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平,凌 霄,代飞勇,邢鑫瑞,张靖茹
改革开放40年来,体育人才作为体育事业的主力军,推动着中国体育事业阶段化的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得与世界隔绝的中国体育有机会走出国门,并随着1971年“乒乓外交”事件走出破冰之旅。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我国第一枚金牌诞生,此后,在奥运争光计划下,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整体持续上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战绩成为目前为止我国竞技体育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进入新时代,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将更为突出,体育人才培养将成为影响中国体育发展的重点问题。鉴于此,研究改革开放40年来体育人才进展将成为现实诉求。
通过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以“SU=体育人才+体育竞技人才+体育教育人才+体育科技人才+体育管理人才+体育产业人才+体育媒体人才”为检索式进行专业检索。来源类别为CSSCI,共检索到1999—2018年的899篇文献,1979—1993年的文献在该数据库没有收录。后以同样的检索式和条件限制,在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年限设置为1979—1998,查到101篇文献,合计1 000篇文献。考虑到文献数量较多,选择采用CiteSpaceV(版本号为5.2.R2)软件对文献进行分析,参数设置是时区分割为2,节点类型分别选择“Institution”“Author”“Keywords”,阈值项“Top N”为50,不进行任何方式裁剪生成图谱。根据生成的图谱节点及节点连线,梳理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人才研究的发展,主要对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体育人才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图1可见,从1979到2018年体育人才的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79年到1997年,年发文量平均为5.7篇。其中1988年出现了一个高峰,年发文量达到16篇。这一高峰的出现与我国重返国际奥委会有关。这时期,学者们对于体育竞技人才和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其中以黄彬等(1988)[1]从骨龄与运动成绩的关系选拔体育人才的研究和杨烨(1986)[2]对高等教育人才结构的研究为代表。1998年之后我国学者对体育人才的研究明显增多。2010年达到最高峰,年发文量达70篇。2008—2011年的发文量占改革开放40年总发文量的26%;2012—2018年年发文量平均50篇。这与我国举办奥运会前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和奥运会后进入体育强国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有关。如杨再淮等(2004)[3]和戴健(2004)[4]对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研究、余曦(2017)[5]对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的研究,均与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紧密相关。
图11979—2018年体育人才研究发文趋势
在文献计量学中,核心作者在学科内具有很强影响力,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6]。根据普莱斯定律,发文量3篇是核心作者候选人的最低发文数[7]。在CiteSpaceⅤ软件的初始页面导入数据,其他参数设置不变,选择“Author”,运行软件得到作者共现图谱。该领域研究成果发表3篇及以上的作者有93位。本研究列举了发文频次≥5的前23位作者(见表1)及9个研究机构。
表1 体育人才研究的主要作者及机构信息
在作者共现图谱中,最大的合作网络是以俞继英为首的研究团队,包括戴健、张林、杨再淮、吴贻刚、平杰、沈建华等。该团队中作者皆任职于上海体育学院,主要围绕体育竞技人才、体育教育人才、体育产业人才三方面进行研究;杨桦、钟秉枢、陈伟、吴希林的研究团队均任职于北京体育大学,研究聚焦于体育管理、体育竞技研究方面;福建师范大学以黄汉升为首的研究团队,致力于体育竞技和体育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如表1)。其他研究团队组成人员较少,其研究内容为体育竞技和体育教育。还有部分人员涉及体育管理的研究。
在CiteSpaceⅤ软件的初始页面导入数据,其他参数设置不变,选择“Keywords”,运行软件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表2列举了前20位关键词及其频次。图1呈现了频次≥10的主要关键词共现网络。依据图2和关键词的同质性,将我国体育人才研究归纳为三大研究热点:体育竞技人才研究(竞技体育、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运动员、运动队);体育产业人才研究(体育产业、体育管理、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体育竞技);体育教育人才研究(体育教育、体育院校、体教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表2 体育人才研究的高频次关键词(前20位)
图21979—2018年体育人才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体育竞技人才包括专业运动员和竞技后备人才。竞技后备人才资源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因此,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要,被认为是竞技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和基石[3]。体育竞技人才的研究更多集中于运动员选材和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方面。
运动员选材是指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某项运动的人才从小选拔出来,进行系统、有目的的培养,以便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8]。对于运动员选材方面的研究,黄彬(1988)[1]较早提出应用骨龄测量选取青少年运动员。实际年龄大而骨龄小的运动员易延长运动生涯,更容易取得成绩。这是比较早的科学选材方法。针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材,叶鸣(2014)从理论层面提出创新策略。在科学与经验选材、教练员培训与运动员交流的基础上,还需关注学校需求与学生兴趣、竞赛与体质健康监测等因素[9]。通常,运动员选材一般从身体形态、遗传、心理等方面进行,但是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选材也存在差异,如李仲明(1998)[10]在花样游泳运动员的选材研究中,关注运动员的指纹特征;王荣辉(2007)[11]在建立跳水优秀运动员选材的指标体系时,提出将眼底检查结果作为资格指标;秦庆峰(2011)[12]在青少年高尔夫球运动员选材方面提出了“空间距离感”。这些都是根据项目特点进行选材的研究成果。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学者们对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策略。戴健(2004)[13]在对长三角地区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后,提出从宏观层面应站在国家“奥运战略”的高度,以摆脱长三角地区存在的行政区各自为政、投资主体单一以及竞赛制度制约的局面;在中观层面应加强区域内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合作,解决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较封闭且效益低下的问题;在微观层面应依托社会力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全面提高教练员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除了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方面的研究以外,在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认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不足和人才培养效率低下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应运用节约型理念,通过深化“体教结合”,提高教练人才素质,调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按照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13]。
对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最早以体育运动学校的形式存在。竞技体校通过培养优秀教练员和加强训练的科学性等方面来培养优秀运动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下,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在采取“政府主导的市场化”培养模式,保障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14]。冯骏杰(2013)[15]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在“举国体制”大框架下改革和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统筹、适宜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纳入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之后,并没有达到质变的高度。“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弊端,无法满足后奥运时代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需求,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需向完全依托教育系统的全新机制转变。
从对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可知,改革开放40年,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从运动员选材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市场化、教育系统化机制和模式可能是未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的重点。
体育产业人才是指从事体育相关领域,在体育产业里具备管理、经营、策划等能力的人才[16]。体育产业的研究主要以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人力资源研究为主。
