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欣
多年来,学校在实施“活力教育”的过程中,始终秉承以“办现代化教育、育信息化人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理念,以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为关键,以信息技术活动课程为基础,以机器人和动力航模活动课程为双翼,以信息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活动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推动学校活力教育。
一、创建“活动课程”体系,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纵深延展
以活动课程整合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是我们在逐步捋顺活力教育理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认识。把这样的观念根植于活力教育的沃土之上,才能从更高层次审视和规划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活动课程”的设置不是简单地把过去的课外活动改换一个名称,而是在于转变观念,真正地把义务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相应的直接经验,增进智力,发展情感,进而形成技能。基于此,学校在有效的组合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中的技能训练、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同时,结合地方课程和自主选择的社会实践内容,最终与学校的《成长教育计划》设置的“科技篇”有机整合,形成了学校特有的信息技术“活动课程”,把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智能机器人”“动力航模”引入信息技术的“活动课程”之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在五年级开设了机器人活动课程,根据小学阶段孩子们好奇心强、持续时间短的特点,我们在课堂上不直接讲解程序的设计与意图,而是在一次次简单的机器人操作中让孩子们感知程序的存在和重要性,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参与机器人活动,激发兴趣,事半功倍。
動力航模活动是一项需要手脑高度配合才能完成的操作,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观察、深入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解决方案,以逐渐形成方法和经验。因此,它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引入动力航模活动课,对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是有力的补充。
机器人和动力航模活动课程的开展为孩子们搭设了尝试与收获的舞台,一批批小精英、小能手、小科学家应运而生,孩子们先后获得辽宁省青少年航模联赛沈阳赛区团体一等奖,辽宁省青和沈阳市少年机器人竞赛金奖等殊荣。
二、创造“活动课程”环境,创建信息技术教学全新模式
依托三星数字化校园的硬件环境,学校着力打造信息技术活动课程的软环境。为此,我们构建了全新的“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
在社会层面,我们聘请机器人和动力航模有经验的专家,让他们成为学校“活动课程”最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在家长层面,我们挖掘丰富的家庭资源,赢得家长的支持与倾心的配合;在学校层面,我们建立机器人教学城堡、动力航模科技城,成立活动课程教学领导小组及教学研究小组,配备专职教师,将信息技术活动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轨道。
三、深入“活动课程”开发,形成信息技术教学特色思路
经过信息技术活动课程专任教师的刻苦钻研和大胆探索,老师在没有固定教学模式和授课教材的情况下先后编写了《我是小小机器人》和《我要飞得更高》两套校本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信息技术活动课的“四维教学法”,即“自学中感悟—互学中交流—助学中深化—测学中提高”的基本教学模式,并在集团范围内得到推广,受到了同行和专家的认同。
“自学中感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在机器人活动课上,播放灭火机器人的表演片断,然后让学生自己研制灭火机器人的原理,会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中去。
“互学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在动力航模活动课上,对于气流对动力航模的影响,教师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组成的小组间进行讨论和研究,增强对相关模型的认知。
“助学中深化”——强调信息共享,资源生成。在动力航模活动课程中,对于重点问题,由某个小组或者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向全班汇报研究成果,经过教师的审核和修改,由全体学生对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加强学生对信息的共享与交流。
“测学中提高”——强调实际应用、自主检测,使学生在活动课堂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全面的关注,获得不同层次的提高。在机器人教学中,学生对自己的灭火机器人编程后,将程序上传到机器人后,来到机器人城堡的实践区域实际检测机器人的行走路线、完成任务情况,可以直观地找到程序中的问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修改。
四、梳理“活动课程”得失,获得信息技术教学宝贵经验
为了使学校的信息技术活动课程渐趋成熟,使学校的“活力教育”特色得到充分彰显,学校信息技术工作小组适时地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同时定出下段工作的研究方向,使学校的信息技术活动课程进一步走向科学化,得到纵深发展。
在探究信息技术活动课程的路上,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对教师的打造,抑或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植,一路走来,我们有太多的尝试、收获与经验,今天我们将探索的足迹呈现给大家,未来我们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