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感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意义

2018-03-06 11:15姚启英张献英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羞耻感道德

姚启英 张献英

摘 要:随着自我意识情绪研究的增多,其中的羞耻也被人们重视起来。羞耻是当个体的行为与社会要求不符或现实的我与期望不一样时,產生的消极感受。羞耻一直被人们看成是一种消极的负性情绪,但人们却没有认识到其在调节和改善个人行为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对个体道德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里,着重探讨羞耻对个体道德发展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开展羞耻感教育,从而促进小学生的道德发展。

关键词:羞耻感;道德;知耻教育

一、羞耻感的界定

对于羞耻的界定主要从产生羞耻的情境和羞耻状态下个体的行为表现和意识状态来展开,目前比较统一的界定是:“当一个人暴露出缺点或在任务中失败时的一种消极体验,如感到无助,毫无价值,行为表现有:低头、眼神躲避,甚至逃避、批判他人等。”羞耻的界定因所处文化不同具有一定差异。中国一直推崇儒家教育思想,特别重视“耻德”,即个体违反社会规则和要求时会产生羞耻,并将“知耻”视为改善人格和社会繁荣与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例如,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提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孟子在《孟子·尽心》中强调:“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中国学者也对羞耻感进行了定义,孟昭兰认为,羞耻是因为个人认为自己的失败或错误对他人或群体造成伤害;张春兴则指出羞耻是个体在他人面前失败或违反规则时体验到难过、沮丧的状态。钱铭怡等将指向整体自我的痛苦、沮丧状态称为羞耻。从国内学者的研究看,他们倾向于羞耻是一种消极、痛苦的体验,源于个体的失败和违规。

从上述情况来看,我们认为羞耻是当个体的行为与社会要求不符或现实的我与期望不一样时产生的消极感受。

二、羞耻感作用的研究

国内在羞耻方面的研究不多,主要针对羞耻概念和羞耻与内疚差异方面,国外则对羞耻进行了许多研究,如Lewis在Handbook of competence and motivation一书中较全面地介绍了自我意识情绪,并对四种自我意识情绪分别作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羞耻情绪。Paolo等人从动态逻辑的角度提出了羞耻和内疚的应对,Steven等人探讨了羞耻的罗盘现象,根据个体应对羞耻的不同方式如退缩、攻击等,编制了羞耻罗盘量表。Gilbert研究了羞耻、社会焦虑和抑郁的关系,得出羞耻个体社会焦虑及抑郁程度高的结论。

这些关于羞耻负面影响的讨论确实在消除人们的一些心理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使羞耻留下了“消极作用”的名声,掩盖了羞耻感自身的良好作用。羞耻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也有对个体有益的一面。适度的羞耻能够引发个体的自我觉知,促进个体道德的发展。

三、羞耻感对个体道德发展的意义

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羞耻感在自我认识完善过程中形成。具有高羞耻感的个体,对自我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对社会规则和要求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行为,并及时改正,促进道德品质的发展。羞耻感对个体道德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羞耻感能够促进个体自我觉知能力的提高,促进个体道德发展

羞耻的产生不仅包括对自己的过失行为和缺陷的觉察,也包括对他人态度和评价的觉知,还体现在消除羞耻感的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反省能力。每次羞耻感产生和祛除的过程都是个体自我觉知能力提升的过程。而道德的发展实质上就是自我觉知能力的发展,因此,个体的道德在其体验、消减羞耻中得到逐渐的提升和发展。

2.羞耻感激励和维护个体道德自尊的发展

自尊是个体在与他人比较时产生的关于自我价值的体验,道德自尊是一种道德自我的态度体验,这种体验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伴随着自我觉知和评价的羞耻感体现了个体对道德自我的态度,成为个体道德自尊的重要部分。因此,羞耻感的产生和发展,能够促进个体道德自尊的发展和提升,同时对道德自尊起着维护作用。当个体觉察到自己的失当行为,及时地反省并自我改正,做出一定的补偿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个体形象,使得自尊得以保护。

3.羞耻感对个体的道德自律有显著作用

羞耻感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个体对社会标准、规则和目标的内化,而道德自律是个体通过对社会标准、规则的认同,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法则,主动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因此,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有赖于羞耻的产生,以及羞耻对违规行为的约束。

四、小学生知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完善得益于羞耻感的产生和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对小学生开展知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我国向来提倡人应该有羞恶之心,分善恶,明是非,知羞辱。这种特有的文化背景为羞耻感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土壤,使得知耻教育更具有可能性。既然实施知耻教育是可行的、必要的,那么我们怎么开展知耻教育呢?

