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把“钥匙”

2018-03-06 11:15张慧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钥匙

张慧

摘 要:班级总有些“后进生”,他们基础较薄弱,习作更是巨大挑战,久而久之衍生畏惧心理。要改变这一现象,除分析心理因素,教师急需改变策略,从“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指导学生掌握方法,增强表达信心。

关键词:知行合一;改变方法;有效表达

谈到习作,多数语文教师立马想到学生紧锁的眉头、无奈的叹息,特别是习作“后进生”的反应,“抱黄连敲门——苦到家”,翻开上交的作品,教师唯有认定他们是“八十岁老翁挑担子——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手下留情。他们真的不善言辞吗?非也。生活中他们侃侃而谈,对问题见解独到,一旦面对习作,他们因缺乏生活感受,加上内心“我不会写”的负面暗示,让原本顺畅的输出止于笔下。为让“后进生”对习作“想说爱你也容易”,根据行知思想,本人有如下几点实践经验。

一、“学做合一”,“知”中悟写作之材

1.扣题眼,学拟题

看书看报,一般没人会按顺序进行,多会根据标题挑选感兴趣的内容,可见,题目是重要的写作能力。写人、物以主要描述对象命名,如《秦兵马俑》《变色龙》;写事为主要内容的概括,如《郑和远航》《黄鹤楼送别》;增添题目新意,可用修辞或标点,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番茄太阳”》。简言之,拟题的关键即写什么拟什么。

2.看框架,学布局

“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师要根据学情、年段总结同类文体呈现方式的异同。同为写景文,苏教版四上《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而五上《黄果树瀑布》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能反映特点的景详写。又如写人,《钱学森》《詹天佑》两课叙述方式不同,前者倒叙,后者顺序;前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后者按事情发展顺序,引导学生注意表达效果;前者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后者理清写作顺序、将事情分阶段写具体。“后進生”明白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3.读语言,学运用

“后进生”习作语言贫乏,究其原因为就句写句的毛病——将需要表达的对象特点简单罗列,若将特点细化,将句子写准确,恰当运用修辞,就能有良好的传情达意之效。

以《泉城》第一段为例,教学前本人曾让学生根据所示资料当堂写片段,有“后进生”描述:“济南的泉水很多,有趵突泉、珍珠泉等七十二个。这些泉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样子也不相同。”对比原文,此段明显没有美感,使人毫无看泉的兴趣,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形容事物的特点可以不出现该特点的字,还可以运用联想、修辞方法等让句子增色。又如写人篇《船长》《爱之链》等课文未直接点明人物品质,仅仅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让人体会到主人公的良好品质,从而初步掌握对话、动作叙事这一写人方法。

课文中准确优美的句子很多,教师要指导“后进生”积累运用,鼓励其举一反一乃至举一反三,切实提高遣词造句能力。

二、“教学合一”,“行”中明写作之点

1.作前导,明困惑

某些习作命题要求相似,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异同。如五下习作5《我身边的小能人》,审题时扣准关键词“我身边、小”,明白此人是“我”实际生活中有一特长的同伴,而非电视杂志上不可触的人物。同册习作6《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此篇依然写人,不同点为此人须是你喜欢或崇拜的,他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同龄人,可以写明星、歌星等电视人物也可以是身边普通人。为让“后进生”多一次练笔的机会,本人明确两篇习作人物不能是同一人,可以前者写同龄人,后者写成年人。

2.作后导,知不足

习作批改讲评应及时,学生有效明白问题才会进步。当然,“后进生”习作毛病较多,要择其共性讲评。以习作《夸夸身边的小能人》为例,先欣赏班内佳作或年级佳作,多表现在题目、结构、好句。如一生拟题《画画能手》,接着三个小标题——构思速度快、想象力丰富、比赛获奖多。小标题好在哪?——贴切,字数相当,和题目契合。明了小标题的提纲功能,理清习作思路。欣赏完要指出习作问题,每次提两三处不足。在“小能人”习作中本人指出两点不足:(1)外貌“面面俱到”,写人不一定要有外貌描写,尤其此人的外貌与特点不匹配时可忽略。(2)内容“文不对题”,题目《变态小书生》应介绍如何“变态”,小作者却介绍同桌外貌、写作才能,压根与题目无关,可见题目固然要新颖,也需贴合文本。

三、“创造教育”,知写作之法

小学习作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考试中多写人记事状物,练写的过程学生难免产生“又写这种”的想法,上交的习作毫无新意,问题也多。为提高“后进生”的习作质量,本人偏向同一题材反复写,每次提出不同要求:开头、结尾不同,不同事例表现人物不同的特点,不同事例表现人物一个特点,反复练写中适应不同命题方式。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身为教师,面对习作“后进生”的畏难心态,除了足够的耐心与鼓励,还要多思多变,做到开渠引路减困难,情动辞发提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高连连.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18).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钥匙
解锁房地产未来的三把“钥匙”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钥匙和锁
钥匙
钥匙与锁的幽默等