高等院校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涵盖了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途径等方面的内容,包括高校全日制教育、依托高校合作培养和国家职能部门培训机构三种培养途径。针对当前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高校全日制教育应培养能适应国内外体育事业、产业的发展、能胜任俱乐部、体育赛事、体育场馆以及其他体育产业的相关管理工作的专门人员,依托高校合作培养具有远见、先进理念的体育精英,国家职能部门培训培养未来体育产业事业的高级管理人才[17]。在培养理念上,依据开设课程的院校类型进行制定。目前在我国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院校分为专业体育院校与财经类院校。专业体育院校注重体育行业素养的培养;财经类院校倾向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上,由于体育经济管理专业是一门多学科融合性的专业,加之学校背景因素的影响,专业体育院校与经济类在课程设置上有明显的区别[5]。财经类学校侧重于财经课程;体育类院校侧重于体育知识,对财经课程涉及不足[8]。相较于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陈永军(2007)[19]认为,社会体育专业也应该为体育产业做人才储备,可弥补体育产业人才的缺失。
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体育人才培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改善措施。平杰(2002)[20]基于体育人才培养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阶梯渐进式”体育产业经营人才培养模式;叶心明等(2009)[21]认为我国在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结构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缺少实践环节,从而提出应从社会对体育经济管理人才需求特征出发,采用复合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安轶龙(2012)[22]认为,国内缺少具备沟通能力强、专业知识过硬的高级体育产业管理的人才,提出将质量技能展开理论(QFD)运用在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上,构建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方面的质量需求矩阵、培养设计矩阵、培养设计方案矩阵,并体现在高校体育产业管理本科生的专业课程设置中;江金泽(2015)[23]提出将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型运用到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中的观点。
人力资源是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等的总称。我国人力资源相对较多,但体育产业中的人才严重匮乏,特别是高端体育管理人才。须进行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2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培养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并应大力扶持和引进高素质高价值的体育产业人才,打破体育圈的人力资源结构[25]。近几年,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迅速,而传统学校体育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体育旅游业的特殊性、专业性和复合多元化的要求[26]。此外,现代休闲体育发展迅速,涉及体育与健康、养老以及体育小镇的建设等,而休闲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不同于传统体育产业人才培养,高校需要构建长效机制,衔接休闲体育产业,进行定向培养具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体育人才[27]。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多基于学校培养,但是学校培养过程中缺乏实践应用环节,因此,需要在市场需求中不断提出新的培养模式,完善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此外,体育产业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往往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衍生出新兴体育产业。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应建立与该产业相关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未来对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应在依托高校的基础上,与企业建立定向委培,并逐渐走向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应用化。
体育教育人才指在体育教育领域内直接或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才,体育教育是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主要途径。体育教育人才研究的关键词主要有“体育教育专业”“体育院校”“培养模式”“体育课程”等。由此可知,无论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还是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都与学校体育息息相关。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体育教育专业、体育院校、培养模式展开。
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能够提高人类健康生活质量和促进体育活动方面的人才,因此,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从事体育教学,而且需要从事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目前,随着我国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增长,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急剧增长,出现供给超过社会整体需求的现象。由于教育模式重复建设,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学生虽然供大于求[28],但有效供给不足凸显[29]。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需适合国情,采用富有创新力的人才培养的独特模式、途径和方法,建立适应社会市场发展潮流的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30]。
体育院校是我国“科教兴体”和体育专门人员的培养基地,体育院校的发展间接地反映我国体育教育人才的发展。我国的体育院校采用综合型高校和体育院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张庆文等(2001)[31]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课程改革、体系的考评和教师授课方式等方面,论证了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我国体育院校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主要表现在办学模式的社会化、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体化、新的教学目标、办学思想等方面。把素质教育贯穿整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始终[32],如终身体育思想[33],已成为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之一,受到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体育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研究[34]也受到关注,经历了普及地方的发展历程后,呈现出一方领导(部属师范院校),多方跟进(地方师范院校等),一方缺席(专业体育院校)的发展格局。
培养模式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实际情况,学校制定的具有特定方法发展人才的结构。面对21世纪的新契机与挑战,为了提高体育教育人才质量,需对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于振峰(2006)[35]认为当前的学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多缺陷,突出体现在输送的毕业生较多,但高质量的应用人才紧缺,学校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改革创新;江金泽(2014)[30]提出,通过确立体育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流程与方法,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可知,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紧跟时代的节奏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其主要推手。在体育教育专业方面不仅需要符合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还需要与时俱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体育院校是我国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基地,培养模式亟待改革,对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值得深入探讨。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人才研究的年发文量总体呈现波浪式增长趋势。高产机构主要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高产作者以杨桦、刘青、俞继英、戴健、张林、王健等为代表。
(2)我国体育人才的研究热点主要是竞技体育人才研究、体育产业人才研究和体育教育人才研究。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重点由运动员选材转移到后备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体育产业人才的研究重点由普通高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向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发展;体育教育人才的研究突出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三个热点的研究突出了我国现有的体育人才模式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成为培养体育人才的瓶颈。对三个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机制的研究将是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