1.提高学生的社会行为规范认知和道德准则,强化羞耻心

自我意识、自我评价是羞耻产生的基础,而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才能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才能对自身行为表现是否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作出评判,学生的羞耻才能在此基础上产生。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系统,觉得好玩就去模仿,所以需要其明白是非、美丑和善恶。根据小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可以采用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讲故事、做游戏以及成人示范等方式,让小学生认识相应的社会规则和要求。当小学生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要及时地进行肯定;而当小学生做错事或有不好的行为表现时,则要耐心地引导他们换位思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促进其羞耻体验的产生。

2.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羞耻情境,保护学生羞耻心的萌芽

“羞耻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一颗羞耻心,不过每个人在出现羞耻时的表现不同。有的人会积极面对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而有的人可能会逃避、退缩甚至出现攻击行为。这时就需要教师去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羞耻感。有些学生做了一些违规或不光彩的事情,会找各种借口,对老师的批评不以为然,甚至攻击别的小朋友。老师可能认为这样的学生太顽皮,犯了错还不知悔改,不知羞耻。其实不然,攻击他人的表现正说明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已经感到羞耻了,只是他还不知道怎么表现来正确应对这种羞耻体验,于是借用“攻击他人”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这时,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不能简单地认定为“不知羞耻”,继续批评、一味地指责,要珍惜和保护学生羞耻感的萌发,引导他们面对羞耻。教师还应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对自己进行反省,采取积极的羞耻应对方式,进而改正自己的行为。

3.采用集体感化法,深化学生的羞耻体验

研究表明,學生的羞耻体验存在“观众效应”,5~8岁的儿童做了错事,在同伴面前会表现出羞耻。针对儿童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集体的关注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发展。

4.羞耻教育从小事开始,从身边开始

羞耻教育最终通过个体的实践活动得以升华。因此,教师应采用实践教育法,从身边的小事展开羞耻教育。如在校园中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在生活中不浪费粮食,不损坏公物;在家庭中尊重长辈,关心弱小等。而破坏环境、铺张浪费、欺负弱小都是可耻的行为。

教师应善于找到表现良好的学生,及时奖励他们,并鼓励其他孩子向他学习。加强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从而对他们的道德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

5.防止学生羞耻感的“负面效应”

前面提到,羞耻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不良的影响。例如,有些学生自身做了错事,因为羞耻不敢承认,退缩、逃避,或者已经感到羞耻时遭到教师的过度指责而引发逆反心理。因此,在引发羞耻体验过程中,要掌握适度法则。这就要提高幼儿的自我认识水平、自我觉察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和荣辱观,防止羞耻感“负面效应”的滋生。

参考文献:

[1]Jose Pinto-Gouveia,Marcela Matos.Can shame memories become a key to identity?[J].Cognitive psychology,2011,2(25):281-290.

[2]Paolo Turrini,John-Jules Ch.Meyer,Cristiano Castelfranchi.Coping with shame and sense of guilt:a Dynamic Logic Account[J].Auton Agent Multi-Agent Syst,2010(20):401-420.

[3]高学德,周爱保.内疚和羞耻的关系:来自反事实思维的验证[J].心理科学,2009,32(1):126-129.

[4]Sunghwan Yi,Vinay Kanetkar.Coping with Guilt and Shame After Gambling Loss[J].Science Business Media,2010.

[5]亓圣华,张彤,李繁荣,等.中学生羞耻感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6(16):599-604.

[6]Shireen L.Rizvi.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 New Measure to Assess Shame:The Shame Inventory. J Psychopathol Behav Assess,2010(32):438-447.

[7]徐琴美,翟春艳.羞愧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4,27(1):175-176.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羞耻感道德
羞耻感对男性暴力犯自我攻击的影响:自尊和愤怒内部表达的中介作用*
人的羞耻感从哪儿来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成长中最大的敌人,是羞耻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你永远不可能通过羞耻去真正改变一个人
不敢有羞耻感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