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教育阶段中,为了迎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开展美育课程,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心理健康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美育课程,积极发挥美育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作用,是当前小学美育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小学美育教育;创新思维;心理健康
新时期下,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联越来越密切,新事物不断涌现,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美育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小学生创新思维与心理健康发展问题
传统小学美育教育模式下,教师大多是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按部就班地灌输美术创作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同时教师也忽视了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忽视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习压力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视实施素质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课堂学习压力,然而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压力,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压力较重。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周边事物的变化尤其敏感,通常对学习成绩很看重。他们往往会担心自己会让周围的老师、学生和家长失望,而给自己无意识地施加压力,甚至会出现焦虑的情绪。
(二)人际交往困惑
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快速,渴望得到周圍同学、家长及老师的认可和关心,尤其是同龄人的友谊。然而由于小学阶段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任务较大,使得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处理人际交往问题,往往无法与同伴进行融洽的相处,很容易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丧失信心。
(三)创新思维发展不足
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的学习潜力,这种潜力的开发能够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然而当前的小学教育阶段,往往习惯性地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或者无法根据学生身心需求实施正确的教育引导,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得到充分激发,甚至会影响学生接下来的学习状态。
二、小学美育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
美育独特的艺术创作思维能力,使得其具备其他课程教育方式没有的独特教育价值,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应积极利用美育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力,尊重学生的想象力,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心理健康全面协调发展。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力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得其思维活跃,没有受太大的束缚,其创新思维的可塑性很强。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创新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营造积极活跃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于艺术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树立学生艺术学习的信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美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尊重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想象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能力仍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其感性认识多来自于自然世界的感受,由此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心,且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能力。因此,在小学美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尤其重要的是,在小学美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塑造学生基本的美术学习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三)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激励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极快,他们迫切希望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和理解,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也提高自身未来学习的信心。因此,在小学美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创新思考,从而对美术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和爱好。另外,教师可以创新实施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美术作品,从而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认知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时,也要委婉指出学生的不足,鼓励学生主动针对性地学习,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参考文献:
[1]应芳.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J].艺术科技,2017,30(5):345-346.
[2]周文杰.浅谈美育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8):193.
[3]罗欣.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探讨[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五卷)[C],2017:5.
作者简介:张波(1985.1—),男,民族:汉,陕西省西安市人,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