏低、品种多样的特点,物资供应商的报价中物资运费的占比较高,例如水泥杆以及铁塔等,这些物资需要直接配送到施工现场。因此,配网物资对应的采购供应商有区域性的特点。
(4)配网工程物资采购时间与需求时间不匹配。由于配网工程施工周期较短,一般最多不超过2个月,如果按照招标流程进行采购,从申报招标到合同签订大约需要20-50天,加上供应商生产履约、配送等,总体时间将超过2个月,最终影响到配网工程的按时实施。
配网物资储备定额的意义在于,物资储备定额必须合理先进准确,在保证工程实施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物资仓储总成本。这是因为,如果配网物资储备水平过低,整体储备量就会过多,最终造成配网物资的积压以及浪费,导致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反之水平如果过高,整体储备量就会过小,就不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1)配网物资的储备定额是编制整体电网物资计划的主要依据之一。物资计划中相关各类物资的储备指标是根据储备定额确定的。当各类物资的需用量确定以后,就能进一步组织采购以及进行库存管控。
(2)配网物资储备定额为各级仓库库存量的管控提供标准。有了配网物资的储备定额,才能对配网物资的库存动态进行监控,提高物资周转率,最终保证项目施工的需要,有效避免配网物资的积压。
(3)配网物资储备定额的设置是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一般来说,物资储备资金在电网企业中占比非常大,储备定额设置效果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电网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的快慢以及经营管理的水平。
当前配网物资定额储备所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项目周转物资(适用于A、B、C类物资)、配网运维检修相关物资、配网应急物资(适用于A类物资)。
通过优化物资品类,建立以储备为主的配网项目物资供应模式,实施“基础定额+订单”动态补仓,适时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物资。各专业技术管理部门完成物资品类优化及采购物资的技术规范编制。从项目设计、设备选型等源头进行标准化,提高储备库存通用性,促进电网设备通用互换。新建工程原则上使用品类优化结果,抢修、更换老产品、升级换代等可使用品类优化前的结果。
配网项目所涉及到的运维检修物资的定额标准,需要参考ERP过去的领取数量以及所涉及到的供电所和供电班组专业存储点备用物资定额,进而通过专业的分析计算核算出预测的数据。通过提取过去年限内配网运维物资在年底的领用情况,除去提前预定的物资流转次数,从而得到配网物资定额数量。最科学专业的物资存储点备用物品和备用物件的定额应当融合配网运维部门内部的标准,并依据以下公式计算:
需集中储备的定额数量=∑(供电所数量)0.5×专业仓储点备品备件定额数量。
电网公司通过统计当前正在运行的设备、台区以及线路规模等相关数据,并参考过去年度所涉及的应急物资解决方案,从而制定当前最科学的配网应急物资的固定额度需求。按照“精简性、通用性、可替代性(大代小、强代弱)、占用库存少、方便领用、相邻互备”的基本思路,针对各供电所的业务范围、故障类别及物资种类情况对抢修物资品类进行优化,以满足各供电所正常应急抢修工作的同时,实现配网抢修物资的模块化、精益化、标准化管理。
主要收集供电所和班组的仓库领取数据以及系统内部领用数据,其中包括供电所日常物资领用记录以及不同时期内配网物资数据。然后通过专业的配网物资分析方法对库存的物资进行全面的进出库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出相关分析资料。以基础数据指导配网物资需求计划的编制,成为物资计划编制审核的重要参考数据。配网物资计划管理员将配网储备定额运用到综合平衡表中,每月在固定时间根据综合平衡表的数据分析结果编制相关配网物资的补货计划,把握配网物资需求动态过程,对低于或超出的配网物资采取相应措施,做好物资补库进度的控制,使配网物资储备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标准化作业在储备物资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购买配网物资的时候,只有通过标准化的规定以及方式,才能科学预估实际需要的物资数量,然后针对物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储备。在现实工作过程中,也可以根据物资分类确定最常用的高效能物资型号。
确定配网存储物资的运转资金在电网公司配网物资管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确定资金之前,一方面需要系统化的了解电网公司运转系统,然后分析不同电力企业的库存量,得出配网物资的平均库存水平,最终依据该数据进行初步的估算;另一方面,在分析不同企业的平均库存水平时,也需要考虑到突发性以及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物资的库存数量造成影响。
对供电所以及供电班组来说,也需要核算出固定额度的需求量、平时的物品消耗量、物资采购周期以及物资需求的频率。
一方面利用ABC分类法管理储备物资,针对A类物资(主要是指事故备品物资)的安全储备期,按最高储备定额储备,保证生产需要;对“B”类物资(主要指轮换备品及机电产品)实施定期进货,按最低储备定额储备;对“C”类物资(主要指消耗性材料)合理库存,也可随用随进,减少资金占用。另一方面,通过物资信息系统与配网物资定额相结合,开发出适用于企业物资管理实际的监控平台,并依托平台对配网物资储备定额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生成数据报告。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可以查找异常项的发生原因,及时补充库存或延迟进货,使各项配网物资的储备水平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配网物资精细管理。
重视配网物资管理与物流总成本管理,根据物流总成本、闲置资金利用情况、物资到货情况、库存周转率、标准化执行率等实际情况建立考核体系。另外,还要加强对材料与配电设备的抽检工作,注重质量管理,重视供应商的关系管理,从而实现电网物资储备定额的长效管理。
[参考文献]
[1]顾自立.现代电力企业物资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陈延斌.供应链与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